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評彈是具有文學性和文學價值的,每一部長篇彈詞、評話,都是一部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它在長篇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懸念設置、戲劇性提煉、人物塑造、心理刻畫、對話藝術(shù)、語言敘述等方面的文學成就,毫不遜色于古今中外那些著名的長篇小說。一部長篇書目能連續(xù)數(shù)月吸引聽眾的,正是它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的魅力。
評彈是在講故事,它以書中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示來推動書情發(fā)展的。許多長篇彈詞并無多少跌宕起伏的傳奇情節(jié),如《珍珠塔》《三笑》《玉蜻蜓》。但是評彈藝術(shù)家善于抓住一個關(guān)鍵性情節(jié),深挖細摳、精雕細刻,曲徑通幽地挖掘出人物的心理活動,讓書中人物與人物之間心理試探、較量、角逐、沖突起來。同時還會設計出一連串細節(jié),借助細節(jié)激發(fā)心靈的碰撞與語言的交鋒,充滿情與趣。這就是讓人百聽不厭的原因。像《西廂記》中的《琴心》《鬧柬》《酬柬》,把鶯鶯心思反反復復的變化、延宕,張生的癡戀,紅娘的伶俐,刻畫得深細透剔,既合身份有分寸又相當充分?!睹苁蚁鄷贰垛痔谜J母》《婆媳相會》等都把兩人的心理挖個透徹?!瓣惔涠鹣绿脴恰?,已經(jīng)成為蘇州評彈獨擅心理刻畫、延宕書情的代名詞。
評彈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為評彈最通人性,最富人情,人文內(nèi)涵十分豐富。
作為一名青年評彈演員,平時一直在第一線演出長篇。把自己所學的書目表演給觀眾們看。在表演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除了自己所學的書目,空閑時也會聽聽那些經(jīng)典傳統(tǒng)書目,聽聽其它前輩老師們表演的書目。
前段時間一直在聽由刑晏春、刑晏芝兩位老師彈唱的長篇彈詞《販馬記》。邢晏春老師從小熱愛文學,精于吳語韻律。說表吐字清圓、語言洗煉、角色形象、彈唱工穩(wěn),亦莊亦諧、書卷氣十足。邢晏芝老師說表口齒清晰,嗓音清麗圓潤,角色感情豐富,演唱中既有私語纏綿、九轉(zhuǎn)三回的神韻,更具慷慨激越、蕩氣回腸之特色,個性鮮明,獨樹一幟,開辟了當代彈詞界女性聲腔的新境界。邢晏芝老師在繼承“祁調(diào)”、“俞調(diào)”的基礎上將兩種流派打碎重建創(chuàng)造出“晏芝調(diào)”。
這部長篇彈詞《販馬記》是由刑晏春,刑晏芝兩位老師的外公根據(jù)京劇的《販馬記》改編而來的。故事發(fā)生在明代時期,陜西褒城有一個馬販叫李奇,花燭家小早年身亡,留下一雙兒女,子保童,女桂枝。因家中無人照應便又續(xù)娶妻楊三春。然后楊三春乘李外出販馬,虐待其前妻子女。保童和桂枝逃出。保童被漁翁救去撫養(yǎng),而桂枝被客商劉志善認作義女,并許婚給趙寵。后來趙寵中試,任褒城縣令。李奇販馬歸來,家中不見子女,便問楊氏,楊氏佯稱病死。李奇不信,追問丫環(huán)春花,誰知春花畏罪自盡。楊三春與其奸夫田旺用家產(chǎn)買通胡縣令,誣告李奇殺死春華。李奇禁不住五刑拷打,屈打成招。且巧,趙寵接任后,下鄉(xiāng)勸農(nóng)。桂枝夜聞獄中啼哭,訊問得知爹爹冤情。趙寵勸農(nóng)歸來,聽妻哭訴,因斬期已定,無權(quán)更改。遂替妻寫狀紙,告其攔截按院,希冀鳴冤昭曲。而巡按正是其弟保童,最后終為李奇昭雪,楊氏和田旺兩個惡人也得到了應得的報應。李奇和他的一雙兒女雖歷經(jīng)坎坷,最終卻是苦盡甜來,一家團聚。
記得之前也有在網(wǎng)上看過昆曲《販馬記》的介紹及視頻,主線都是一樣的。
其實典型的傳統(tǒng)劇目,不出常規(guī),未有新鮮,且處處巧合,歡喜大團圓。就像我前面說的鮮有跌宕起伏,蕩氣回腸之感。若是喜歡聽故事的人,肯定會覺得興味索然,無甚意思。但是評彈卻能夠?qū)⑦@興味索然通過用靈活的說表、不同的唱腔,豐富的表演讓故事變得頗有興味。
聽刑晏春、邢晏芝兩位老師的錄音,這部長篇里的唱腔上手基本以陳調(diào)、薛調(diào)、嚴調(diào)、沈調(diào)為主。而下手當然主要以晏芝調(diào)和祁調(diào)為主。在以前,說書先生說一部書,那位先生擅長唱什么流派,那整個十五回書里都會以此流派為主。另外有些傳統(tǒng)經(jīng)典書目也會有它的代表流派。比如《玉蜻蜓》將俞調(diào)為主,《珍珠塔》沈薛調(diào)為主,《楊乃武小白菜》以嚴調(diào)俞調(diào)為主等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時期的文化已處在多元化的時代,蘇州評彈和蘇州這座文化城市一樣,蓄勢待發(fā)。