文/棗莊學院圖書館 李建玲
圖書館資源豐富、條件優(yōu)越,但很多人沒有利用圖書館學習的習慣。中小學階段是各種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時期,如果學生從小沒進過圖書館,沒體會過利用圖書館學習的好處,那么他的心里就會缺少“圖書館”這一概念,從而會缺乏利用圖書館學習的習慣。青少年時期的閱讀狀況,不僅關系到一個人的成長,而且關系到人類知識和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造,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與未來。因此,引導中小學生利用圖書館學習是一項意義重大而艱巨的任務。本文從教育主管部門、校長、任課教師、圖書管理員、家長的職責入手,談談怎樣引導中小學生養(yǎng)成利用學校圖書館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育主管部門是指揮中心,起著指引的作用。它的指揮棒往哪里指,各學校便往哪里走。
(一)編制《好書目》,購置好圖書。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應編制經典詩詞及符合本地區(qū)文化的一些書目,作為學生在中小學時代里閱讀的最寶貴的書籍,并為學生們制定出閱讀計劃,將計劃發(fā)送到每一位教師和家長的手中,讓他們來督促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浩如煙海,但也魚龍混雜,能夠選擇出好圖書非常重要。據了解,家長對于孩子應該讀些什么書比較茫然。這種情況下,教育主管部門應編制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書目,并購置這些圖書充實學校圖書館,使家長和老師有據可依地指導學生閱讀,也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
(二)健全考核制度。據了解,目前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小學考核時,只看學校圖書館儲存的圖書數量,而對于各校圖書館的開放情況以及學生使用圖書館的情況等不加過問。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圖書館的開放情況,圖書的利用率以及師生和家長的滿意程度等,作為對學校圖書館考核的真正指標,并將此作為對各??己撕驮u優(yōu)的一項重要指標,以保證中小學圖書館在開放和使用中的規(guī)范化。
(三)實施教師“讀書工程”。學生利用圖書館的閱讀習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引導。所以,要想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圖書館的閱讀習慣,首先要培養(yǎng)教師利用圖書館閱讀的習慣。此工程可以學年為周期,閱讀的內容可分為共同閱讀書目和自主閱讀書目兩部分。共同閱讀的書籍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統(tǒng)一發(fā)放或由學校購買。而自主閱讀的書籍,則由教師根據個人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為了使教師的閱讀保質保量,教育主管部門可建立教師閱讀情況的電子檔案,以記錄教師閱讀的內容、讀書筆記和閱讀量等。然后以記錄為依據,定期開展教師閱讀評比活動,還可以把教師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發(fā)在當地的教育網站上,供大家學習、分享。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具體管理者,對于政策的落實、制度的實施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圖書館工作要由各校的校長親自抓,并嚴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利用好本校的圖書館。
(一)指揮任課教師推薦所購書籍。任課教師最了解本級部、本學科學生所需要的書籍,所以學校在購書的時候,校長要征求一線任課教師的意見,由每個年級的所有教師共同商定各個年級所需的書目,然后學校統(tǒng)一匯總,以達到所購書籍的利用率最大化。
(二)指揮圖書管理員按學科、年級編制館藏書目。為了方便學生借閱,校長要發(fā)動各科任課教師和圖書管理員一起,把現(xiàn)有的館藏圖書按學科分類,然后大體按年級整理羅列出館藏書目,最后把館藏書目按年級發(fā)給每個班主任。班主任把書目發(fā)到家長群里,讓家長和學生能夠隨時了解到學校圖書館的館藏情況。學生了解了本校的館藏內容,就會在需要的時候利用這些資源。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養(yǎng)成利用圖書館的習慣。
(三)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學生的閱讀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為了提升家長的閱讀水平和對圖書館作用的認識,學校可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即家長可以用孩子的借書證到學校圖書館借書閱讀。提倡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不但能使家長與孩子在茶余飯后有了共同的話題,還能使學生在對書本觀點的認識上得到家長正確的指導。另外,學校還可以為家長訂購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書刊,并設立家長書架,以吸引家長對學校圖書館的利用,從而實現(xiàn)家長與學校一起引導學生走進學校圖書館這一共同目標。
