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的《中國農業(yè)統(tǒng)計資料(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編)公布了2017年我國主要水果種植面積與產量的統(tǒng)計數據,現結合歷年中國農業(yè)統(tǒng)計資料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對2017年我國蘋果、梨、柑桔和葡萄等四大水果生產變化情況作一簡單分析,供讀者參考。
統(tǒng)計數據 (農業(yè)農村部根據全國第三次農業(yè)普查數據,對2008年以來的統(tǒng)計數據均作了一些修正)表明,2017年我國園林水果(不含西甜瓜,不包含港澳臺地區(qū)。下同)種植面積和產量雙雙小幅下挫,分別較2016年減少了184.56萬hm2和1 170.00萬 t,分別為1 113.59萬hm2和16 949.40萬 t,減幅分別為14.22%和 6.46%,這也是2002年以來我國園林水果產量第一次減少 (見圖1。2012年以前統(tǒng)計數據中包含西甜瓜)。
從各省(區(qū)、市)的生產情況看,2017年我國大多數省(區(qū)、市)園林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都有不同幅度減少,僅貴州、云南、四川、安徽、海南和山西等6個省份種植面積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貴州、天津、江西、山西、浙江、江蘇、海南、云南、四川、安徽、廣西和河南等12個省(區(qū)、市)產量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其中,貴州、云南和四川等三省種植面積較2016年增加3.05 萬~8.22 萬 hm2,河北、新疆、福建、陜西、廣東和甘肅等六?。▍^(qū))種植面積較2016年減少了 16.96 萬~53.01 萬 hm2,湖北、山東、廣西、寧夏、湖南、遼寧、吉林、重慶、上海、內蒙古和江西等11個省(區(qū)、市)種植面積較2016年減少了1.40萬~7.76萬 hm2,其他?。▍^(qū)、市)種植面積較2016年凈增減數量均不足1萬hm2;河北、新疆、福建、廣東和甘肅等五省(區(qū))產量較2016年減少了109.24萬~554.69萬t,山東、陜西、吉林、寧夏、湖北和遼寧等六省(區(qū))產量較2016年減少了11.53萬~80.94萬t,廣西、江西、貴州、山西、四川、云南、浙江、江蘇、海南和安徽等10個?。▍^(qū))產量較2016年增加了11.32萬~51.90萬t,其他省(區(qū)、市)產量較2016年凈增減數量均不足10萬t;貴州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幅最大,分別達25.34%和30.03%(見表1)。
圖1 2002—2017年我國園林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
從統(tǒng)計數據看,2017年我國蘋果種植面積在上年穩(wěn)中略減的基礎上再次出現較大幅度減少,僅194.70萬hm2,較2016年減少了37.69萬hm2,減幅達16.22%,占全國園林水果種植面積的17.48%,較2016年降低了0.42個百分點,再創(chuàng)本世紀以來新低;產量出現本世紀以來的首次下跌,為4 139.00萬t,較2016年減少了249.22萬t,減幅為5.68%,占全國園林水果產量的24.22%,為本世紀以來第二低,僅較2016年提高了0.20個百分點(見圖2、圖3、圖4)。
從各?。▍^(qū)、市)的生產情況看,2017年全國大多數產區(qū)的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均有不同幅度減少,僅云南、新疆、湖北、江蘇和山西等5個?。▍^(qū))種植面積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云南、貴州、天津、新疆、四川、山西和江蘇等7個?。▍^(qū)、市)產量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其中,河北和陜西兩大產區(qū)種植面積較2016年分別減少了11.96萬hm2和 11.86萬 hm2,甘肅、山東、遼寧和寧夏等四省 (區(qū))種植面積較2016年減少了1.02萬~6.39 萬 hm2,云南種植面積較2016年增加了 1.99萬 hm2,其他?。▍^(qū)、市)種植面積較2016年凈增減數量均不足1萬hm2;河北省產量較2016年減少了137.43萬 t, 甘肅、山東、安徽、遼寧和寧夏等五省 (區(qū))產量較2016年減少了13.18萬~48.98萬t, 云南和山西兩大產區(qū)產量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17.60萬 t和 16.33萬 t,其他?。▍^(qū)、市)產量較2016年凈增減的數量均在10萬t以內。云南省種植面積和產量凈增加量和增長幅度最大,河北省種植面積和產量凈減少最多(見表 2)。
表1 2017年我國各?。▍^(qū)、市)園林水果生產情況
圖2 2002—2017年中國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
圖3 2002—2017年中國主要水果種植面積占園林水果種植面積比重變化
圖4 2002—2017年中國主要水果產量占園林水果產量比重變化
