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利 李永華
【摘 要】目的:對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母嬰分離時母乳喂養(yǎng)護理指導措施進行分析,并探討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筆者所在單位收入的120例NICU患兒作為受試對象,按照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在母嬰分離期間,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予以母乳喂養(yǎng)指導。結果:研究組產婦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96.7%、混合喂養(yǎng)1.7%、放棄母乳喂養(yǎng)1.7%,經與對照組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滿意度98.3%(59/60),對照組總滿意度81.7%(49/6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NICU母乳喂養(yǎng)護理能提高純母乳喂養(yǎng)率,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
【關鍵詞】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母嬰分離;母乳喂養(yǎng)
【中圖分類號】R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2
母乳喂養(yǎng)是采用母親乳汁來喂養(yǎng)嬰兒的一種方式[1]。有研究顯示[2],母乳喂養(yǎng)能夠為嬰兒提供更為健康的營養(yǎng),能夠增強免疫、減少肥胖及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率等。但部分新生兒因先天、后天等不良因素需要在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治療,且大多為母嬰分離模式[3]。因此,探討母嬰分離時母乳喂養(yǎng)護理指導十分有意義。
1 受試對象與方法
1.1 受試者資料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筆者所在單位收入的120例NICU患兒作為受試對象,母嬰分離原因為早產兒89例、高膽紅素血癥31例。按照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研究組母親年齡在24-41歲,平均(34.7±5.6)歲。對照組母親年齡在26-45歲,平均(33.9±5.2)歲。對兩組母親年齡、母嬰分離原因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在母嬰分離期間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知識指導、心理護理等措施。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予以母乳喂養(yǎng)指導:①新生出生后立即轉移,并采取母嬰分離的管理模式,護士應在新生兒出生30min后指導產婦進行乳房熱敷,并對產婦乳房進行按摩;保護產婦隱私,示范并教會家屬乳房按摩方式,每次按摩前應徹底清潔雙手,按摩時間應至少持續(xù)5min,用干凈的小杯收集母乳,直至乳汁量減少后再按摩另一側,在兩側乳房完成按摩后,用一次性消毒棉簽沾取少量乳汁涂抹乳頭,以有效保護乳頭。②告知產婦每天盡可能增加擠奶次數,尤其對于早產兒、低齡胎兒的母親而言,每天最少保證8次以上的擠奶。對乳房進行按摩以確保乳房組織松軟,乳頭伸張,以便在母嬰分離結束后盡快成功母乳喂養(yǎng)。③教會產婦家屬對裝奶容器的消毒和正確的冰箱保存方式,詳細記錄每次擠奶時間,學會母乳保質期計算,避免用玻璃容器保存母乳,以免破裂等情況。④針對母嬰分離期間產婦進行心理護理,降低產后抑郁發(fā)生率,緩解產婦因短期不能見到孩子而產生的焦慮情緒。告知產婦保持充分睡眠、營養(yǎng)充足的重要性,及時將新生兒病情、現(xiàn)狀、喝奶量等告知產婦,并條件允許時帶母親探視,提升轉變?yōu)槟赣H角色后的幸福感,以緩解不良情緒。
1.3 療效指標記錄產婦在出院時的喂養(yǎng)方式,并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主要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級別。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初步以Epi Data3.1軟件校正,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n(%)”形式錄入計數資料,并以檢驗;“ ”形式錄入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結果用t/F檢驗;檢驗水準:P<0.05示數據比較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出院時喂養(yǎng)方式的比較
研究組產婦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96.7%、混合喂養(yǎng)1.7%、放棄母乳喂養(yǎng)1.7%,經與對照組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研究組十分滿意33例、一般滿意26例,總滿意度98.3%(59/60);對照組分別25例、24例,總滿意度81.7%(49/60)。統(tǒng)計學檢驗=15.3089,P=0.0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產后母嬰保健中最重要的模式就是母嬰同室,這也是保障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的重要措施[4]。但部分新生兒可能因先天性疾病、早產、體質較差等原因需要在重癥監(jiān)護室接受治療和護理,這同時也導致了母嬰分離,甚至引起產婦產生自責感、情緒低落、焦慮等問題。因此,對母嬰分離期進行護理十分必要。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雖能改善產婦狀況,但忽略了對母乳喂養(yǎng)的護理,這可能導致在母嬰分離結束后難以成功母乳喂養(yǎng)。筆者通過對NICU母嬰分離期間進行母乳喂養(yǎng)護理指導,明顯提高了純母乳喂養(yǎng)率,研究組產婦純母乳喂養(yǎng)率為96.7%、混合喂養(yǎng)1.7%、放棄母乳喂養(yǎng)1.7%,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總滿意度98.3%(59/60),對照組總滿意度81.7%(49/6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研究組產婦護理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
總之,通過母乳喂養(yǎng)護理指導顯著能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針對母乳喂養(yǎng)進行指導能夠建立產婦信心,提高了產婦對母乳喂養(yǎng)方法、優(yōu)勢、重要意義的知曉度,緩解了母嬰分離的不良情緒,對于提升整體護理服務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李健,華玲玲,李雪華, 等.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開展家庭病房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33):2615-2619.
潘婷,劉欣,白利穎.母嬰分離早產兒母親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8,24(4):490-493.
陽麗平,晏玲,楊莉, 等.母嬰分離下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yǎng)護理體會[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4):31-33.
陳曉寧,郝嵐.預見性護理在促進母嬰分離產婦母乳喂養(yǎng)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8,16(28):3515-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