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繡,冠絕天下,但卻沒見過幾個人,能夠心甘情愿踏入它布滿荊棘的大門。
完成一幅作品,對于繡者,意味著從日出坐到日落,而對于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這更意味著無言的熱愛,無怨的堅守。我何其有幸,曾見過她——那個讓蜀繡回家、讓傳統(tǒng)工藝重現(xiàn)光芒的老者。
她右手捏針,左手持繡,手腕輕輕一轉(zhuǎn),針頭靈巧地飛快穿過繡布。她的手指靈活地控制著針頭的方向,后一針與前一針緊密相連,肉眼看不出一絲空隙,仿佛用水彩上了色一般。清晨的陽光灑進木屋,暖芒下,她手上的動作快速而不失流暢,穿、提、摻、滾,里外穿行、上下翻飛中,一個溫文爾雅的少女緩緩呈現(xiàn)。針線穿梭在繡布上,穿破千年的輝煌,用美喚醒如今的沉寂。那一刻,文化的曙光在傳統(tǒng)工藝緊閉的大門之上緩緩升起。
“蜀繡之美,美于一氣呵成,氣韻連貫。”老人已經(jīng)坐了很久,她的額頭上已經(jīng)滲出細密的汗珠,手上的動作卻越發(fā)有節(jié)奏感了。她的頭輕輕隨著手上的動作左右擺動,眉毛隨著針線的躍動時而上挑、時而低垂。陽光柔和地灑落,我被眼前這一幕深深迷住——她的每一次穿針、每一次偏頭、每一次微笑,都飽含著從始至終的熱情與自如。正所謂心手相應,胸有成竹。她清澈見底的眼睛里,仿佛有一扇古老的大門被緩緩推開,噴涌而出的,是獨屬于蜀繡的光芒。
“蜀繡傳繪畫之神韻,滅針線之痕跡?!彪S著最后一針的落下,正午已過。陽光斜斜地打在繡品上,那上面是一個纖細柔美的少女安靜地坐在庭院里,繡著一幅蜀繡。庭院中,垂柳的枝葉下是爭相綻放的花朵,波光點點的小溪流向遠方,幾只蝴蝶穿梭在這一片和諧美好之中,增添了幾分靈動之感。這繡品中的少女神色平靜,我從她的目光中讀出了投入、專注、熱愛與守護,千萬情感匯聚成一個詞——堅守。
老奶奶撫摸著這幅蜀繡,她笑了,眼角卻滲出淚水——她太老了,這繡品上的少女或許就是她心中所盼吧。目中只有蜀繡,心中只有堅守。愿意像這樣,獨自一人熱愛著、堅守著,體會著蜀繡之美,品味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魅力,實在難能可貴。每一針,都蘊含著對美的感受;每一線,都孕育出對一生所愛的執(zhí)著;每一塊繡布,都是對文化的傳承;每一處花紋,都在訴說著藝術的真諦。
傳統(tǒng)工藝的大門再度被推開,門的那頭,她愿為蜀繡堅守一生,門的這頭,我們是否也該有所行動?
那天,她堅定的目光令我確信。
或許,蜀繡已經(jīng)回家了!
作者簡介:唐心禾,女,籍貫:北京市海淀區(qū),學歷:高中,學校: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