陜西和山東是我國兩個最大的蘋果主產區(qū),種植面積占全國蘋果種植面積的40%以上,產量占全國蘋果產量的一半左右。其中,陜西省統(tǒng)計的2017年蘋果種植面積較2016年減少了11.68萬hm2,減幅達16.83%,降至2010年以前的不足60萬hm2的水平,但占全國蘋果種植面積的比重仍然保持在30%以上;產量則穩(wěn)中略降,僅較2016年減少了8.33萬t,減幅僅0.76%,占全國蘋果產量的比重提高至創(chuàng)歷史記錄的26.39%。山東省種植面積和產量雙雙也出現不同幅度減少,分別較2016年減少了3.59萬hm2和38.61萬t,減幅分別達11.93%和3.95%,占全國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的比重雖然較2016年分別提高了0.66個和0.41個百分點,但與前幾年相當,占全國蘋果生產的比重走低的態(tài)勢沒有改變。蘋果是陜西第一大水果,也是山東第一大水果,其中,蘋果種植面積占陜西園林水果種植面積的比重在55%左右波動,相對穩(wěn)定,但占陜西園林水果產量的比重呈降低態(tài)勢,由本世紀初的3/4左右減少至近幾年的65%左右;蘋果生產占山東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略低,且相對穩(wěn)定,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山東園林水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的比重本世紀以來分別在45%左右和56%左右小幅波動。從平均單產來看,目前陜西省蘋果單位面積產量不僅低于山東省蘋果單位面積產量,僅為山東蘋果單產的一半左右,而且低于河南、山西、安徽和新疆等主產區(qū),甚至低于全國平均單產,僅為全國蘋果平均單產的80%多。因此,今后幾年即使陜西蘋果種植面積保持不變或略有減少的情況下,其產量仍將有一個較大的提升空間。
表2 2017年我國各?。▍^(qū)、市)蘋果生產情況
從統(tǒng)計數據看,2017年我國梨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均有較大幅度減少,其中,種植面積在上年穩(wěn)中略減的基礎上再次減少19.20萬hm2,減幅達17.25%,占全國園林水果種植面積的比重也較2016年減少了0.30個百分點,僅8.27%,創(chuàng)本世紀以來最低;產量為本世紀以來首次減少,較2016年減少了 229.47萬 t,減幅達12.27%,占全國園林水果產量的比重也較2016年降低了0.64個百分點,僅9.68%,亦創(chuàng)本世紀以來新低(見圖 3、圖 4、圖 5)。
從各省(區(qū)、市)的生產情況看,2017年全國絕大部分產區(qū)梨種植面積較2016年均有不同幅度減少,僅云南 、安徽、山西、河南、廣西和天津等?。▍^(qū)、市)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或者持平;有超過一半的產區(qū)梨產量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減少,僅天津、內蒙古、云南和黑龍江等少數省(區(qū)、市)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產(見表 3)。其中,河北、甘肅、貴州、重慶、湖北、山東、新疆和四川等八省(區(qū)、市)種植面積較2016年減少了1.05萬~7.60萬hm2,其他?。▍^(qū)、市)種植面積較2016年凈增減的數量均不足1萬hm2;河北梨產量較2016年減少了156.80萬t(凈減少量高居全國各梨產區(qū)之首),山東、甘肅和重慶等三?。ㄊ校┊a量較2016年減少了14.29萬~30.13萬t,云南和安徽兩大產區(qū)產量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10.97萬t和10.01萬t,其他省(區(qū)、市)產量較2016年凈增減的數量均不足10萬t。2017年云南省梨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凈增加最多,河北省梨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凈減少最多(見表3)。
圖5 2002—2017年中國梨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
梨產量上百萬噸的七大產區(qū)均位于我國北方,基本上都是我國中晚熟梨主產區(qū),種植面積合計占我國梨種植面積的一半左右,產量合計占我國梨產量的64%左右,而自本世紀以來就一直穩(wěn)定在這個比重。其中,河北省作為全國最大的梨產區(qū),由于2017年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幅度減少,占全國梨生產的比重也出現較大幅度降低,種植面積和產量占比分別由前幾年的18%左右和26%左右降至13.25%和20.87%;不過,梨仍然是河北產量最大的水果,占其園林水果產量的比重仍然保持在1/3左右。安徽省作為全國第二大梨產區(qū),占全國梨生產的比重相對穩(wěn)定,但占本省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總體呈降低態(tài)勢,其中,種植面積占比由本世紀初期的36%左右降至近3年的29%左右,產量占比由44%左右降至38%左右。河南省梨生產基本呈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占全國梨生產的比重和占河南省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也不斷提升;遼寧省近幾年梨生產呈持續(xù)萎縮態(tài)勢,占全國梨生產及遼寧省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均有所下降,與本世紀初所占比重相當。陜西省梨種植面積本世紀以來基本呈持續(xù)減少態(tài)勢,但產量近10年仍呈穩(wěn)中有增態(tài)勢,占全國梨生產的比重變化不大,但占陜西省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則不斷降低,其中,種植面積所占比重由8%以上降至4%左右,產量所占比重由9%以上降至6%左右。山東省梨種植面積本世紀以來也不斷萎縮,不過產量仍然保持在100萬t以上,占全國梨生產和山東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均不斷下降,其中,種植面積占全國梨種植面積的比重由6%以上降至4%左右、占山東園林水果種植面積的比重由9%左右降至2017年的不足6%,產量占全國梨產量的比重由10%左右降至7%左右、占山東園林水果產量的比重由9%以上降至7%左右。新疆梨生產尤其是梨產量在波動中不斷增加,占全國梨產量的比重不斷提升,由不足5%提高到近7%,但占新疆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尤其是種植面積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由14%左右降至不足10%。
