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肝膽中心,江蘇南京 226000
原 發(fā) 性 肝 癌 (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 臨 床 上常見的一種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惡性腫瘤疾病,現(xiàn)階段在治療PLC時常用的方法有手術切除、射頻消融技術、肝臟移植術[1]。射頻消融治療因受腫瘤直徑及數(shù)量影響,易導致射頻消融容面覆蓋不全,增加腫瘤殘留風險;而肝臟移植術由于治療費用昂貴、肝源緊缺、手術風險大等因素限制也無法作為常規(guī)治療手段大規(guī)模實施。因此手術切除仍然被當今醫(yī)學界公認為是根治PLC的首選治療方案[2]??焖倏祻妥o理是在快速康復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xiàn)TS)是在運用快速康復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xiàn)TS)的前提下結合循證醫(yī)學理論,在圍手術期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從而達到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程的一種領先的護理方式[3]。該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在47例肝癌切除手術護理中推行快速康復護理,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肝膽中心收入的接受肝癌切除術的94例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為研究客體,采取隨機分組的方式分別選出47例患者,歸入至對照組與觀察組中。對照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別有19例、28例,年齡處于40~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0±11.5)歲,病灶直徑為 2.1~8.7 cm,平均為(5.0±2.7)cm,其均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別有20例、27例,年齡處于42~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7±11.2)歲,病灶直徑為 2~8.9 cm,平均為(5.2±2.5)cm,其均接受快速康復護理。在年齡、性別、腫瘤直徑等諸多資料方面,兩組患者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為:患者積極主動地接受并配合護理與治療,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接受了肝癌切除術治療;通過CT、MRI以及病理學檢查之后,被診斷為罹患肝癌;該課題的研究已通過了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排除標準:無法堅持到研究的最后的患者;接受了其他方案治療的患者;精神、溝通、意識障礙的患者;原發(fā)性胃腸道疾病以及罹患了對此次研究結果有影響的疾病的患者。
對照組中的所有患者需接受常規(guī)護理:要認真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與病情的進展,在心理護理、健康、營養(yǎng)、用藥等方面為患者提供指導。
觀察組中的所有患者一方面要接受常規(guī)護理,另一方面還需基于此接受快速康復護理。
①康復知識宣教:術前看望患者,通過交流與訪談的方式了解患者當時的真實心理情況,通過心理疏導減少患者心理壓力,減小患者知識盲區(qū),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反復叮囑患者在術后必須合理翻身、盡快離床,并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同時告訴患者早期快速康復護理過程中其或許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其有效對策等,當然亦可通過列舉手術成功的相似案例,使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強。②康復訓練指導:為患者接受呼吸訓練提供指導,在患者疾病穩(wěn)定的情況下,引導患者用鼻子緩慢吸氣,待腹部隆起時只通過縮唇的方式慢慢吸氣,反復的練習,促進其呼吸系統(tǒng)恢復。同時,引導患者一方面慢慢吸氣,另一方面始終保持身體前傾,借助腹肌的力量提高咳嗽的有效性,在咳嗽停止后,協(xié)助患者進行縮唇呼吸,向體外排除多余的氣體。使患者取合適的體位,以促進患者做踝泵運動。③術后快速康復護理:術后第一天在上述康復護理的基礎上,坐起之前患者必須口服一次鎮(zhèn)痛類藥物,基于護理人員的協(xié)助進行下肢、上肢活動、翻身等,待保證患者順利側臥之后把雙腿放在床沿,用手扶住患者的肩膀,令患者坐起來;對于無法獨立坐穩(wěn)的患者,應為其提供輔助,將床頭搖高,將軟枕置于患者背部。對于能獨立坐穩(wěn)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針對其靜坐5~8 min時的生命體征進行認真觀察。術后次日,必須對患者是否出現(xiàn)惡心、是否具有獨立穩(wěn)坐的能力、是否會疼痛、嘔吐等進行密切觀察,雙手分別拖拉患者腋下及褲腰,讓患者站在床側。此外,護理人員應當在術后第3天在輸液架上固定所有類型的補液袋與引流管,引導患者基于護理人員與輸液架的輔助下在床下慢慢活動。
①針對兩組患者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進行對比分析研究。②針對兩組患者術后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切口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狀況進行對比分析研究。③以干預對象為客體,借助SF-36生活質量評分[4]表實施測評,該評分表內(nèi)總共有36個條目,從中擇出5個維度,該量表的滿分為100分,得分愈高,意味著生活質量水平愈高。④借助李克特問卷調查表[5],對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給出具體的評分,并結合滿意度劃分成5個等級,即:滿意、不滿意、很滿意、很不滿意、一般,其所對應的分值分別為 4、2、5、1、3 分,由患者及其家屬負責評分。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中具體地列出了兩組患者的排便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通過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表現(xiàn)要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與腸功能恢復時間的對比分析[(±s),h]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與腸功能恢復時間的對比分析[(±s),h]
