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喜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昆明 650500
各民族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的差異造就了他們在諺語喻體使用上的不同,反之,諺語喻體的選用也是民族文化的體現(xiàn)。本文考察的泰國諺語來源于泰國學者艾格拉·烏東蓬的《泰國四部諺語》一書。此書收錄了大量泰民族諺語,并將其分為中部諺語、北部諺語、南部諺語和東北部諺語四部分,在泰國諺語的收錄上較為全面。
所選語料中出現(xiàn)了大量喻體,現(xiàn)將其分為以下類別(數(shù)字為出現(xiàn)次數(shù)):
動物喻體47 種,分別是烏鴉、鳳凰、狗、螞蟻、白蟻、水牛、魚(29)(包括魷魚、魚的內臟、打魚、非洲鯽魚、環(huán)紋刺鰍等)、象(19)(白象、牡象、象牙、小象、子象)、蟾蜍、雞、老虎、豬、黃牛、鳥(小鳥、鷓鴣、鳥張開翅膀)、山羊、毛蟲、貓、鼠、蒼蠅、田螺、松鼠、蛇(眼鏡蛇、抓蛇、蛇抬起脖子)、螢火蟲、馬陸蟲、頭虱、鱷魚、螃蟹、蝦、青蛙、浮蛙、鹿、赤鹿、禿鷲、紫膠蟲、熊、蜜蜂、猴子、烏龜、蜥蜴、蠟皮蜥、馬、浮游、昆蟲、蠕蟲、鷹、蠶、池牛?!棒~”“象”兩種喻體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且分類最精細。
植物喻體25 種,分別是花、荷花、樹(23)(小樹、大樹、短棍、木板、原木、樹葉、歪樹、軟木、樹根、樹節(jié)、樹樁、樹的果實、樹的藤蔓)、刺、香蕉、竹筍、檸檬、橡膠、秧苗、木棉、椰子、草、黃藿香、仙都果、葫蘆、香瓜、辣椒、泰國茶藥、蘆竹、甘蔗、蔬菜、苦藤、黃瓜、蘑菇。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且分類最為精細的是“樹”。
用物(工具)喻體42 種,分別是鐵、戒指、繩子、杯子、船(9)、柴火、鍋、旗、蠶絲、斧頭、牛車、瓦片、皮、席子、鑼、鼓、朱砂、樓梯、稱、鞋子、刀(大刀、小刀、刀柄)、吊床、魚簍、笛子、舂棒、漁具、碗碟、金、合金、齒輪、缽、撐船的篙、鑿子、椰殼、劍、油脂、木炭、勺子、捕蟲魚的手網(wǎng)、籃子、椰殼勺、椰子樹制成的掃帚。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為“船”。
行為(動作)喻體59 種,分別是吃魚咖喱、捏禿鷲、進森林、放生動物、砍樹建房造柜、煨腌魚、燒螃蟹、買布、舀水、砍香蕉樹、滅火、砍刺、砍竹筍、醒來、爭辯、種田、養(yǎng)雞、腌魚、烤魚、編竹篾席、睡覺、鞠躬、倒水、割石頭、拴吊床、梳頭、劃船、停船、出船、下船、投擲矛槍、砍竹筒、跳舞、舂稻谷、舂辣椒、吐口水、架鍋、買果園、吃橘子、拿蔬菜、拿茄子、過河、曬稻谷、吃飯、抬柱子、找涼席、拉屎、進城、找木頭、吃香蕉、打鼓、劈樹木、找樹的果實、藤蔓、拉胡琴、點火、削木頭、打鐵、砍糖棕樹。
地理事物(自然現(xiàn)象)喻體19 種,分別是火、風、水(38)(河流漲水、渾水、熱水、清水、涼水、湍急的水流、海水、一缸水)、渠、沼澤、石頭、大地、土、煙霧、天空、月亮、太陽、洞穴、星星、森林、洪災、風吹樹梢、打雷、下雨(雨水)。“水”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且劃分最為精細。
人物喻體13 種,分別是奴隸、富翁、醫(yī)生、城主、妻子、小孩、工匠、泰人、長輩、朋友、老人、女人、孩子。
人體組成部分喻體14 種,分別是心臟、嘴、胸口、手、舌頭、牙齒、頭發(fā)、腸子、膝蓋、血、骨頭、腳、眼睛、腿。
(一)諺語喻體數(shù)量多,種類豐富,覆蓋面廣。泰民族諺語的喻體種類豐富,覆蓋面廣,涉及到泰民族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諺語喻體的種類從自然、外部環(huán)境到人體自身,喻體的選擇結合自身生存生活的自然環(huán)境,體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性。