表3 2017年我國各?。▍^(qū)、市)梨生產情況
南方產區(qū)中,大多數省份梨生產漸趨穩(wěn)定,占本地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大都有所下降。其中,四川省作為南方最大的梨產區(qū),2013年以來種植面積不斷萎縮,由8萬hm2以上減少至2017年的不足7萬hm2,產量雖然2017年也出現本世紀以來的首次減少,但仍然保持在90萬t以上,占全國梨生產的比重相對穩(wěn)定(種植面積占7.30%左右,產量占5.50%左右),但占四川省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則出現較大幅度降低(種植面積所占比重由本世紀初的16%以上降至近兩年的10%左右,產量所占比重由本世紀初的16%左右降至2017年的10.39%)。湖北省曾是我國南方第二大梨產區(qū),但本世紀以來種植面積和產量幾乎均呈持續(xù)減少態(tài)勢,分別由本世紀初的 5萬 hm2多和 67萬 t多減少至2017的2.29萬hm2和37.49萬t(雙雙創(chuàng)本世紀以來新低,年均減幅分別達3.86%和3.27%),占全國梨生產的比重也分別由5%以上和7%以上降至2017年的2.49%和2.28%,占湖北省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也不斷降低,分別由22%以上和30%以上降至2017年的6.62%和6.03%。云南省梨生產本世紀以來基本呈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種植面積由4萬hm2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6.44萬hm2,產量由16萬t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63.56萬t(雙雙創(chuàng)歷史新高,年均增幅分別為2.98%和9.31%),占全國梨種植面積的比重由不足4%提高到2017年的6.99%,占全國梨產量的比重由1.80%左右提高到2017年的3.87%(產量已于2016年超越湖北,成為我國南方第二大梨產區(qū)),但占云南省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則不斷降低,種植面積所占比重由18%以上降至11.30%左右,產量所占比重由16%以上降至近幾年的8%左右。
統(tǒng)計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柑桔種植面積出現本世紀以來的第二次減少 (第一次為2015年,較2014年減少了0.83萬hm2,減幅0.33%),較2016年減少了12.51萬hm2,減幅達4.88%;產量則繼續(xù)穩(wěn)步增長,但增幅收窄,較2016年僅增加了51.91萬t,增幅僅1.38%,凈增加量和增幅均創(chuàng)本世紀以來新低(見圖6)。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占我國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較2016年分別提高了2.15個和1.74個百分點,分別達21.87%和22.56%,雙雙創(chuàng)歷史新高(見圖2、圖3),種植面積較居第二位的蘋果多48.88萬hm2,差距進一步拉大;產量較居第一位的蘋果僅少了322.23萬t,差距進一步縮小。
從各?。▍^(qū)、市)的生產情況看,2017年我國各省(區(qū)、市)柑桔種植面積,除廣西、四川、云南、海南和河南等五?。▍^(qū))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外,其他?。▍^(qū)、市)種植面積較2016年均有不同幅度減少;產量方面,全國則有超過半數產區(qū)的柑桔產量較2016年有不同幅度增加(見表4)。其中,種植面積方面,廣東、福建、湖北、貴州、陜西和湖南等六省較2016年增加了1.08萬~6.81萬hm2,廣西和云南兩省 (區(qū))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7.09萬hm2和2.85萬hm2,其他?。▍^(qū)、市)較2016年凈增減數量均不足1萬hm2;產量方面,廣東和福建兩省較2016年分別減少了84.05萬t和63.51萬t,廣西、江西、云南和四川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13.99萬~103.84萬t,其他?。▍^(qū)、市)較2016年凈增減數量均不足10萬t;廣西種植面積和產量凈增加數量最多(分別為7.09萬hm2和103.84萬t,增幅分別達19.14%和17.96%),而廣東種植面積和產量凈減少數量最大 (分別為6.81萬hm2和84.05 萬 t)。
圖6 2002—2017年中國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
