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晨/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就唐代詩詞、散文等等這類雅文學的研究與愛好者來講很多,但是俗文學研究則很少。其實在唐代雅文學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唐代的俗文學也在不斷的發(fā)展與進步,并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尤其是俗文學以其通俗易懂的形式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吸引大量的社會底層群眾,從當時唐代俗文學相關活動來看,甚至一度有了萬人空巷的狀態(tài),從這個角度來講,唐代俗文學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理應在唐文文學體系之中擁有一席之地。唐代社會各個領域發(fā)展態(tài)勢都很好,尤其是文化環(huán)境之中醞釀出來了很多有著極高歷史價值、文學價值的內(nèi)容,能夠從不同方面將唐代社會歷史與文化展現(xiàn)出來,其中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傳統(tǒng)士大夫詩文之中較少關注的社會問題被展示出來,所以社會歷史價值與其文學價值同等重要?;诖耍疚膶λ自?、話本小說與謠諺的社會歷史價值略作分析,旨在讓大家更加了解唐代俗文學。
唐詩在整個中國詩歌體系之中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從唐詩出現(xiàn)到今天被人廣為傳頌。而這里所說的唐詩其實指的是唐代雅文學范圍之內(nèi)的唐詩,也被稱之為“唐代雅詩”。通常來講在任何一個時代,雅文學作為主流文學更加被人們所重視,但是雅文學更多彰顯的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華麗的一面,而另外一面則很少涉及。唐代有雅文學的同時自然也會有俗文學,當?shù)谝淮未蜷_敦煌藏經(jīng)洞時,唐代俗文學被逐漸被人們所關注,通過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其魅力、影響力都不容忽視,俗文學主要是以議論、敘述、白描等等手法,采用鮮活口語對當時唐代社會底層的真實狀態(tài)以及社會思潮進行了深度刻畫,并以人們喜聞樂見方式進行呈現(xiàn)。
俗詩是唐代俗文學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從社會的底層入手,從而對底層社會中的黑暗、不公平、不公正等等現(xiàn)象進行揭示與刻畫,并以俗詩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不僅能夠充分表達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而且也是體現(xiàn)了作者對當時唐代社會底層人民群眾的一種同情,從王梵志所寫的《貧窮田舍漢》可以看出來,當中提到: “貧窮田舍漢,庵子極孤凄……黃舍漏兒啼哭,重重逢苦災”,當時唐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已經(jīng)很差,同時卻還要受到各方面的壓迫,所以有著生不如死的感覺。又例如,在《你道生勝死》之中,“你道生勝死……長頭饑欲死,肚似破窮坑。遣兒我受苦,慈母不須生”對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反差進行了深刻的描述,窮人生不如死,富人驕奢淫逸,甚至官商勾結。從作者的詩中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作者對當時社會的強烈不滿,窮人生活已經(jīng)非常艱難,還要被壓榨,還有賦稅、徭役的雙重壓迫;而富人更是為富不仁,官商勾結,逃避賦稅以及徭役。窮人本身就是“無米復無柴”,還得遭受欺凌與毒打。另外,《可笑世間人》當中的“貧窮無處得,相接被鞭拷”,這些與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著一樣的社會意義。
從王梵志的詩來看,很深刻地描寫了當時唐代社會底層民眾活著的結果——生即苦戰(zhàn)死,也就是說唯有“死”才能真正將無窮無盡的兵役與徭役擺脫——死即無人征?!断鄬w去來》中的“婦人應重役”,正是對底層婦女悲慘生活進了充分描述,本來沒有徭役義務的婦女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卻迫不得已與男子一樣。從當唐代俗詩之中充滿了底層人的絕望,其中有寫到人們無處控訴而向天控訴,例如,“無衣使我寒……還我未生時?!?,這是詩人在《我昔未生時》中所寫到的,并借助詩抒發(fā)內(nèi)心強烈的不滿。