學生最聽老師的話,老師的話就是圣旨。因此,任課教師對于圖書館的利用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圖書館的利用情況。
(一)要做圖書館的常客。教師首先應是圖書館的???,只有自身體會到了利用圖書館的益處,才會引導學生去利用圖書館。過去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F(xiàn)在說,要能掌握教學的主動權,教師要像一條奔騰不停的小溪。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讀書,使自己的知識源源不斷地更新。社會更流行這樣一句話:一年不讀書,自己知道;兩年不讀書,同事知道;三年不讀書,學生知道。因此,教師要通過圖書館的藏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而也引導學生養(yǎng)成利用圖書館的習慣。
(二)每篇教材都要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任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要求任課教師在教授每篇教材前布置學生預習時,都要到圖書館或者上網查閱有關資料的內容。上課時,教師一定要涉及所布置的查閱的資料,對于查閱資料認真的同學要給予表揚。布置課后作業(yè)時,要有閱讀與本篇教材相關書籍的內容,以進一步促使學生利用圖書館學習。
(三)要與圖書管理員協(xié)作。任課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書籍時,可事先與圖書管理員聯(lián)系,讓圖書管理員幫著學生查找這一方面的書籍或者指導學生搜尋相關的信息資料。當學生感到利用圖書館很便利的時候,就會經常走進圖書館。
圖書管理員在工作中直接與讀者接觸,能了解讀者的需求及想法,在圖書館學知識方面又強于校長及任課教師。因此,他們能根據讀者的需求隨時調整工作方法,或是把讀者的意見建議反饋給學校,以使圖書館工作更加完善。
(一)上好閱讀指導課。圖書管理員應按照“閱讀指導課教材”分年級段上好學校所開設的閱讀指導課。首先,應讓低年級的學生了解本校圖書館的藏書情況、借閱手續(xù)等。其次,是給高年級的學生講述圖書排架的方法、用電腦檢索圖書的方法等知識。閱讀指導課應采取參觀以及實地指導借書等形式,最重要的是吸引學生到學校圖書館借書。
(二)利用各種途經,宣傳、推薦館藏圖書。圖書館旁邊應設立新書公告欄、好書推薦欄與閱讀交流欄等。另外,還應設有“借書達人”和“留言區(qū)”等板塊兒,以隨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專欄和板塊兒會對學生到圖書館借書的熱情起到良好的推進作用。另外,可以在學校廣播室開設一個“圖書信息”專欄,用來播放新進圖書的信息或是一些古典名著及優(yōu)美文章的選段等,從而引導學生走進圖書館。
(三)做好讀者咨詢及反饋工作。圖書管理員應通過讀者留言簿、校園網絡留言板等,與讀者交流溝通,及時了解師生的閱讀需求。并且要一個學年做一次問卷調查,普遍了解讀者的想法。然后,圖書管理員要把了解到的信息和調查結果匯總反饋給校長,從而把圖書館工作做得更好。
家長每天與孩子親密接觸,其習慣、愛好、教育觀、人生觀等直接影響到孩子。
(一)擺正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學生的課外時間大多是在家里度過,把從學校圖書館借的書帶回家閱讀,需要家長的支持。家長要擺正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切實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好處,從而支持學生利用圖書館進行閱讀。
(二)引導孩子熱愛讀書。有資料顯示,從1901年到2005年,占世界人口0.3%的猶太人竟然獲得了20%的諾貝爾獎,成就驚人!研究發(fā)現(xiàn),酷愛讀書是猶太人成功的重要原因。在許多猶太人家里,當小孩稍微懂事時,大人就會翻開一本書,涂一點蜂蜜在上面,叫小孩子去舔,其用意不言而喻:讀書是甜蜜的。我們首先可以通過為孩子朗讀和與孩子共讀,使孩子喜歡上閱讀。其次,是在孩子過生日或兒童節(jié)時送書作為禮物。然后是孩子在某方面做得好,買書作為獎勵等。
(三)利用家長委員會的力量推動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目前,中小學一般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學校對于家長的建議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家長應利用這一權利和義務給學校提出關于圖書館利用方面的建議,以推動學校圖書館的有效利用。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蔽覀円龑Ш⒆觽冏哌M圖書館,享用書籍這一營養(yǎng)品,沐浴書籍帶來的陽光,養(yǎng)成利用圖書館學習的習慣,并在此插上理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