從生產變化看,盡管這幾年我國中東部產區(qū)柑桔種植面積大都有不同幅度減少,占全國柑桔種植面積的比重進一步降低,但產量相對穩(wěn)定,僅2017年出現減少,不過,占全國柑桔產量的比重也有所降低。2017年我國中東部地區(qū)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128.02萬hm2和2 121.62萬t,較2016年分別減少了12.60%和4.27%,分別占我國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的52.56%和55.59%,較2016年分別降低了4.64個和3.2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西部地區(qū)雖然陜西和貴州等省份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近兩年出現較大幅度減少,但在廣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區(qū))柑桔生產穩(wěn)步增長的推動下,整個西部地區(qū)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繼續(xù)保持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占全國柑桔生產的比重也不斷提高。2017年我國西部地區(qū)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106.41萬hm2和1 508.36萬t,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6.11%和10.10%,分別占全國柑桔種植面積和產量的43.69%和39.52%,較2016年分別提高了4.53個和3.13個百分點。
表4 2017年我國各省(區(qū)、市)柑桔生產情況
廣西是近年我國柑桔生產發(fā)展的熱土,自2015年成為全國最大(產量)柑桔產區(qū)以來,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xù)保持較大幅度增長,到2017年,廣西柑桔種植面積已超過全國其他省(區(qū)、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柑桔生產第一大省。根據這幾年的生產實際,廣西柑桔生產尤其是產量在今后幾年仍會繼續(xù)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與其他柑桔主產區(qū)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拉大。另外,近年云南省柑桔生產發(fā)展也十分迅猛,2017年種植面積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60.59%和45.01%,增幅位居全國所有柑桔產區(qū)之首,今后幾年云南省柑桔生產也將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占全國柑桔生產的比重也會進一步提高。
統(tǒng)計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葡萄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70.33萬hm2和 1 308.29萬t,較2016年分別減少了10.63萬hm2和 66.22萬t,減幅分別達13.13%和4.82%,但占全國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卻分別較2016年提高了0.08個和0.13個百分點,分別達6.32%和7.752%。從本世紀以來的生產情況看,2017年我國葡萄種植面積系第三次出現下降、且降幅首次超過2%,而產量則系首次出現下降(見圖7),葡萄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國園林水果生產的比重在波動中均有所提高(見圖2、圖3)。
從各?。▍^(qū)、市)的生產情況看,2017年全國大多數省份的葡萄種植面積或產量較2016年均有不同幅度減少(見表5)。其中,種植面積方面,河北、新疆、甘肅和寧夏等四省(區(qū))較2016年減少了1.06萬~4.56萬hm2,云南較2016年增加了 1.47萬 hm2,其他?。▍^(qū)、市)較 2016年凈增減數量均不足1萬hm2;產量方面,河北、新疆和甘肅等三省 (區(qū))較2016年減少了10.45萬~59.17萬t,云南和陜西兩省較2016年分別增加了30.28萬t和12.51萬t,其他?。▍^(qū)、市)較2016年凈增減數量均不足10萬t;河北省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凈減少量最大(分別達4.56萬hm2和59.17萬t,減幅分別達51.63%和34.65%),云南省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凈增加最多 (分別達1.47萬hm2和30.28萬t,增幅分別達36.08%和31.47%)。
圖7 2002—2017年中國葡萄種植面積和產量變化
表5 2017年我國各?。▍^(qū)、市)葡萄生產情況
新疆、河北、山東、陜西、浙江、河南、遼寧和江蘇等?。▍^(qū))是我國傳統(tǒng)的葡萄主產區(qū),近兩年種植面積和產量大都有不同幅度減少,占全國葡萄生產的比重也不斷走低。2017年這8個?。▍^(qū))葡萄種植面積和產量較2016年分別減少了15.68%和6.66%,分別為39.59萬 hm2和835.81 萬 t,占全國葡萄生產的比重較2016年分別降低了1.70個和1.26個百分點,分別僅為56.29%和63.89%,創(chuàng)本世紀以來新低。與此同時,云南和廣西兩省(區(qū))本世紀以來葡萄生產幾乎是穩(wěn)步增長,尤其是云南,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年均增幅分別高達15.97%和28.66%,目前已躍升為我國第二大葡萄產區(qū),占全國葡萄生產的比重也不斷提升。2017年云南和廣西兩?。▍^(qū))葡萄種植面積和產量合計分別達 8.94萬 hm2和 181.45萬t,較 2016年分別增加了18.10%和23.34%,占我國葡萄生產的比重較2016年分別提高了3.36個和3.17個百分點,分別達12.71%和13.87%。盡管其他?。▍^(qū)、市)葡萄生產規(guī)模均較小,占我國葡萄生產的比重相對較輕,但本世紀以來生產大都表現為穩(wěn)步增長,僅近兩年出現較大波動,但總體來看,這些省(區(qū)、市)葡萄種植面積和產量合計占我國葡萄生產的比重仍有一定程度提高,我國葡萄生產布局也進一步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