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芳
(昆明市東川區(qū)人民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4100)
心力衰竭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病人死亡的一大原因[1]。目前,臨床上診斷心力衰竭需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超聲心動圖檢查結(jié)果、X 線胸片等多項檢查結(jié)果進行病情確診,但以上診斷方法均缺乏準確性與客觀性,且診斷過程復雜[2-3]。本文通過對160 例觀察組及50 例對照組血漿NT-proBNP 濃度進行分析,旨在探究NT-ProBNP 檢測的診斷價值。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心內(nèi)科收治的心衰病人160 例,作為觀察組。觀察組中有92 例男(57.5 %),68 例女(42.5 %)。年齡46~86 歲,平均(64.25±11.51)歲。按心功能分級標準將其分為22 例Ⅰ級、78 例Ⅱ級、37 例Ⅲ級、23 例Ⅳ級。選擇該科同期入院無心衰的50 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對照組中有31 例男(62.0 %)、19 例女(38.0 %);年齡46~86 歲,平均(60.32±8.51)歲。
儀器型號:羅氏公司生產(chǎn)的e601 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使用羅氏公司配套試劑。
檢測方法:兩組均在清晨收集3 mL 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漿后進行NT-ProBNP 檢測。心功能Ⅱ級、Ⅲ級、Ⅳ級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后分別收集空腹靜脈血進行NT-ProBNP 檢測,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完成檢測。
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NT-ProBNP 檢測結(jié)果,并對比心功能Ⅱ級、Ⅲ級、Ⅳ級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NT-ProBNP 水平變化。
將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納入SPSS 19.0 軟件分析,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NT-ProBNP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NT-ProBNP 檢測結(jié)果對比(±s,pg/mL)
表1 NT-ProBNP 檢測結(jié)果對比(±s,pg/mL)
注:*Ⅰ級、Ⅱ級、Ⅲ級、Ⅳ級患者的NT-ProBNP水平分別與對照組相比,P<0.05。
見表2。
表2 Ⅰ級、Ⅲ級、Ⅲ級、Ⅳ級治療前、治療后的NT-ProBNP 水平對比(±s,pg/mL)
表2 Ⅰ級、Ⅲ級、Ⅲ級、Ⅳ級治療前、治療后的NT-ProBNP 水平對比(±s,pg/mL)
注:*治療后Ⅱ級、Ⅲ級、Ⅳ級患者NT-ProBNP 水平分別與治療前相比,P<0.05。
心力衰竭是指人體的心肌受損,或心臟負荷加重導致心功能異常,或代償期的心臟發(fā)生衰竭變化。心力衰竭具有病死率高、發(fā)病急的特點,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可嚴重損害該群體的生命健康[4-6]。
腦鈉肽是臨床診斷上較為傳統(tǒng)的一種心力衰竭標志物,是由心肌細胞生成,由108 個氨基酸多肽組成,能夠釋放至人體的血液中,進而生成腦鈉肽前體(無生物活性)與腦鈉肽(有生物活性)[7-8]。本研究中,心衰患者經(jīng)治療后的腦鈉肽前體水平均大幅度降低,提示心衰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療方案后仍可獲得良好預后,同時充分說明腦鈉肽前體對心力衰竭有著極為重要的預后預測價值。
綜上所述,腦鈉肽前體檢測能夠直觀地反映出人體的心功能狀態(tài),對臨床診斷心力衰竭病情、評價預后均有著重要意義[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