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亞萍
松陽縣第二中學,浙江麗水 323406
在高中往往選擇學藝術的主要有三種群體:1、真正的喜歡藝術。這一類學生大部分是在初中或者是小學就已經開始學習藝術的,文化基礎普遍比較薄弱。2、純粹的靠文化成績考不上大學的。這一類學生的成績基本上是最差的,學習態(tài)度、能力和習慣都不是特別好。3、希望通過藝術的學習能夠考上本科的。這一類學生的成績應該是三種里面最好的,目的性也比較明確。這就注定了一個班里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上課卻是統一的,給政治課教學帶來了第一個難題:教師很難在時間和課時都少的情況下進行分層教學。而且許多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導致他只能跟著老師的安排進行復習,而不會自主的學習。
這也就是第二個難題:課時的不足。就我們學校而言,美術生在高三的第一個學期的五月份就外出學習美術,到九月份回校,然后十一月份參加選考。選考之后又出去繼續(xù)學習,準備美術聯考,一直到十二月中旬結束。有的學生在聯考之后又會去參加校考,一般在二月底結束。這就相當于他們的學習時間只有其他班級的一半甚至更少,而我們的任務卻是相同的。要在一半的時間內把六本書全部上完,并且要做好復習工作。其他的班級可以一輪、二輪或者是三輪的復習,也可以進行專題復習。美術班的同學只能把選考的兩本書上完,運氣好還可以進行一輪復習。對于二輪或者是專題復習是奢望。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許多學校都優(yōu)化組合選擇選考科目,而普通高中在理化生學科競爭性弱,轉而更多的選擇政史地,這就導致了第三個難題:老師不足。學校會綜合三個年級來安排給我們課時。在我們學校,高一高二政治課一星期兩課時,高三三課時。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也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
基本上的藝術生選擇政治作為選考科目主要是由于在其他的科目上沒有優(yōu)勢,也就是迫于考試壓力才進行這門課程的學習。高中生選擇學習藝術之后要將大量的時間花在自己的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和練習上,對于政治課程中抽象和缺少趣味性的內容缺少興趣。對于政治課程沉悶的學習氛圍缺少參與的積極性,對教師創(chuàng)造的氛圍和模式不感興趣,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水平無法得到保障。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時候承受了較大的升學壓力,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缺少講解的熱情和激情,教師在課堂模式上缺少對學生的尊重,講解方式缺乏親和力,政治知識理論抽象且復雜,課堂講解方式的時候沒有考慮到藝術生的學習現狀。教師在課堂進行的時候缺少親和力教學方法比較古板,知識的講解缺少興趣的引導和建立,對藝術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僅僅停留在考試分數上,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藝術生政治學習的根本,很多知識講解過深,內容枯燥無法激起學生的共鳴,慢慢地也消磨掉了藝術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由此可見如果要提升政治教學效果就要從這幾個方面去努力。
首先.政治教師提高自我課堂講解的親和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和力指的是教師用一顆充滿愛的情感進行調整,以教學熱情進行情感的激勵和引導,尊重學生的成長和個性發(fā)展的需求,讓學生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情感。政治教師在日常教學的時候態(tài)度嚴謹且方法古板,很難激發(fā)藝術生很難激發(fā)藝術生對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多數藝術生將它稱之為“睡課”。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狀,教師要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自我的親和力。
例如,在課堂實例中可以用學生身邊的例子,可校園中也可社區(qū)街道中。在政治課堂上,面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教師不能直接批評學生,上課批評下課談話的方式無法贏得學生的認可,而是應基于學生關懷和認可,采用特殊的方式引導學生集中注意。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專門為學生準備一本專門的筆記本,鼓勵其做好筆記,隨時檢查學生的成果,做的好的在課堂中展示,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認可,獲得尊重,讓學生認為其在課堂中與教師處于平起平坐的地位,在情感的驅動下使注意力大大提高。
其次.,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優(yōu)化教學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論性對藝術生的吸引力較差,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形式的優(yōu)化上提升基礎學習能力和思考方式。針對藝術生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和提升。
在政治課堂知識講解的過程中,使用學生感興趣的一些名畫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美術生對名畫有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感染力也是極強的,教師借助名畫的方式與政治教材的內容建立聯系,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提高。例如,在學習“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比較國畫、水粉畫、油畫的異同。音樂也是一種好方法。例如,與古風相結合的歌曲,讓學生對歌詞的內容進行探究,分析歌詞中哪些內容體現文化的繼承,哪些內容是文化的發(fā)展,通過音樂歌曲的探究,讓學生深入到我國傳統文化的探究之中,激發(fā)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第三、使用教材內容要科學
高中政治教材經過幾次的改版和設計,內容變得十分的新穎和吸引力,但是對于原先對舊的知識點已經比較模糊,對新增加的知識點還沒有接觸到的情況下,教師要能夠有所取舍,刪減部分內容,整合新教材,重新構建知識框架,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在一輪復習當中就融合專題的復習,并輔之以解題思路的指導。課堂以及課后選擇的練習要有代表性。
政治教師要學會科學地利用教材內容,尤其是教材中的插圖,圖像的表現形式包含了全部的知識要素,讓藝術生通過其他的形式了解政治知識內涵,多角度深入探索相關知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探索的興趣,當圖片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的時候,學生會主動地閱讀教材的內容,自我增加信息和補充信息,讓學生對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盡量在短時間內提高美術生的政治學習效率,從而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