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2019夏季文學(xué)名刊掃描

        2019-11-12 23:07:02宋家宏
        邊疆文學(xué)(文藝評論) 2019年12期
        關(guān)鍵詞:宋家主持人作家

        宋家宏 等

        形式的探索還是內(nèi)涵的堅守?

        主持人宋家宏:

        這次評刊,我們稍作調(diào)整,增加了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刊物??吹酶?,能聊的也更多,同時需要判斷和甄別的好作品也相應(yīng)增加。我們依然本著“有話則說,實話實說”的基本原則,開始今天期討論,先聊《人民文學(xué)》。

        趙小爽(現(xiàn)當代文學(xué)2018級研究生):

        我想先聊一聊包倬的《新婚快樂》。敘事者是一名婚禮司儀,在一場婚禮上,中年彝族男人老莫對即將成婚的新娘有著超常的關(guān)愛,但是這種關(guān)愛又一直處于壓抑之中,小說圍繞這一線索展開。小說對人物情緒的把控做得很到位,但就我個人而言還是缺少了直擊內(nèi)心的沖擊力。他的內(nèi)在邏輯不清楚,看完會讓人摸不著頭腦,結(jié)尾處理又略顯斷裂,雖是開放式結(jié)尾,但著實讓人無從知道這個結(jié)尾是怎么由前面的關(guān)系線發(fā)展而來的。

        田彤彤(現(xiàn)當代文學(xué)2018級研究生):

        我同意小爽的觀點,對結(jié)尾部分的處理也有所疑問,但聽完小爽的發(fā)言后我在想,或許作家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jié)尾就是想讓讀者對文本有所拓展與思考。

        趙小爽:

        我認為作家的意圖比較好揣測。從文本分析中我能感覺出老莫是新娘的生生父親,這雖只是我個人的猜測,但是是具有合理性的。作家到最后也沒有揭秘,可能就是想故意制造懸念,但這種懸念卻并沒有直擊心靈的沖擊力。

        主持人宋家宏:

        可小說中寫了老莫是他們家的恩人,你怎么又會覺得他是新娘的父親呢?我認為文本中缺乏一種連貫的現(xiàn)實邏輯,以至于無法解開懸念。作家這個結(jié)尾設(shè)計很好,但可惜的是,沒有將文本中的現(xiàn)實邏輯關(guān)系交代清楚。

        田彤彤:

        如果作家嘗試轉(zhuǎn)化一種敘述的視角呢?換一種非旁觀者的視角,比如新娘的視角或老莫的視角來書寫這個故事,也許讀者就能更輕松的理順文本中的線索,揣測出作家的意圖。

        趙小爽:

        談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上海文學(xué)》中有一篇很好的小說,荊歌的《田黃印章》,一個關(guān)于貪婪的故事。這一篇的敘事線就處理得很好,他雖然給讀者制造了懸念,但他最后又以附錄的形式重新表述了一遍,這個附錄就是彤彤所說的換一個視角來寫,揭秘的同時留了懸念,這種處理可能會更有趣一點。

        主持人宋家宏:

        行,那這個就過去了,說另外一篇。

        趙小爽:

        另外一篇是80后作家彭揚所作的《練習(xí)生》,這篇小說很壓抑,通篇只分了七個段落,大段連續(xù)的話語,給人一種邏輯瑣碎,語言堆積的感覺。但我還是耐著性子讀完了,因為我想了解一個80后作家如何看待這個社會現(xiàn)象。在閱讀中,我確實也感受到了作家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的思考,我認為可以給這樣的題材多一點的社會關(guān)注。

        主持人宋家宏:

        誰看過這篇小說?也請來談一談。

        田彤彤:

        這篇小說我看了一小段就沒有繼續(xù)看下去了。題材不吸引我,作家的文字也無法打動我。

        主持人宋家宏:

        那你們認為這樣的寫作有意思嗎?

        趙小爽:

        這篇小說確實形式化嚴重,但我今天很想提出一個思考——形式化的作品是否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還是說我們覺得無趣就可以不去看它?

        何微(現(xiàn)當代文學(xué)2018級研究生):

        我認為小說的主題“練習(xí)生”,它本身就是當下時代一種“流量”的產(chǎn)物,這個題材本身就沒有多少內(nèi)涵可以挖掘。所以作家也只能寫形式無法寫出內(nèi)涵,這篇小說的意義就在于將這種社會現(xiàn)象展現(xiàn)給普通讀者。

        主持人宋家宏:

        這也與這個時代閱讀的輕淺化、碎片化的審美趣味有關(guān)。

        趙小爽:

        我覺得這不是輕淺,如果只是輕淺的話作家就不需要往思考的方向引。

        何微:

        你認為這個作家的價值立場是什么?

        趙小爽:

        就是批判與揭示??赐昴銜X得這個群體我們熟悉卻又陌生,不會想去嘗試卻又對這個多了一層了解。

        主持人宋家宏:

        行,你還有別的小說想談一談的嗎?

