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語
四川省冕寧中學校,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 615600
家庭貧困的學生在成長、發(fā)展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和其他學生相比,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在與人交往時,更易陷入“誤區(qū)”,產生不少的矛盾和斗爭,引起心理不適應、情緒不協(xié)調和交往障礙,而健康的心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是貧困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關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冕寧中學精準扶貧戶學生發(fā)展性資助研究”課題組把心理輔導作為對貧困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資助的重要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課題組成員、個案研究對象的指導教師,我把心理輔導融入貧困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處理來幫助他們增強意志品質,提高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下面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說明。
王XX,女,17 歲,高2019 屆2 班學生,家在農村,是村里僅有的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很困難,入學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脾氣倔強,有些以自我為中心,和寢室同學相處并不很愉快,經常發(fā)生一些小摩擦。學習上,想學卻不勤奮,有目標但缺乏毅力,成績始終徘徊在班上中下等。
經過到家走訪調查,我了解到她的父母親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只有小學文化,老實木訥,整日臉朝黃土背朝天,為一家6 口人的生計而辛勞,對子女的教育也比較簡單粗暴。王XX 很少和父母進行面對面的語言溝通,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但是,當父親心情好的時候,又會盡量滿足女兒的一些要求,甚至是和家庭條件不相符的要求,這就造成了她既內向又固執(zhí)任性的性格。進入高三后,由于幾次考試失利,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變得焦慮不安,感到孤立無助,繼而逃避,經常請假,不想到教室上自習,產生了一種高度焦慮癥狀的消極心境。我知道這種時候家長和老師如果不聞不問,或者一味批評責罵,不僅不會消除她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而會加劇她的逃避和焦慮,長此下去,其認識就更加片面,心理的閉鎖就更強,最終將導致更加冷漠待人,封閉自己,心理會朝著不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經過分析整理,我制定了一個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案:
我認識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負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強了與她家庭的聯(lián)系,讓其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要增強責任感,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能只顧著下地干活,教育孩子不能簡單粗暴。我上門走訪并一次一次地用課余時間打電話與他們溝通,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經過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終于使他們接受了我的建議。王XX 周末回家時,父母都主動和她溝通聊天,關心她在校的學習生活;父母進城買東西時,又帶點水果或家中的核桃、香腸等來看望她。也許是父母的行動讓她壓抑的心理得到了疏導,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王XX 的臉上開始有了微笑,不再那么淡漠,也愿意跟同學們交往,不再孤立和逃避了。
確定王XX 為個案研究對象后,我和課題組的老師一起到她家里走訪,她老躲著不見,或者一問三不答。我知道這是防御心理的表現(xiàn),有這樣心理的人其實其內心還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關心的。被愛、被關注的欲望越強烈,防御心理也就越強。通過走訪還發(fā)現(xiàn),雖然她家庭經濟條件在村里比起來較差,但因政府的幫扶力度較大,學校和課題組也為王XX 爭取了助學金和生活補助,所以她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是有保障的,對她的幫扶,重點還是在心理方面,讓她內心充滿陽光,積極向上,健康成長,是我們發(fā)展性資助的目標和意義所在。了解到她的具體情況后,我不急也不躁,主動和她談心,和她講一些學習方法、班集體的趣事,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等,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地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消除隔閡,緩解她內心的焦慮。我又動員寢室的同學主動和她交流,約上她一起逛書店,一起參加活動。慢慢地,她沒有那么封閉了,開始主動和周圍人聊天,她的身影,逐漸出現(xiàn)在學校組織的運動會、歌詠比賽等活動中;她的臉上,開始洋溢出青春的歡笑。在此后的幾次考試中,雖然她的成績也有起伏,但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她的心理承受能力顯著提高了,能勇敢面對學習中的困難,積極主動地去尋求解決的辦法。
所謂發(fā)展性資助,就是指在保障性資助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經費支持,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促進貧困生在知識學習、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能力素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資助。王XX 同學喜歡繪畫,我?guī)椭蛘n題組申請了能力提升專項資助金,報名參加了一個繪畫培訓班,經過學習,她的繪畫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在“建設美麗校園”活動中,王XX 同學負責本班教室的布置和走廊文化墻的設計、美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稱贊。不僅如此,我還帶她去請教專業(yè)的職業(yè)規(guī)劃師,結合她的興趣愛好,幫助她制定了高中至大學階段的成長規(guī)劃,并鼓勵她樹立信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臺階的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經過這樣有針對性的發(fā)展性資助,王XX 同學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學習和生活中總透著一股頑強奮進的勁兒,
逐漸成長為了一個樂觀積極、熱愛生活的優(yōu)秀學生,并在今年高考中順利考上了重點大學,終于走出大山,走向更廣闊的世界繼續(xù)追逐自己的夢想。
總之,總結以往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方式,的確是在經濟方面資助得多,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上關注得少,尤其很少注意到對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做使幫扶的實效性和長效性大打折扣,顯得急功近利,目光短淺,難以引導貧困學生形成對學習、對生活的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通過對王XX 同學的具體指導,我親身實踐、親眼見證了精神關愛和心理輔導如何潤物細無聲地引導著貧困學生健康成長,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提高對精準扶貧戶學生的幫扶實效,必須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鮮內容,增強其承受各種心理壓力和處理各種心理危機的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信心的新時代青年,去敞開胸懷擁抱生活,去大膽地追求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