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山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國家語委發(fā)布了《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7)》,“厲害了我的哥!”入選2016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1]。近年來,這一流行語風靡網絡,也頻頻出現在人們的日常交流和各種媒體中,催生了大量類似的語言形式,如“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海軍陸戰(zhàn)隊!”“厲害了,這項農科項目斬獲國家獎!”等。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審視這些語言形式,這一構式的產生具有偶然性,構式的嬗變具有理據性。本文擬從認知視角對“厲害了,X”構式的形式嬗變及構式內部結構進行分析。
“厲害了我的哥!”最初源于一名中學生軍訓時玩“王者榮耀”被教官發(fā)現,然后教官幫他玩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官表現得非常厲害,開啟了大殺特殺的模式,隊友紛紛贊嘆:“厲害了我的哥!”。隨即,該構式在日常交流和各種媒體中廣為流傳,也引起了學界的關注。
筆者檢索中國知網CNKI發(fā)現,對“厲害了,X/我的X”構式進行研究的論文較少。其中,向志敏[2]從“話題-說明”結構的角度解讀了“厲害了我的哥”一詞流行的認知心理基礎;張海濤[3]探討了“厲害了,我的X”的形成及話語功能,指出該構式“贊賞中飽含調侃詼諧,詼諧中又透著親切和溫暖”;彭彬、程邦雄[4]研究了“厲害了我的NP”的構成要素和積極語義獲得動因和機制。王瑩瑩[5]淺析了“厲害了我的X”的變異形式、認知動因及流行原因;王東營[6]、文婕[7]分別從結構的變體、句法結構、語義特征、流行原因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張靜[8]從產生原因、句法結構、語義特征、結構變體、流行原因及發(fā)展趨勢探討了流行語“厲害了,我的哥”,認為它在結構上是一種主謂倒裝句式;李寶貴、高玉娟[9]分析了“厲害了,X”的語義特點、語用功能、修辭效應和傳播的主要原因。
筆者認為,現有關“厲害了,X”構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句子結構、語用及流傳原因等方面,理論深度不夠,特別是沒有深入的認知研究,沒有從非范疇化理論來研究“厲害了,X”構式的形式嬗變,也沒有從圖形-背景理論研究該構式的內部結構。為此,本文以“厲害了,X”構式及其內部結構為研究對象,重點運用非范疇化理論和圖形-背景理論研究這一新型構式。
構式語法研究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隨后蓬勃發(fā)展。構式語法的內容主要包括菲爾莫爾(Fillmore)和保羅·凱(Paul Kay)的構式語法理論、羅納德·蘭艾克(Ronald Langacker)認知語法的構式思想及威廉姆·克羅夫特(William Croft)的激進構式語法理論等,尤其以戈登伯格(Goldberg)的構式語法理論最有影響。戈登伯格(Goldberg)在構式語法理論的奠基之作《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中將構式定義為:“構式是形式和意義的對子(pair)。假如說C是一個構式,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和意義的對子
根據劉正光[11]的研究,非范疇化是指范疇成員在一定的條件下逐漸失去范疇特征的過程。范疇成員在非范疇化后重新范疇化之前處在一種模糊的中間范疇,這類中間范疇喪失了原有范疇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時獲得了新范疇的某些特征?!皡柡α耍业腦”是一個基本范疇層級的構式,這一構式具有高度的能產性,基于這一范疇層級不斷衍生,從而形成了邊緣性范疇的構式,它們之間依靠家族相似性連接。需要說明的是,本文論述的“……了,”是“厲害了,”的非范疇化成員,“X”是“我的N”的非范疇化成員?!皡柡α?,X”構式的原型及其非范疇化成員引例如下。
“厲害了,我的N”是這一構式的范疇原型,它具有這一構式的典型特征,該構式具有的語用意義一般不能由構式的內部組成成分簡單相加而來,類似的表達還有“厲害了,我的姐!”“厲害了,我們的黨!”“厲害了,我的國!”“厲害了,我們的新時代!”“厲害了,我的冰激凌!”“厲害了,我的航天器!”“厲害了,我的國家隊!”。在這一類構式中,“厲害了”有時并不真正表達其原有的意義,而表達了一種褒獎的意義。
“厲害了,N”構式是“厲害了,我的N”的衍生形式,構式中的“厲害了”保持不變,構式中N取代了原型構式中的“我的N”成分,如“厲害了,雄安新區(qū)”“厲害了,丁辛醇”“厲害了,快遞小哥”“厲害了,‘青島造’動車”“厲害了,海墾速度”“厲害了,中國共產黨”“厲害了,青海新能源”等。
“厲害了,S”構式由原型構式“厲害了,我的N”衍生,構式中的“厲害了”保持不變,S(句子)取代了原型構式中的“我的N”,如“厲害了,這些農科項目斬獲‘國家獎’”“厲害了,重慶又添綜合保稅區(qū)”“厲害了私募基金,總規(guī)模已突破12萬億”“厲害了,秦川集團又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成果”“厲害了!未來浙江高考試卷全部由人工智能閱卷評分”等。
