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平
蘇力生于1926 年,參加紅軍時才8歲。
認識蘇力媽媽已有十多個年頭了,我經常去看望她,她也經常給我打電話,彼此結下深厚感情。她給我講了許多紅軍故事,紅軍有鐵的紀律,是她經常提到的。
在蘇力的記憶里,童年意味著苦難。她1歲時父親去世,母親迫于生計,在女兒7 歲那年把她賣給地主家當丫頭。小小年紀的她什么活都干,稍不稱主人的心,就會招來一頓毒打。每當我撫摸著她的頭頂、左額、左手臂那一個個凹陷的疤痕,眼淚總忍不住奪眶而出。
1934年收割水稻的時候,紅四方面軍來到蘇力的家鄉(xiāng)四川青川縣。小蘇力還不懂得革命道理,但是她想,參加紅軍至少不會挨打受罵,會有飯吃,于是就找到紅軍被服廠。人家見她年紀太小,不要她。小蘇力連續(xù)去磨了三天,磨得人家沒有辦法,就問,你會干什么?小蘇力看見大姐姐手中拿著沒做好的紅軍服,靈機一動說:“我會釘扣子。”她當場就釘好幾個扣子。大姐姐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就這樣,紅31 軍被服廠里多了一名年僅8歲的小紅軍娃兒。
在紅軍這個大家庭里,蘇力備受愛護,大家把她看作是自己的小妹妹,都照顧她??僧吘故遣筷?,有紀律,蘇力不太懂。1935年長征途中,戰(zhàn)士們連日行軍,每人都有一個碗或者杯子,用來喝水、吃飯。9 歲的蘇力不小心把杯子丟了。
沒有杯子怎么吃飯呢?她想到了附近的一座寺廟。那座廟沒人管,她跑了進去,看到神龕上面供著很多沾滿灰塵的木碗,拿了一只木碗就走,心想,用木碗來盛飯,比杯子還方便,裝開水也不會燙手,掉在地上也不容易摔壞。
打飯時,蘇力向班長報告:“我的杯子丟了,找了一只木碗?!薄澳就霃哪睦锬脕淼??”“廟里?!甭犃颂K力的回答,班長的表情立刻變得十分嚴肅:“《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戰(zhàn)士不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你知道嗎?”“知道啊,我吃了飯就送過去。”“不可以,現(xiàn)在就放回去!”班長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商量的余地。蘇力沒有動,還傻傻地站在那里。班長語氣緩和了一點:“你知道,紅軍紀律就是‘鐵律’,任何人都不能違反。紅軍一路上尊重和保護老百姓利益,尤其是到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每一個戰(zhàn)士務必嚴守紀律。”受到班長批評后,蘇力趕緊將小木碗送回原處。
班長沒有放過此事。部隊到了目的地,按慣例,召開班務會。大姐姐們都對蘇力跑到廟里把祭品木碗拿來當飯碗的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不僅如此,班長還向她宣布:“關禁閉三天,閉門思過!”
于是,蘇力被關進老百姓的一間破房子里,蹲了一天禁閉。到了第二天,出現(xiàn)敵情,部隊要出發(fā)?!俺鰜戆桑熊娏?,算你欠著兩天?!卑嚅L警告她:“如果再違反紀律,就讓你回去!”后來班長想辦法給蘇力補發(fā)了一只杯子。
小蘇力當時并不十分明白,為什么一定要把木碗立刻還回去。后來她的理解才不斷加深了。
一只木碗,讓蘇力終生難忘,她說:“紅軍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靠鐵的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