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俊
我國區(qū)域、城鄉(xiāng)、校際差異巨大,如果每一所初中學校都完全依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施教,則“吃不飽”和“跟不上”的兩級不適現(xiàn)象將普遍存在。在英語教學基礎較好的學校,有必要引進一套基于課標又適度超越課標的評價體系來引領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南京民辦育英第二外國語學校作為一所外語特色學校,借鑒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經(jīng)驗,組織學生參加年度的GESE 考試,并申報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以GESE為導向提升初中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策略研究”,以期發(fā)揮評價對教學的反撥作用。
GESE 是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oken English 的簡稱,由英國倫敦三一學院專為母語為非英語的使用者設計,目標是“提供一套學習者和教師能夠評估進步和發(fā)展的可信有效的評估體系”[1]。該體系分為四段12 級,隨著級別的升高,考試時間、內容和項目也逐漸增加,可連續(xù)性地評估學習者的語言能力。GESE 考試具有如下優(yōu)勢與特點:
1.測試內容的真實性。在GESE 考試中,考生與考官之間的對話話題來源于真實生活,如食物、工作、體育、購物、興趣愛好、節(jié)日活動等,且可自選話題,更像是對真實生活中交流的“復制”,這可使考生有話可說,而且樂于交流,有助于考生發(fā)揮出真實的水平。[2]
2.考查維度的綜合性。GESE 考試全面考查考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語音、詞匯、語法、功能項目)和交際策略的實際交際能力,同時關注口頭表達的準確性、得體性、流暢性以及獨立掌控會話的能力。
3. 測試過程的互動性。面對面、一對一是GESE 考試的顯著特征,考生和考官之間圍繞提前選定的話題展開交談。更為重要的是,考生不是簡單地根據(jù)預先準備的材料,機械地向考官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是在考官的引導下自然地交換信息、自由地闡明觀點,且考生還可以適時地向考官提問。
4.評價結果的導向性。GESE 考試結束后,每一位考生都會收到一份成績單,得知具體成績。校方還可以與考官簡單溝通,獲取有關學生考試的總體建議。這不僅有助于學習者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他們更好地衡量自己的語言學習進程與發(fā)展,還有助于GESE課程培訓機構的教師有效地制訂下一步的培訓計劃,最終做到考試和教學相互促進,更好地發(fā)揮測試對“教與學”積極的反撥作用。
圖1 “以GESE 為導向提升初中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策略研究”的思維導圖
我們開展了“以GESE 為導向提升初中生英語交際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課題研究,并按照圖1 所示的思路,組織了多元化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此圖可具體解讀為:課題研究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包括“英語語言知識、言語技能、為交際運用英語能力、情意品德、智慧能力、思想文化和自學能力等”;直接目標是提升學生基于真實語境的口語交際能力;客觀檢測和評估學生真實口語交際水平的方式和手段為GESE 考試;支撐學生交際能力提升的平臺為Teens 報、e-PALs 社區(qū)、Boxfish 學習終端以及日常教學等諸多平臺,每個平臺聚焦并支撐交際能力的一個要素?;谝陨纤悸?,課題組實施了以下教學策略:第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夯實口語根基;第二,堅持“每周一報”,強化語言輸入;第三,推行daily report,培養(yǎng)口語信心;第四,搭建ePALs(“電子筆友校郵”系統(tǒng))平臺,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以貼近初中生的話題為引領,在真實的語境下以筆頭交流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第五,組織口語測試,實現(xiàn)以考促說。借鑒GESE 考綱的操作模式,組織學期末口語測試,檢驗和促進學生綜合交際能力的提升?;咀龇椋涸O置基于GESE 模式的期末口語達標考試(7-9 年級學生對應GESE4-6 級考題),現(xiàn)場打分,錄像備案,確保測試客觀公正。測試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并計入期末總成績。
在此基礎上,組織年度GESE考試,學生自愿申報相應級別(7-9年級分別對應GESE 5-7 級);實力較強的學生可越級申報(最高9級)。在GESE 考試前,各班教師依據(jù)學生申報等級進行分類輔導??荚嚱Y果出來以后,學校對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總結共性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學生,為后期改進指明方向。
我們經(jīng)過幾年實踐,基于GESE 評價的教學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GESE 考試是對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一次集中檢驗,能比較客觀地反映學生在語言知識、言語技能、情感態(tài)度、跨文化意識、得體交際以及為提高這些素養(yǎng)所必須具備的自學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從2016 年開始我校的GESE 考試參考人數(shù)逐年攀升且通過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在不斷提升。
將GESE 理念引入日??谡Z教學,深刻改變了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方式,進而激發(fā)了他們?yōu)樘岣呖陬^交際能力嘗試多樣化學習的濃厚興趣。問卷調查顯示:90.28%的學生喜歡或特別喜歡通過Email 或ePALs 平臺參與跨國交際;82.7%的學生喜歡使用Boxfish;94.5%的學生喜歡閱讀Teens 報。此外,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基于主題的口語練習頻度增加、daily report 的深度和寬度拓展、參加各級英語演講和口語比賽等活動的主動性增強等,都說明GESE 對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學校引入GESE 考試的機制以后,特別是開展了相關的教學研究后,課題組確立了如上頁圖1 所示的教學和研究思路,全體教師進一步明確了抓口語教學的目標、方法、平臺和路徑,確保了每一項教學活動(任務)都能在一定規(guī)則的指導下扎實推進,從而提高了口語教學效能,也增強了全體教師的信心。在組織學生報考GESE、組織考生考前輔導以及考后分析反饋信息的流程中,英語教師逐漸提高了對GESE《考綱》和考試機制的認知,加深了對口語交際能力實質內涵的理解。無疑,基于GESE 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是富有成效的。但仔細推敲,也有以下三個方面需要深度研究和持續(xù)改進。
1.進一步優(yōu)化相關平臺的使用。為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我們搭建了多元化的實踐平臺,但并非每一項“實踐平臺”內容、措施的落實都很順暢,因此,在后期研究中,我們還需要基于實證,對支撐英語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各平臺、路徑進一步精煉和優(yōu)化。
2.進一步做好GESE 考綱與課標及中考《考綱》等的對接。初步研究表明,相比《課標》及中考《考綱》,GESE 考綱在語言功能、語法、詞匯以及語音等方面的要求更加具體清晰,更便于師生把握。但是,其中哪些要點超越了《課標》,《課標》中還有哪些要求沒有體現(xiàn)在GESE 考綱中,以及教材如何更好地匹配GESE 核心素養(yǎng),都需要教師做好進一步的深度研究。
3.進一步完善教師參考GESE 的培訓。教師需要準確把握GESE 考綱精髓,才能對學生進行精準輔導,其前提是全體教師接受系統(tǒng)的培訓。在后期研究中,我們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制訂出有效的方法和機制,確保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