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強
(凱里學院,貴州 凱里 556011)
筆者已經從事竹笛教學多年,經過多年的積淀與專研,總結出一套竹笛快速入門的教學方法,并經在教學上的實踐,論證,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將它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
吹響竹笛是學習竹笛入門的第一道關卡,很多初學者在剛剛入門時,因為吹不響竹笛而放棄學習,有的經過了很多的努力,多次失敗,才稍有體會,在這里,我認為吹響竹笛的第一步,是使氣息與嘴唇的配合問題,這是一個很細膩的配合,而初學者因為無法體會產生笛聲時的感受,所以,就會緊張,用力,嘴唇的感覺不到位,氣息的控制與駕馭不正確等等。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是要求初學者手、氣、唇等同時到位,同時配合應用的,這就給初學者帶來很多的困擾和麻煩,一時難以把握和協(xié)調應用。而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解決了這一困擾初學者的入門難題,同時也為教學工作者減輕了壓力,減少了很多的不必要的彎路。使學習很快就走上正軌。
我認為,首先將右手用手掌握住竹笛的按孔的末端,左手用掌心頂住笛身的另一端的頭,然后,把竹笛想象成空酒瓶,隨意放松的吹奏,這樣初學者很容易就吹響了竹笛。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初學者不用手、氣、唇等同時使用,將雙手解放出來,只一心一意的去吹奏。另外,因為把竹笛想象成酒瓶,而大家在生活中,對吹響酒瓶都有體會,所以,就會很自然、很輕松的吹響了竹笛。
當吹響了竹笛的第一聲起,就讓學生體會嘴唇與氣息的配合的感覺,讓學生把聲音吹長,使學生為了支撐聲音的延長,而去把握和控制氣息的感覺。同時,可以感受聲音的強與弱,通過力度上的變化,是學生體會和把握氣息的沖擊力和控制力。
在吹奏的過程中,初學者對聲音的把握還不是很好,有時聲音不靈敏,出現(xiàn)雜音等。那么,我們可以教學生通過用舌頭的幫忙來解決問題,可以用吐音的方式來找到音,吐音很容易就吹響音,而且,無雜質。
當能夠輕松地吹響竹笛后,并且把聲音延長,就可以把左手放開,然后用左手指食指先把第一孔按?。ㄒ酝惨糇?為例,該音為3音)。然后用同樣的辦法,就可以把3音吹好。解決了前面的問題,后面的音就可以依次用此方法解決。吹奏各音的次序為2176,在吹奏過程中,注意力度的把握。接下來就可以吹奏6712345了;初學者必須先把中低音吹奏好。
當上述各音都能吹響之后,就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進度和質量。長音練習是竹笛學習的基礎,必須把基礎打扎實,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把每一個音都吹得飽滿、均勻、干凈。在長音的練習中,每一個音要求先強后弱、或者先弱后強,要求一口氣吹奏一個音,盡最大的努力去延長該音,并且要有強弱的變化。并通過以下譜例1-9的兩音、三音、四音以及樂句、小樂曲的練習,就能使技能得到提高。
笛聲的質量取決于兩樣,一是竹笛的質量,二是氣息。
竹笛的質量取決于竹子材質本身的好壞和制作者的技術水平。這個我們不可駕馭,只能在選擇上去辨別。各位有著豐富的演奏經驗的,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看、吹,通過音準、音色、音量、靈敏度、反應能力等來判斷,在這里我就不多費口舌。
氣息的呼入和呼出,對笛聲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要嚴格的把握和控制。首先是呼吸的方法,用腹式呼吸法,使氣息貫穿于腰的和肋骨兩面,并始終保持吸氣的狀態(tài),氣息的力度和集中度都要控制好,喉嚨打開而且放松,自然地樹造一個通道,通過腹部的力量將氣息由下而上的推動,對氣息進行加工,使氣息變成一條線狀,通過調整和控制,使氣息可強可弱,可快可慢。另外,位置的問題也會影響到笛聲的質量,在學習唱歌的要求中,就有高位置的要求,同樣,在吹奏笛聲時,也有高位置的要求。讓意念來指引尋求高位置,打開顴骨,繞過鼻腔,從后面進入頭腔。這樣,笛聲除了在竹笛內的共鳴外,通過高位置使笛聲更具立體感,純凈,笛聲傳的更悠遠,就不會有口腔內的不干凈的雜音。人們在歌唱時需要混聲,同樣,笛聲中也有混聲,這種混聲不等同于有雜音,而是聲音更動聽、圓潤,具有共鳴和泛音,這樣的呼吸方法,能使手指解放出來,隨心所欲的演奏,使軀體與所需的聲音剝離開來,通過有組織有方法有目的的演奏,使笛聲的質量得到質的飛躍和提高。
提高學生的吹奏能力,在解決了呼吸方法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和感受到音樂的美,笛聲的美。在教學中,很多人會忽略一個細節(jié),學生在學習時,只注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完成的標準就是作品的整體性完成情況。但其實一個作品的完成質量咋樣,我認為是分為兩個大的方面的,一般的作品都很優(yōu)美,但那只是作品的美,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作品美,更重要的是笛聲的美。讓笛聲美與作品的內涵相結合,才是完成質量的要求。
在很多的作品中,不管大小,意境都很優(yōu)美,也很有內涵,對初學者來說,選擇作品的入門學習,就非常的重要。對學生的音樂審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淺入深,由興趣入門,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的美,引導學生去創(chuàng)造、挖掘音樂美,把音樂的內涵用笛聲,用情感去表達出來。對初學入門的學生來說,選擇作品的學習非常重要,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掌握技能技巧,對音樂的熱愛和審美都尤為重要,除了練習曲的選擇外,樂曲的選擇也是一樣,必須根據學生的程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比如:《二小放牛郎》《世上只有媽媽好》《賣報歌》《牧羊姑娘》《牧羊曲》《黃水謠》等等。這些樂曲具有一定的內涵,而且朗朗上口,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學生很喜歡,然后,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去創(chuàng)造音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為個體差異,喜愛的程度,投入的程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進度和程度,作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找尋出其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情況,幫助學生改正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因材施教,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總在原地踏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多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和鞭策學生進步。當學生的在階段性的水平提高后,給予鼓勵,并布置相應的難度的作業(yè),這樣,就能更好地及時的讓學生進步。
總之,通過以上的教學方法與實踐,定能使學生在學習竹笛的過程中,少走了很多彎路,目標明確,輕松和愉快的進行學習,由興趣入手,自己創(chuàng)造音樂的內涵,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喜愛和研究音樂內涵的興趣,提升了審美情趣,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