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麗艷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學校 164101
案例人基本資料:李子慧。女,11 歲。性格內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還不愿與別人交往,生活在狹小的自我空間里,對外界的一切漠不關心,對他人和集體的情感冷漠,沒有個人和集體榮譽感。
案例人背景:李子慧是一名留守學生,剛從河北唐山轉入我班不久。經(jīng)他人介紹及家訪其祖母了解到:李子慧同學九歲時父母離異。她曾隨母親去通北與繼父生活了不到半年,因新家庭不和睦,被其母送回祖母家。在家輟學月余被接至在唐山打工的父親處。其父單身又開大卡車,生活不穩(wěn)定,李子慧同學寄宿于唐山市近郊的一所鎮(zhèn)直小學。半年后,父親成立新的家庭,她又轉學到唐山市豐南區(qū)某小學走讀與父親繼母共同生活。據(jù)說,李子慧同學過了一段較為穩(wěn)定而又有家庭溫暖的生活。但好景不長,繼母懷孕了,產(chǎn)下一子。不僅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正在上小學的李子慧同學,而且還以家庭負擔重為由把她送回家鄉(xiāng)四合村祖母處。
案例分析:李子慧同學長期處于顛簸不穩(wěn)定的生活狀態(tài),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導致親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教育思想不成熟,存在用錢補償感情的心理,只講求物質上滿足,使得孩子在情感上缺少關愛和溝通,產(chǎn)生心理障礙;祖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又要忙于生計,隔代教育不當。李子慧遇到困難又不能獲得感情支持,孩子感到孤僻、抑郁,甚至產(chǎn)生被遺棄的感覺,繼而自暴自棄,提不起信心做任何事。進而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不斷下滑,并滋生的許多不良習慣。
育人方法與策略: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yè),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xiàn),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
面對處在困境中的李子慧同學:
1、傾聽交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眱A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多次耐心細致有針對性地找她談話,告訴她小學階段是人生一個極為關鍵的時期,如果不好好把握,有可能會讓自已以后的路都變得困難重重。如果你現(xiàn)在想學還是很有希望的,因為你很聰明,你有很多自已都沒有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在集體活動中我特別留意她的閃光點,稍有起色就給予表楊,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從不在全班同學面前批評她,而是事后單獨向她指出。很快她便開始信任我,求學的自信心顯而易見。
2、愛的力量。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走進學生的家庭,才能走近孩子的心靈,愛每一個學生,不要輕言放棄,即使他身上長滿了缺點,可只要有愛的雨露,就有那花滿枝頭的春天?!蔽叶啻渭以L與她祖母溝通交流,希望老人放學后多關注孩子,給予關愛和陪伴。并與她父母多次電話聯(lián)系,要求在生活上多關心她,定時與她電話交流,用電波送去為人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使她不再認為自己是多余的,擁有幸福感。
3、搭建友情橋?!耙坏嗡梢哉凵涑鎏柕墓廨x”,在班級開展班會,主題隊會等活動,讓李子慧同學吐露心聲,釋解心疾,喚醒學生的同情心、善心。鼓勵班上同學間要互相幫助、信賴,和睦相處;營造溫暖、和諧的班集體。漸漸地同學和她交往多了、交流多了、好朋友也多了,她的性格也隨之有了顯著的變化,不僅活潑、開朗,更是同學們的知心姐姐。
4、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上以培養(yǎng)她良好的預習習慣為突破口,手把手地指導她方法。上課時,常向她提出一些她能夠達到的小要求,布置一些她能夠完成的作業(yè),使她常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改變原有的認知,樹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喜悅。
育人效果:李子慧同學在家人的關愛和鼓勵下,在我和同學們的表揚聲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一改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她的學習積極性逐漸被調動起來。一學年后,她的學習不但有了明顯好轉,而且重拾自信,積極參與班集體的各項活動,并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育人感言: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賞識是樹立學生信心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善于使用鼓勵和賞識,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我就來做一枚賞識鼓勵待花怒放的綠葉吧!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