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達熹
摘要:目的:探討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的因素以及原因,并且以此為基礎提出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方法:將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微生物檢驗的標本作為研究的對象,共1084例。對于檢驗結果不合格的標本,分析其引發(fā)原因,并且根據(jù)不合格的原因提出質量改善措施。結果:經(jīng)過檢驗的1084例微生物標本中,不合格的標本率為66例(6.09%)。臨床認為主要是由于送檢不及時、采血量不足、操作失誤以及標本污染等原因所致。結論:臨床上通過分析微生物標本不合格的原因,以此為基礎提高質量控制的對策,能夠提高檢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質量控制策略
收集患者的身體樣本,醫(yī)務人員進行樣本培養(yǎng),通過對于微生物的檢驗結果,進而評估并診斷患者的身體狀況。有關大量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微生物檢驗的最終結果將會受到培養(yǎng)標本質量的影響,并且呈現(xiàn)正比關系,因此,醫(yī)務人員在進行微生物檢驗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自身的檢驗水平和質量,進而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1]。本次研究通過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微生物檢驗的1084例標本,分析導致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并且以此為基礎提出提高控制質量的策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微生物檢驗的標本作為研究的對象,共1084例,對于檢驗結果不合格的標本,分析其引發(fā)原因,并且根據(jù)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改善措施。不合格的標本中主要包括:分泌物、血液、尿液、痰液以及無菌體液等。
1.2方法
對于檢驗不合格的標本進行分析,醫(yī)務人員需要檢查采集時間、檢驗外觀以及檢查結果等,對于檢驗并不合格的標本,則需要進行第二次檢查。
1.3臨床觀察指標
分析檢驗不合格的具體原因,為質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支持。
2結果
2.1不合格因素
經(jīng)過檢驗的1084例微生物標本中,不合格的標本率為66例(6.09%)。其中,9例(13.64%)分泌物標本,1例(1.52%)無菌體液,3例(4.55%)糞便標本,33例(50.00%)痰標本,7例(10.61%)血標本以及13例(19.70%)尿標本。
2.2不合格因素的引發(fā)原因
經(jīng)過分析,不合格的引發(fā)原因主要包括:32例(48.48%)標本污染,56例(84.85%)送檢不及時,44例(66.67%)采集時間錯誤,以及14例(21.21%)操作失誤。
3討論
微生物檢驗作為臨床檢驗學十分重要的手段,同時,對于患者疾病的診斷和預防作用更加顯著,因此,臨床上對于檢驗不合格的結果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以此為基礎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十分重要。本次研究認為,檢驗標本不合格的原因具體包括:①痰標本。主要是由于非標本痰相對較多,加之對于痰培養(yǎng)的要求相對嚴格,大部分痰液的收集來源于患者自留,患者并不了解正確的采集方法;②尿標本,主要是由于標本污染導致標本不合格。采集尿標本時,需要清潔患者外陰后,并且選擇患者中段尿,于1h內送至實驗室,于2h內完成一系列的檢驗操作。對于部分培養(yǎng)標本,主要是由于送檢步驟、檢查不規(guī)范以及檢查不及時等原因所致,導致標本受到污染;③血標本。檢查血標本能夠診斷敗血癥疾病,因此,檢驗結果的精準性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標本污染以及采集時間等問題,將會增加檢驗結果不合格的發(fā)生幾率;④糞便標本。由于送檢并未及時導致檢驗不合格,加之采集血樣標本的科室工作十分繁忙,將會導致血氧標本放置時間以及送至實驗室時間逐漸延長,部分糞便受到了環(huán)境和空氣等因素的影響,將會導致糞便干燥,檢驗結果容易出現(xiàn)假陽性的情況;⑤無菌液體以及分泌物標本。主要是由于標本送檢不及時以及標本污染所致,導致標本受到細菌的影響,使得誘發(fā)感染的病原菌以及病原學之間的診斷結果出現(xiàn)巨大差異,因此,臨床醫(yī)生在用藥時將會出現(xiàn)濫用抗生素的情況,進而增加了耐藥菌。對于上述問題,臨床上需要加強質量的控制力度,具體包括:①需要加強臨床以及檢驗科室之間的聯(lián)系和溝通,檢驗科室的醫(yī)務人員同時需要與其他科室之間的人員互相交流,并且根據(jù)所存在的問題和意見,進行不斷的調整以及完善,并且監(jiān)督各個階段的工作完成情況。對于檢驗不合格的情況,則需要加強與臨床醫(yī)生之間的溝通;②在公告欄或者等候大廳,張貼有關檢查的流程以及相關要求,加強宣傳和指導,并且設立咨詢臺,護理人員可以隨時為等候檢查的患者,提供指導和服務;③對于檢驗科的醫(yī)務人員,定期開展專業(yè)培訓活動,進而提高醫(yī)務人員的操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利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2]。此外,對于新進的醫(yī)務人員而言,加強全面而又專業(yè)的訓練更加重要,進而提高醫(yī)務人員的操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臨床上需要嚴格控制微生物檢驗標本的合格率,不僅能夠提高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率,同時,還能夠為臨床的診斷以及預后的治療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支持。
參考文獻:
[1]曾麗君.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質量控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 (17):2459-2461.
[2]王樂.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質量控制對策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 (04):237-238.
[3]高吟,徐慶,朱琦琪,胡錫池,張立紅.微生物檢驗不合格標本的原因分析及質量控制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 (3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