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伍小龍
新聞敏感性指的就是對新聞敏銳的感知能力。如今,人們對于新聞的追求在逐漸增高,而作為一名從事新聞行業(yè)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具備的就是新聞敏感性。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前進,新聞的傳播形式變得更加多樣,為人們帶來更加真實、精準的信息報道。如今,傳播媒體已經(jīng)變?yōu)榱穗娨?、手機等,能夠通過感官上的刺激使人們產生深刻的體會。新聞的傳播方式也更為多樣化,融入了圖像、視頻、音頻等,通過各種電子信息設備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作為一名新聞編輯記者,要能夠從多個方面對各種形式進行傳播的信息進行提煉和總結,將無用的信息迅速剔除,找到最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并且進行深層次地挖掘和證實,結合具有權威性的敘述對相關的信息進行報道。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若是記者能夠將一篇報道以多種形式進行播報和傳播,可以真實體現(xiàn)記者的實際水平與工作素養(yǎng)。記者對于信息的分析是新聞工作開展的基礎,也是新聞播報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身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不僅需要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新聞線索,或是在社會中突然發(fā)生的熱點消息,還要將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以獨特的視角解析,得到新的要點新聞。記者在實際的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敏感度,保持自己對于新聞的敏感,找到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將其與文字有機結合,提高新聞的吸引力,使人們感受到新聞的真正價值,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并形成思想上的共鳴。
新聞來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傳媒行業(yè)與人們的生活聯(lián)系密切。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發(fā)生著新鮮的事件,但是卻很難被人們發(fā)現(xiàn)和熟知,這在于周圍并沒有一位真正的新聞編輯記者。具有新聞敏感性的新聞記者可以在平時生活中發(fā)現(xiàn)最具意義的新聞。新聞記者要想提高自身的新聞敏感性,需要不斷地加入社會實踐,豐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記者應深入到社會生活中,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真實的體會,可以對相關的新聞事件更好地剖析,精準地判定新聞的價值,最終為人們呈現(xiàn)出最具意義、具有高價值的新聞。具備足夠的生活閱歷,能夠幫助記者從多種新聞線索中發(fā)現(xiàn)最具價值的信息。
就從事新聞職業(yè)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來看,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口才與創(chuàng)作能力。為了更好地達成這一目標,記者要不斷學習,通過書籍或網(wǎng)絡豐富自身學識,強化知識儲備,這樣才可以在實際的工作中,保證語言的趣味性以及精準性。在正面采訪時,固化的問答式采訪很難讓記者獲得更多的靈感,而和諧的交流過程會讓新聞的可讀性更高。因此,為了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并使其產生信任感,記者一定要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學識,強化知識儲備,以提高新聞的可讀性。
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從發(fā)現(xiàn)到廣泛流傳,新聞記者思維的敏感度與敏捷性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這并不是一切。作為一名新聞記者,一定要真正地了解社會,了解人民的實際情況,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不嘩眾取寵,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要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新聞記者,就要不斷學習,跟隨社會的發(fā)展步伐,積極地吸收最新的內容,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書寫出人們喜愛的、最具感染力與價值的新聞。
在新時代,新聞能夠推動社會輿論,代表人民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需求表達出來。身為新聞編輯記者,要強化自身的信息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維敏感程度,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提升個人素質,以更好地推動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新聞敏感性是新聞記者的必備素養(yǎng),能夠促進新聞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與時效性,實現(xiàn)新聞工作的有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