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郭昱含 常傲岳 劉是言 何碧恩 阮沛杉
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我們提出以下問題:高校學生不再滿足于傳統就餐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在新型快餐方式的轉變下鞏固自有的傳統地位?如何能滿足當代高校大學生的飲食需求?一所高校在籌建餐廳食堂的過程中又應該如何兼顧達標與創(chuàng)新?這都將是本文所要解決的問題。
在進行實際調查之前,本文首先對問卷進行了預調查處理,共發(fā)放問卷42份,有效問卷42份。根據預調查結果,確定問卷項目及數量。
圖1 入樣學校人數的比例
此次調查分根據實際情況將抽樣方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分層抽樣;第二部分為簡單隨機抽樣。調查對象為廣東省珠海市部分高校2015級至2018級在校生總體。結合預調查問卷有效率及以實際情況,我們對七所入樣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的隨機發(fā)放,根據七所學校人數比例確定發(fā)放情況。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59份,有效問卷444份,共計444份,問卷有效率為96.73%,如圖1所示。
調查采用發(fā)放問卷形式收集數據,在參考相關文獻后,根據電話調查、小型座談會、發(fā)放預問卷的結果及研究內容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并征求了指導老師和預調查同學的意見后修改完成。問卷題型與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具體如下。(1)被調查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級、地區(qū)、每月生活費,共4道題,以單選題形式出現,用于學生群體劃分。(2)偏好調查:包括個人飲食口味、飲食消費習慣、就餐主要方式、就餐時的支付方式、偏好的點餐方式,共5道多選題,以此探究學生偏好的多樣性,方便食堂經營者針對性地改變經營方式。(3)滿意度調查與需求度調查:學生按照就餐經歷對食堂各因素的滿意度與重要性產生自己的感知,將學生的滿意度與重要性對比分析,更清晰地得出食堂劣勢與優(yōu)勢。以四大潛變量為基礎,每個潛變量設置出多個調查指標。以此來對學生滿意度與重要性進行總體和個別細節(jié)指標的研究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相關表量描述
從信度分析可得,問卷整體信度的Cronbach’s α系數=0.934,說明本次調查量表整體內部一致性很高。因此,問卷總體穩(wěn)定性很好。
通過KMO與Bartlett檢驗,本文得到KMO取樣適切性量數為0.968,大于0.900,說明項目之間有共同因素存在,有很強的相關性,方差的累積貢獻率越高,表明提取的因子對原始變量的代表性或解釋性越強,由表中分析公因子方差可得,指標的貢獻率均介于0.688~0.8。同時,四個公共因子的累計貢獻率達到77.079%,說明提取出的四個因子解釋了77.079%的信息,即反映了各指標大部分信息代表了影響食堂的主要因素。
利用SPSS 23.0,通過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取方差最大法對成分矩陣進行正交旋轉,旋轉后的成分矩陣得下表。本文因素負荷量的選取標準以0.450來檢驗,根據分析結果,所有指標均大于該值,說明各因子下的指標互相之間均有密切聯系。
表2 項總計統計與主成分分析
根據表2可知,每個因子下的題項都在該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綜上,根據問卷實際分析研究的需要,通過表中的共同因素分析結果初步得到四個因子。由于每個調查指標刪除項后的Cronbach’s α系數都小于自身潛變量的系數,并且保留指標相關性數值介于0.749~0.831之間,說明每個測量指標變量對潛變量的影響都很重要,所以不需要刪除指標。每個潛變量信度分析的α系數介于0.868~0.945之間,說明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很好,適合進一步分析。綜上,本文根據各指標的原始含義,對確定的四個潛變量進行命名,分別為食堂形象感知、食堂質量感知、食堂多樣性感知、菜品性價比感知。
為了進一步探究各因子對總體滿意度的影響,根據因子分析得到的四個因子為自變量,以問卷中整體滿意度為因變量作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滿意度因子回歸分析
由回歸分析結果可得,大學生對食堂總體滿意度的回歸方程為:
OA:整體滿意度:
X1:因子一:食堂形象
X2:因子二:食堂質量
X3:因子三:食堂多樣性
X4:因子四:菜品性價比
根據回歸方程可得,菜品性價比是影響總體滿意度最重要的因素,隨后是食堂質量、食堂多樣性、食堂形象,感知食堂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食堂的建設中,相關人員應首要提高菜品性價比,應當在菜品份量與菜品價格上著重提升,選擇適當的菜品份量,降低菜品價格,薄利多銷。其次是提升食堂質量,加強食堂工作人員的素質是一大方面。最后是多樣性和食堂形象。
評價指標權重確定。在回歸方程的基礎上,本文利用指標權重法進而對各因子下的影響因素進行詳細分析。為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根據因子分析的應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取得的各項指標公因子方差,總體變異的貢獻度由該值反映,所以本文以公因子方差為分子,其和為分母,來確定各因子下各項指標的權重。即利用公因子方差(communality)的結果來求權重:
wi:第i個指標的權重
ci:第i個指標的公因子方差
Σci:各指標公因子方差之和
根據公式,可得各指標在其因子中的權重如表4所示。
為進一步探究各指標分別對其所屬因子的影響,根據陳運動的餐飲業(yè)的顧客滿意與飲食習慣忠誠度研究中的LISREL模型,本文使用加權平均的綜合性尺度法來計算顧客滿意度:
CSDi:第i個因子的消費者滿意度
mi:顧客對第i個指標的評價
根據式(3),可得出各因子滿意度的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
表4 指標權重表
從表5可得,X1和X2滿意度并列最高,X2和X3分別次之,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得X2,X3是對消費者較重要的前兩個因子,然而滿意度卻是處于最差的地位,說明高校食堂在食堂質量和菜品性價比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四個潛變量:食堂形象、食堂質量、食堂多樣性、菜品性價比。建立食堂評價指標體系,提取出四個潛變量,方便食堂經營者系統地對食堂進行改進。(2)回歸方程:得出每個潛變量所占總體滿意度的權重,可通過權重來分首要次要對食堂進行改進。(3)因子分析:食堂質量與菜品性價比為急需改進的因子。因子滿意度分析,研究大學生對食堂各因子的滿意度,方便經營者尋找急需改進的因子進行改進。
依據構建的回歸方程,對按照權重大小,依次對菜品價格性價比、食堂質量、食堂多樣性、食堂形象,感知食堂的主要因素進行改進,具體指標可參照評價指標體系。(1)菜品性價比:建議食堂經營者尋找第一供應商,降低成本;及時詢問學生飯菜的份量。(2)食堂質量:加強食堂內部硬件設施建設,對菜品新鮮度與餐具衛(wèi)生進行有效監(jiān)督。(3)食堂多樣性:請營養(yǎng)師為學生設計出豐富可口的菜品,保證學生的飲食均衡。(4)食堂形象,感知食堂的主要因素:對食堂內部裝修風格進行調整,讓食堂內部美觀整潔,符合大眾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