“厲害了,我的N,S”構式由“厲害了,我的N”構式和“厲害了,S”構式糅合而成,如“厲害了,我的國,‘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盡顯中國風采”“厲害了,濟南人的社??ǎ院蠖寄苣盟钑?,省內頭一份”“厲害了,我的國,這6張中國名片震撼世界”等。
在構式“厲害了,我的N”的基礎上,衍生了“A了,我的N”構式。其中,A代表形容詞,和“厲害”屬同一詞性。這類構式數量不多,而且A多偏向帶有主觀評價性的形容詞,如“悲催了,我的妹”“悲催了,我的鏡頭進霧了”“漂亮了,我的德龍鋼鐵”“瘋狂了,我的《瘋狂原始人》”等。
“V了/VC了,我的N”構式中的V/VC替代了原型構式“厲害了,我的N”中的“厲害”,由形容詞變換成動詞/動補結構,如“承讓了,我的弟”“領教了,我的極品女總裁”“美死了,我的姐”“帥翻了/帥呆了,我的爺”“丑哭了,我的大妹子”“萌化了,我的妹”等?!皡柡α耍琗”構式的六種不同表現形式F(F=形式)都是在原型構式“厲害了,X”基礎上衍生而成,它們之間有著家族親緣關系,這一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厲害了,X”構式群
非范疇化是語言變化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12]。詞匯語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語義的泛化和抽象化是語言非范疇化的反映。為了使用方便,出于人類認知和交際的需要,人們總是在盡量擴大詞匯的詞法、句法以及語義功能,這便是語言非范疇化產生的動因[13]。在構式“厲害了,我的N”的構式家族群中,“厲害了”由原型中的形容詞變換成其他帶有情感評價語義的形容詞,進而逐漸嬗變成動詞/動詞詞組,“我的N”則由原型中的屬格結構嬗變成名詞、句子、或者名詞加句子,這些嬗變過程與結果都是語言非范疇化的認知機制的體現。
由以上分析可知,“厲害了,X”的構式衍變說明了構式生成的一般規(guī)律:用法事件—構式固化—構式泛化(語法化)。盡管如此,我們認為“厲害了,X”主要出現在口語體中,構式中的X在不斷變化,體現了開放性的特點,似乎不存在句法制約。其原因大致可以歸根于使用者主觀追逐時尚的心理、語言環(huán)境的包容性以及網絡語言的開放性等。
圖形-背景概念源自格式塔心理學,最早由丹麥心理學家埃德加·魯賓(Edgar Rubin)引入心理學,他還設計了人面/花瓶圖(the Face/Vase Illusion)解釋圖形和背景之間的轉換,如圖2所示。
圖2 人面/花瓶圖
人面/花瓶圖顯示,圖形和背景會因觀察者注意焦點的不同而轉換。雖然圖形和背景可以互相轉換,但一般情況下,何為圖形,何為背景,是受一定條件限制的?!皥D形-背景理論原本是空間組織的基本認知原則,后被引入認知語言學,用于語言研究,被認為是語言組織的基本認知原則,其基礎為凸顯原則”[14]。一般而言,圖形和背景兩個部分在物理形態(tài)上各有特點,如圖形比較完整、體積較小、多處于運動狀態(tài)等,背景一般不夠完整、體積較大、一般處于靜止狀態(tài)等。在非物理形態(tài)方面(如語言方面),圖形往往處于一種可以引起懸念的位置,吸引更大的注意力,背景則多表現為一種知曉度較高的事體,圖形和背景的特點可以簡單用圖片表示,如圖3所示。圖形背景并非符合以下所有特征,圖形和背景也并不是處于絕對的地位,它們可以自由轉換。
圖3 圖形-背景特征注:轉引自陳平《認知語言學研究》275頁[15]。
“厲害了,我的X”基于一個偶然的用法事件形成,其特殊的語用效果頗受大眾歡迎,經由媒體傳播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多樣的“厲害了,X”構式?!皡柡α耍琗”構式經過高頻率復制與使用而固化下來。從語法角度看,“厲害了,我的X!”是一個主謂倒裝句,主語“我的X”與謂語“厲害了!”互換位置[16]。從語義上分析,該構式構成一個“主題—說明”結構[17]。運用圖形-背景理論審視“厲害了,我的X!”構式,我們認為構式前半部分的“厲害了”“……了”充當背景,構式后半部分的“X”充當構式的圖形。謂語“厲害了”提前到主語“X/我的X”前面,在此構式中相當于一個話語標記或者僅具有呼吁功能。根據圖3關于圖形-背景的特征,“厲害了”在語義上是一個不完整的部分,聽到這個詞時,人們馬上期待了解它所描述的對象。在構式中,“厲害了”受到的關注度已經逐漸降低,它僅僅作為一個話語標記成分,為后續(xù)對象作鋪墊?!癤/我的X”結構才真正是聽者期待了解的內容,在構式中受關注度更高?!皾h語中句子信息一般是按從已知信息(舊信息)到未知信息(新信息)的線性順序,而未知信息(新信息)通常會被看作句子的焦點放置在句尾?!盵18]在構式“厲害了,X”及其變體中,“厲害了”是已知信息,在構式中充當的角色是背景,“我的X”是未知信息,是聽者期待的內容,在構式中扮演的角色是圖形。
“厲害了,我的X”于偶然中形成,迅速在人群中傳播,經由媒體傳播并在此基礎上衍生了多樣的“厲害了,X”構式。這一構式的衍生和嬗變主要因為當今社會是一個個性張揚的社會,也是一個信息飛速傳播的社會。人們喜歡搶占先機、標新立異,“厲害了,我的X”這個構式迎合了人們出奇創(chuàng)新的心理,該構式又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傳播技術手段廣為流傳。本文從認知視角對“厲害了,X”構式的形式嬗變和構式內部成分進行分析。研究發(fā)現,圖形—背景理論為“厲害了,X”構式內部構成的認知基礎,非范疇化是“厲害了,X”構式形式嬗變的認知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