如今社區(qū)書場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家家的開出來,老年人對于走出家門便能欣賞到評彈紛紛稱贊叫好。評彈的熱度在各種形式的推廣下逐漸增加,這種熱”即是人民群眾精神面貌的體現(xiàn),也深刻反映著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強烈需求。所以如今書場里聽客對先生的要求對書目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聽眾希望聽到先生能用更多的流派來演唱書里的篇子,那我們在說一部新的書,或者說去學習一部老的書目時,除了學習老先生們精湛醫(yī)術(shù),還應該加點創(chuàng)新。更多的應該結(jié)合自己,結(jié)合現(xiàn)如今觀眾們的需求來表演。我想這也是新時代對我們青年演員的要求。
長篇彈詞《販馬記》,刑晏春老師在很多細節(jié)上是做了比較大改動的,花了很多心血。通常長篇表演一般都是十五回,每回書兩個小時。而昆曲和京劇的《販馬記》畢竟是一出戲,所以在表演時間上評彈是是遠遠超出戲曲的。所以評彈《販馬記》的內(nèi)容在細節(jié)上豐富了很多。
第一回的開始便是,知縣夫人李桂枝獨坐高樓,聽見李奇哭監(jiān),哭聲很凄慘,桂枝動了惻隱之心,心想會不會有哪個犯人身上有什么冤情,于是便命人將李奇帶來,并得知居然是同鄉(xiāng),于是想倒不如打聽下家中人的消息,便將李奇帶至內(nèi)堂,誰料詢問下來竟然是自己的父親。這內(nèi)容看似和戲曲里差不多的,但是刑晏春老師卻特意在父女相認上賣了個關(guān)子,父女倆并沒有馬上認出對方,因為帶至內(nèi)堂,男女有別,所以下了一道簾子,隔簾相見,并且在此處做足了桂枝的心里活動,桂枝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身材魁梧、精神抖擻的男子,而眼前這位老翁骨瘦如柴,說起話來氣若游絲,直到問清楚名字,姓李,叫李奇,有一兒李保童,一女李桂枝,此時桂枝才明白眼前這位老翁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父親。有了鋪墊有了對比,在此時再父女相認,不禁讓我們聽眾更為感動。大量的心理刻畫,形成蘇州評彈藝術(shù)中異常豐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它與評彈無與倫比的語言藝術(shù)互相契合、互為映托,形成了評彈永遠的魅力。
一部好的書目也是需要通過不斷改動來將其完善的。就像在《販馬記》里,楊三春在李奇詢問自己子女時,謊稱是瘟疫而死,最初的版本就是如此演繹的。但刑晏春老師過后仔細想想覺得瘟疫而死并不是很妥,有點漏洞。于是進行了改動。楊三春的謊話由瘟疫改成了被老虎咬死。因為說瘟疫而死,李奇如果去詢問鄉(xiāng)鄰的話,很容易暴露事情穿幫。而說成被老虎咬死,楊三春特意做足了手腳,殺了兩只羊,撥了山羊的皮,還特意穿上小孩的衣服,以此騙過了鄉(xiāng)鄰??v使李奇聽后不信,去打聽也不會被穿幫。這也是評彈在細節(jié)處的表演方式。
我們青年演員在平時說自己書的時候,也應該像老師們?nèi)绱?。不是一味的說死書,照搬老先生的說和唱。邢晏春邢晏芝兩位老師的學生錢晏后來學習了這部書,并且是女雙檔來演繹,所以原來《販馬記》里的唱篇,上手刑晏春老師唱嚴調(diào),陳調(diào),薛調(diào)如果有女生來唱不是太合適。錢晏的聲音飽滿圓潤,于是她把一些唱片改成了琴調(diào),這樣一來聽著就非常舒服。然后一些對唱的唱片,因為是女雙檔,所以也改成了俞調(diào)。錢晏在書里另外還加了徐調(diào)和蔣調(diào)等,也更豐富了書里的唱篇流派。有一段內(nèi)容當說表鋪墊全部完成,三弦琵琶拿起,通過徐調(diào)唱腔娓娓道來主人公的訴說,這使得唱腔與人物劇情合為一體。
另外聽了這本長篇彈詞,我發(fā)現(xiàn)兩位老師吸收了大量鮮活的生活語言,他們把吳方言所特具的幽默、輕松、微妙、傳情,各種比喻、俏皮話、歇后語、雙關(guān)語,都運用得出神入化。通過這些語言的特殊的意蘊與豐富的表現(xiàn)力,組成書中的表與白,表白、官白、私白、咕白、襯白、托白。正是這蘇州評彈“六白”融合成評彈的敘述語言與角色語言。
評彈的敘述方式,不僅是如布萊希特所說的演員與角色之間的跳進跳出。在演員與角色之間還有不同的空間,還有種種已跳未跳的敘述地帶與角度。評彈的語言敘述系統(tǒng)是靈活多變的,有各種不同的敘述方式,不同的敘述視角。如果說書人只用一種敘述方式講故事,勢必使整部書單調(diào)平板。正是各種表與白的交替穿插,使敘述方式不斷變化,就很好地講述了故事,也很好地塑造了人物。
作為一名青年評彈演員平時要多聽書多學戲,這對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將會有很大幫助,要真正把對評彈的理解從謀生手段轉(zhuǎn)化為技藝,上升到藝術(shù)乃至到文化的層面,我們需要培養(yǎng)自己去熱愛它、了解它、崇拜它、研究它,最終才能傳承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