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陽
(寧夏固原市園林管理所,寧夏 固原 756000)
金葉榆具有耐寒、耐旱、耐鹽堿、耐瘠薄的特性,適應(yīng)性強,易修剪,造型豐富,色彩鮮艷[1]。近年來,金葉榆作為優(yōu)良的彩葉樹種,被大量的應(yīng)用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shè)當中,為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效果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金葉榆苗木的繁殖方法主要靠嫁接,掌握好最佳的嫁接條件是獲得苗木生產(chǎn)成功的關(guān)鍵。因此,在固原地區(qū)開展金葉榆最佳嫁接時間、最佳砧木的研究,對掌握固原地區(qū)金葉榆嫁接繁殖技術(sh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課題研究設(shè)在固原市原州區(qū)官廳鎮(zhèn)沙窩村農(nóng)戶育苗基地,距市區(qū)3 km,海拔1 550 m,年平均氣溫7.4℃,無霜期165 d,≥10℃以上的有效積溫2 691.9℃,年日照時數(shù)2 518.1h[2],年降雨量500 mm左右。土質(zhì)為黑壚土,為農(nóng)戶耕種地,水源便利,試驗地自然條件較好。
砧木:為2年生白榆苗[3],地徑1~2 cm。接穗:采自本基地3年前嫁接的金葉榆,選擇生長旺盛、枝條光滑、無病蟲害、葉芽飽滿的枝條,隨采隨接,接穗長8~10 cm,粗0.5~1 cm,帶3~4個芽。
接穗品種為金葉榆(學名:Ulmus pumila’Jinye’),榆科榆屬,白榆變種,葉片金黃色。
3月中旬定植砧木,株行距40 cm×30 cm。2018年4月7日開始嫁接,每隔5 d即4月7日、4月12日、4月17日嫁接一次,共嫁接三次,每次嫁接300株,共嫁接900株,試驗地面積 120 m2。比較不同時間的嫁接苗成活和生長情況,找出最佳的嫁接時間。
嫁接方法采取切接,首先將接穗底部削成相對的兩個4 cm長的截面,其中一側(cè)底部削成1~1.2 cm長的馬蹄形。砧木從離地面20 cm處短截,在剪口截面的邊緣略帶木質(zhì)部垂直向下切扦插口,扦插口的截面寬度要與插穗削面寬度一致,深度與接穗削面長度一致。將接穗馬蹄形面朝外,對準砧木的形成層插入,深度與砧木齊平,用塑料條纏繞孔綁嫁接點,使其結(jié)合穩(wěn)固,再用一個塑料袋套住接穗和嫁接點,防止接穗抽干和霜凍危害。
田間管理:適時抹芽,晚霜凍過后,剪開塑料袋,全年澆水4次,中耕除草4次。
砧木分當年移植與未移植的兩種,移植砧木地徑1~2 cm,3月中旬定植,澆透水,株行距40 cm×30 cm;未移植砧木為原地生長的2年生白榆苗,地徑1~2 cm。砧木離地15~20 cm短截,4月14日同時在移植與未移植兩種砧木上各用相同的切接方式各嫁接300株,共嫁接600株,比較砧木移植與未移植對嫁接苗成活生長的影響,為生產(chǎn)提供依據(jù)。
田間管理:砧木當年移植的嫁接苗與砧木未移植的嫁接苗采取同樣的管理措施,同時進行抹芽、剪取塑料袋,同時進行年澆水、中耕除草各4次。
2018年6月上旬對分別在4月7日、4月12日、4月17日嫁接的苗木進行成活率調(diào)查,依次為98.00%、98.66%、94.33%。
2018年9月27日調(diào)查嫁接苗生長量,分別隨機抽取20個樣株,調(diào)查株高、枝徑、冠幅、枝條數(shù)、枝長等,計算平均值,得表1。
表1 不同嫁接時間嫁接苗平均生長量調(diào)查
小結(jié):根據(jù)成活率和生長量調(diào)查結(jié)果對比,4月7日和4月12日嫁接的成活率較高,分別是98.00%、98.66%,生長量較?。?月17日嫁接成活率為94.33%稍低,后期生長量較大。說明中華金葉榆嫁接最佳時間在4月7日至4月17日,4月17日之后,隨時間推移嫁接成活率降低。
2018年6月上旬調(diào)查調(diào)查嫁接苗成活率,砧木當年移植嫁接苗成活率為98.66%,砧木當年未移植嫁接苗成活率為99%。
2018年9月27日調(diào)查嫁接苗生長量,分別隨機抽取20個樣株,調(diào)查株高、枝徑、冠幅、枝條數(shù)、枝長等,計算平均值,得表2。
小結(jié):表2可以看出,砧木是否移植對嫁接成活率沒有影響,但對嫁接苗后期生長影響明顯,砧木未移植的嫁接苗生長量大,是砧木移植的1.72倍(428.40÷248.51),在冠高、冠徑、枝條長、枝徑、總枝條長上顯著大于砧木移植的嫁接苗。因此,嫁接中華金葉榆時,砧木最好不要在當年移植,應(yīng)是原地生長的苗木或在嫁接的頭一年春季移植。
表2 砧木移植與未移植嫁接苗平均生長量調(diào)查
(1)中華金葉榆嫁接最佳時間在4月7日至4月17日,4月17日之后,隨時間推遲嫁接成活率降低,建議生產(chǎn)中合理安排嫁接時間,最好在4月7-17日。
(2)砧木是否是當年移植的苗木,對嫁接成活率沒有影響,但對嫁接苗后期生長影響明顯,要獲得較大的生長量,應(yīng)使用原地生長或在頭一年春季移植的白榆苗木做砧木。
(3)砧木地徑不易超過2 cm,太粗嫁接時難以操作,影響嫁接速度。
(4)除萌抹芽是嫁接苗管理的關(guān)鍵,嫁接后10 d開始進行,每周一次,直到砧木無萌發(fā)的枝芽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