組別 排氣時間 排便時間 腸鳴音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觀察組(n=4 7)對照組(n=4 7)t值P值5 0.4 5±1 1.2 9 7 2.8 3±1 2.3 1 6.2 1 4 0.0 3 1 5 3.0 5±1 2.3 6 7 4.9 7±1 3.4 4 6.0 9 3 0.0 3 4 3 3.4 5±9.2 2 5 6.3 1±1 0.5 0 8.3 1 6 0.0 1 5 3 9.2 5±4.3 9 5 1.2 1±4.8 5 9.1 2 8 0.0 0 7
表2中具體地列出了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狀況,經(jīng)過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在腹痛腹脹、下肢靜脈血栓、惡心嘔吐以及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上觀察組要低得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狀況的對比分析[n(%)]
在軀體健康、總體健康、社會功能、生理功能以及情感職能的評分上,觀察組比對照組高得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比較[(±s),分]
組別總體健康生理功能軀體健康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觀察組(n=4 7)對照組(n=4 7)t值P值8 0.4±6.5 7 1.3±3.4 4.2 4 5 0.0 3 6 8 2.2±6.9 7 2.2±4.2 4.5 9 3 0.0 3 3 7 8.2±3.8 7 1.8±3.6 3.2 4 9 0.0 4 5 7 7.5±6.4 7 0.3±4.7 3.6 0 7 0.0 4 1 7 8.3±4.5 6 9.7±3.6 4.2 1 4 0.0 3 8
護理后,從護理滿意度平均得分上看,觀察組的表現(xiàn)比對照組更為優(yōu)異,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護理滿意度平均得分對照組(n=4 7)觀察組(n=4 7)t值P值3.5±0.6 4.7±0.4 4.7 2 0 0.0 3 9
在臨床上出現(xiàn)的所有癌癥中,原發(fā)性肝癌的發(fā)生率較高,位于第2位,全球病死率位列第3。該病的病情發(fā)展快,一般在幾周中就會出現(xiàn)惡病質,通?;颊咴诎l(fā)病的數(shù)月到一年中就會因為器官衰竭而離開人世[6]。
臨床上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時往往會采取手術治療方式,但是行原發(fā)性肝癌切除術患者在術后往往會出現(xiàn)胃腸功能障礙、疼痛等問題,加之因為太過憂慮病情、導致患者的術后費用與住院時間增加,經(jīng)濟壓力與心理壓力加重,患者的生活水平與生存質量受到影響。因此,醫(yī)護人員要高度注重此類患者的術后護理。由于近些年來相關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持續(xù)提升,治療原發(fā)性肝癌時會將重心置于傳統(tǒng)護理、早期胃腸功能恢復、早期下床活動、早期拔管等上。此次研究中針對行快速康復護理干預的原發(fā)性肝癌手術患者實施研究,結合患者的心理以及現(xiàn)階段我國原發(fā)性肝癌的手術背景制定有效的、系統(tǒng)的快速康復護理措施,以期推動快速康復護理的運用和發(fā)展。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排氣時間為(50.45±11.29)h、下床活動時間為(39.25±4.39)h,而對照組的下床活動時間、排氣時間分別是(51.21±4.85)h、(51.21±4.85)h,從這不難看出,觀察組的表現(xiàn)比對照組更為優(yōu)異(P<0.05)。鄭莉[7]通過研究后得到的研究結果為:觀察組的排氣時間是(45.24±12.67)h、下床活動時間為 (37.67±3.76)h,而對照組排氣時間為(68.41±12.62)h、下床活動時間為(51.05±3.24)h,其研究結構比較趨同。早期康復護理具有促進肝癌術后患者病情好轉、加快患者腸功能恢復的作用,經(jīng)過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在并發(fā)癥情況上觀察組出現(xiàn)腹脹腹痛、惡心、切口感染、嘔吐等并發(fā)癥的幾率要比對照組低(P<0.05),和丁蔚[8]的研究成果較為趨同(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切口感染的幾率分別為20.4%、22.7%、6.7%)。經(jīng)過對術后患者SF-36生活質量評分的研究可知,在所有指標的評分上觀察組的表現(xiàn)要比對照組優(yōu)異得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顯示出快速康復護理內(nèi)容可以給予患者持續(xù)性的護理知識與技能支持,對患者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有提升作用,該結論與任春霞[9]研究結論一致。
由此可見,采取快速康復護理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在護理滿意度評分上觀察組的分值要比對照組高得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肝癌切除術患者接受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既能有效促進患者康復以及胃腸功能的恢復,又能使患者的滿意度增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