(二)諺語喻體數(shù)量差別明顯,大部分喻體數(shù)量不多,沒有精細的劃分,而某些喻體出現(xiàn)次數(shù)多且劃分精細,體現(xiàn)出其對泰民族生產生活的重要性。
(一)反映泰民族人與自然關系密切
在所有喻體中,自然物喻體即動植物喻體、地理事物(自然現(xiàn)象)總數(shù)最多、占比最大,這反映出泰民族依賴大自然而生存。正是由于他們的生活與這些自然環(huán)境中的事物息息相關,自然喻體才成為泰民族諺語喻體中的主要部分。也反映出泰民族善于觀察自然,運用自然環(huán)境中的事物及某種自然現(xiàn)象來作為喻體,闡明諺語中的深刻道理。
(二)某些喻體使用頻繁且劃分精細,反映出喻體本身對泰民族有著較高的價值,與之對應的文化在泰民族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通過上文中對喻體的分類整理可以看出,這些喻體分別是“水”“魚”“船”“稻谷”“樹”“象”。
1、幾個劃分精細的喻體都與“水”喻體有著重要的關系,反映出“水”對泰民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八边@一意象在諺語中頻繁出現(xiàn)且劃分精細與泰民族的崇水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地理環(huán)境是文化形成的自然基礎。泰民族崇水文化的形成離不開泰國的自然環(huán)境因素。泰國位于中南半島中部,其北部地區(qū)是賓河、永河、汪河、難河的發(fā)源地,這四條河流在泰國中部那空沙旺府匯集成為泰國最大的河流湄南河,水資源豐富的自然因素為泰民族崇水文化奠定了基礎。
水是萬物之源,崇水文化的產生也受到了社會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首先,崇水文化來自于泰民族社會的原始信仰。由于人們對自然界的一些現(xiàn)象無法進行解釋與抗爭,于是便對自然產生了畏懼之情。萬物有靈、處處有神的自然崇拜應運而生,他們相信河水里有神靈主宰著人類的一切。其次,泰民族是古老的農業(yè)民族,以水稻種植為主,在生產力低下、生產工具落后的情況下,水和土地成了水稻生長的決定性因素,導致了泰民族對水的依賴超過了對任何一種自然物的依賴,他們往往傍水而居。在降水量不足的東北部地區(qū),人們會舉行各種儀式來祈雨以求豐收,如“高升節(jié)”儀式、母貓巡游儀式。
在自然環(huán)境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隨之而來的便是泰民族的“崇水”文化,在泰族人民心中,水是崇高圣潔的象征,它既是生產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也是洗滌人的靈魂,象征團結的圣物。
這樣的文化心理在諺語中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泰民族諺語喜歡以水為喻,這是泰民族諺語的重要特色。在所選語料中,“水”共出現(xiàn)了38次,并被詳細地劃分為河流漲水、渾水、熱水、清水、涼水、湍急的水流、海水、一缸水這些類別,為所有喻體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且分類最為詳細的喻體,這更加凸顯了“水”在泰民族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水上來了要趕緊舀:要抓住機遇),這里的“水”比喻機遇、機會,泰族人民往往依水而居,有水的地方就有了一切生產生活的可能性,水對他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物體;(渾水出去,清水進來:苦盡甘來),這里的用“渾水”比喻痛苦、災難,用“清水”來比喻幸福,泰民族的生活與水息息相關,水的性質也能體現(xiàn)他們的情感;(水來魚吃螞蟻,水退螞蟻吃魚:風水輪流轉),通過觀察與“水”有關的自然現(xiàn)象,來用于諺語中,以闡明風水輪流轉,應該與人為善這一深刻道理。