從唐代民俗文學來看非常豐富精彩,則主要是對一些社會不良現(xiàn)象進行刻畫,展現(xiàn)人間百態(tài),以“生時不共作榮華”為例,該詩對一群不肖子孫的丑惡嘴臉進行了刻畫,這是一群急著想要瓜分前人錢財?shù)娜耍驮岐q如做戲,哭得很勉強,甚至葬禮還沒有正式結束就忙著回家瓜分錢財,通過俗詩的方式將唯利是圖的丑惡嘴臉進行展現(xiàn)。又例如,“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這首詩,主要是描述了妻子在丈夫有錢時對其無微不至;當丈夫沒有錢時,妻子則是無情的嫌棄,前后鮮明的對比無不體現(xiàn)社會真實的一面,即唯利是圖、嫌貧愛富的思想。類似的情況還體現(xiàn)在寒山的“千個爭一錢,聚頭亡命叫”,對當時唐代社會唯利是的圖思想進行了諷刺。
從唐代的話本小說來看,對唐朝人民的社會歷史觀念進行了鐫刻。例如,婚戀觀,門閥世婚制雖然是魏晉南北朝的婚戀觀,但是在唐代同樣很推崇與盛行,世家望族的士子們以聯(lián)姻的方式彰顯家族尊高。例如,在《隋唐嘉話》中有描述,即:“高宗朝,以太原王、范陽盧、榮陽鄭、清河博陵二崔、趙郡晚西二李等七姓,恃其族望,恥與他姓為婚……”。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唐代傳奇小說之中刻畫了才子邂逅名門佳麗的故事,例如,《播仙窟》當中的男主人公暮色中投宿的是唐代七大姓之一的清河崔姓女郎之宅邸。又例如,“霍小玉傳”之中的霍小玉,她并不是“七大姓”子女,但是她確實“霍王小女”,在作者眼里自然也是大戶人家。上述這些話本小說對唐代的婚戀觀進行了全面刻畫,即人們非常重視“門第觀念”。
其實在敦煌遺書之中所發(fā)現(xiàn)的話本小說大部分都是殘卷,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出當時唐代社會實際的生活情況。在對宗教思想進行宣揚時,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唐代社會對人性的揭露,非常重視倫理道德的體現(xiàn)。以“唐太宗入冥記”為例,該小說主要描述了唐太宗魂游地府的故事,在刻畫唐太宗接受地府判官審判時尤為全面仔細,讀者通過閱讀甚至能夠想象其中的畫面。同時,也側面體現(xiàn)了民間對于“唐太宗拭兄囚父”的真實態(tài)度。另外,也有作者通過神奇道教法術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葉靜能話》。從《廬山遠公話》來看,當中的確有著非常濃郁的佛家說教的成分,但是當中描述了強盜搶劫遠公并將其轉變?yōu)榕`以及后續(xù)轉賣等等事件,對當時豪強的罪惡進行揭發(fā)。因此,唐代話本小說通過充分刻畫社會底層的真實狀態(tài)以及人們對社會事件的看法,所以具有非常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筆者認為唐代的民間謠諺雖然不是很豐富,但是也值得研究。民間謠諺以其獨特的視角將唐代社會歷史以及政治文化進行了體現(xiàn)。例如,《神雞童謠》這是唐玄宗時期的一首民謠,即:“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在唐玄宗的領導下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而且備受唐代文士之稱頌,例如,杜普的《憶昔》;但是《神雞童謠》對唐玄宗的荒淫墮落進行了諷刺,這樣讓我們看到了唐朝另外的一面。吏部侍郎姜晦作為官吏代表,無才也無能,所以詩人對其以及官場現(xiàn)象作歌:“案后一腔凍豬肉,所以名為姜侍郎?!币环矫媸菍S選制度的腐敗的充分體現(xiàn)出來,借“姜侍郎”辛辣的諷刺了一番;另外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開元盛世另外的不堪的一面,有著非常獨特的社會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俗詩、話本小說與謠諺對唐代俗文化的社會歷史價值進行了分析,認為作品所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是不能忽視的。因為俗文化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表達與傳播,不僅有著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而且能夠?qū)⑷藗冄壑械默F(xiàn)實環(huán)境充分體現(xiàn)出來,其社會歷史價值毋容置疑。因此,本文認為我們可以更加深入研究唐代俗文化,以能夠補正史雅文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