豐富的水資源養(yǎng)育了“魚”,滋養(yǎng)了泰民族的主要食物“稻谷,”也造就了古代泰國社會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的生活方式。魚是泰族人民最喜愛的餐桌美食,船是他們的主要出行工具,水稻、魚、船可以說是泰國社會的符號。因此,這三種物體以及與之相關的行為動作也被頻繁的使用到了諺語中,透露出泰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風情。如:(魚因為嘴而死:禍從口出);(新米、魚脂肪:比喻新婚燕爾);(船擋到了老虎尾巴:比喻惹禍上身)。
2、“樹”以及與之相關的用物、工具、動作喻體使用頻繁也是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傳統(tǒng)的農耕社會的生產方式使泰民族的生活與樹木、森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泰民族諺語中“樹”這一喻體的使用也十分頻繁,并且劃分精細,分為小樹、大樹、短棍、木板、原木、樹葉、歪樹、軟木、樹根、樹節(jié)、樹樁、樹的果實、樹的藤蔓。在泰民族諺語中,“樹”往往與人聯(lián)系在一起,折射出育人的深刻哲理。如:(歪樹可以砍直,人心狡詐則無法糾正);(獨木不成林:人多力量大);(小樹容易砍,大樹砍不斷:教育應乘早)。
3、泰國人的生活自古以來就與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象與泰國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息息相關。象在古代被作為交通工具,被用于林業(yè),用于各種儀式習俗中?!鞍紫蟆笔菣嗬⒓榈南笳?,被用于皇家儀式中,也被用來鞏固國際關系。
象在泰國文化中以崇高、卓越的形象示人,它有道德、守戒律、善于奉獻、忠誠正直,它有神奇的力量。盡管象體型龐大、外表可怕,但是泰國人對它毫不畏懼,這可能是由于在他們心中,“象”是一個極其正面的形象。
在泰民族社會中擁有著極高地位的“象”也被頻繁使用到了諺語中,并被分為白象、牡象、象牙、小象、子象幾類,形成了有泰民族特色的語言表達風格。如:(白象只會生長在森林里),這里的“白象”比喻有能力的人、人才;(象奔跑時不要去拉它的尾巴:不要頂撞有權力的人),這里的“象”比喻有權力者。
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響下,“水”“魚”“船”“稻谷”“象”“樹”幾類喻體出現(xiàn)次數(shù)多且分類精細,體現(xiàn)了這些物體在泰民族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有著重要價值,也反映了泰民族諺語獨特的語言風格和語言表達習慣。
(三)喻體的選用反映泰國社會結構。古代泰國社會中存在著明顯的階級劃分,有奴隸、貴族之分。泰國封建王朝的痕跡在諺語中也清晰的體現(xiàn)了出來。古代泰國社會存在著不同的階級劃分,各個階級的地位是不同的,因而象征著這些階級的相關詞匯也被用到了諺語中來,如(侍奉兩個主人的奴隸:比喻兩面派的人)。
泰民族諺語使用的喻體覆蓋面廣、種類多樣,體現(xiàn)出了泰民族諺語獨特的語言特色。泰民族的生活與自然環(huán)境息息相關,在所有的喻體中自然喻體數(shù)量最多,其中“水”“魚”“稻谷”“船”“樹”“象”幾類喻體使用頻繁且劃分精細,反映了它們在泰民族生產生活和文化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