        趙小爽:

        這期《上海文學(xué)》總體比較有意思。短篇中,葉兆言名氣比較大,我看了他的《舟過磯》,但沒有感到特別驚艷,故事講了一個保潔員在她的工作地點目睹了一個死亡事件,但沒有具體講死亡事件,而是將敘述的重心放在講述這個地方從古至今有許多人死亡。死亡變成了一個結(jié)果,一個既定事實,所有人對死亡都很重視,但也很漠視,沒有人對死亡進行思考,只是在說死亡的可怖。

        主持人宋家宏:

        小說中沒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嗎?

        趙小爽:

        我認為作家想表現(xiàn)的只是,所有人看似對死亡很重視,實際上是漠視的。

        主持人宋家宏:

        好的,其他人也聊一聊你們覺得值得一談的小說。

        余彥冰(現(xiàn)當代文學(xué)2017級研究生):

        我看了《花城》,想談一談陳希我的《普羅米修斯已松綁》。首先這篇小說對《花城》雜志而言意義非凡。今年是《花城》創(chuàng)刊40周年,在40年前《花城》的 創(chuàng)刊號,第一篇作品是華夏的中篇小說《被囚的普羅米修斯》——一部典型的“傷痕文學(xué)”作品,呼應(yīng)于那個時代有關(guān)于啟蒙、人的主體性等話題。40年后陳希我的《普羅米修斯已松綁》則消解了這個“英雄”。這篇小說由三個劇本組成。其中兩個劇本是主人公“我”作為導(dǎo)演推翻原本的“抗日神劇”的劇本后的即興創(chuàng)作。第一個是典型的以抗日戰(zhàn)爭為背景的革命敘事。第二個劇本談理想主義者的現(xiàn)實境遇,救贖者被被救贖者背叛。最后一個劇本是圍繞“我”自身展開的,“我”本身也是一個普羅米修斯式的“反叛者”。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自身信仰的崩塌和潰敗。普羅米修斯已松綁,但在這個人神俱滅的時代真的還有普羅米修斯嗎?小說質(zhì)疑了“理想主義”是否有生活下去的土壤的同時質(zhì)疑了所謂的啟蒙。

        主持人宋家宏:

        那你覺得小說存在什么缺點嗎?

        余彥冰:

        我覺得缺點在于兩個方面:反諷不徹底和情感不知節(jié)制。

        羅莎(現(xiàn)當代文學(xué)2017級研究生):

        我說一下《山花》,這次《山花》上的兩個短篇,一個《朋友圈》,一個《恒溫城》,二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朋友圈》,全文如其名,由一個女人三個分組可見的幾天內(nèi)的朋友圈組成,此外沒有其他任何連接的敘述,從頭到尾只由一條接一條的朋友圈組成。是一種用普通形式無法排版呈現(xiàn),需要用PDF形式呈現(xiàn),里面還有點贊評論符號的形式。《恒溫城》的全文則是全由內(nèi)心獨白組成,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獨白穿插起來,組成整篇小說。雖然兩篇小說中都可以看出形式創(chuàng)新的嘗試,但將形式的作用與意義兩相對比,高下立現(xiàn)。

        主持人宋家宏:

        行,那你一篇一篇說一下吧。

        羅莎:

        先來看《朋友圈》中的幾條朋友圈。第一條分組所有人可見,這一條朋友圈她發(fā)了一些建立自己熱愛生活熱愛運動的形象的內(nèi)容;第二條分組僅同事可見,這一條她以一個管理者的身份下達一些命令;第三條僅自己可見,訴說自己對一個有婦之夫的愛。這樣的敘述形式,非但不能為小說情節(jié)增色,反而將一個完整的東西切割成了三個部分。我能明白作者想向我們傳達人以及社交環(huán)境的復(fù)雜,在不同的社交環(huán)境中,人有不同的應(yīng)對姿態(tài)這樣一個道理。但我覺得這個道理是人盡皆知的,這樣的情況下你又把這個淺顯道理用這種直白的方法表達出來,我會覺得作為一個作家,這是在偷懶。很明顯,用一個完整的事件或者情節(jié)來呈現(xiàn)一個人在現(xiàn)代社會中所面臨的困境的復(fù)雜性以及一個人的矛盾性與復(fù)雜性的寫作難度會大很多。我認為這一篇中的形式是花架子,是為了彌補選題的空洞和無價值所做的一種努力。

        主持人宋家宏:

        也就是說,文學(xué)表現(xiàn)反而低于生活了,那這樣的寫作有什么意義呢?

        羅莎:

        是的,所以我才說,相比之下,《恒溫城》中形式對內(nèi)容起到的作用就大得多?!逗銣爻恰匪故镜氖浅鲕壞信畠?nèi)心的復(fù)雜,糾結(jié),孤獨,畢竟出軌是一件見不得光的事情,所以男人和女人各自在這段感情中的心理變化實際上就是小說的核心,尤其是兩人在這種極端情況下,這種瞬息萬變的心理變化最好的展現(xiàn)方式就是心里獨白。這一篇小說的形式和選題內(nèi)容配合得很好,為小說添彩,所以我認為這一篇在形式上所做的改變,其意義和作用遠大于前一篇。

        劉敏(武漢傳媒學(xué)院教師):

        我想說一說《招月》,段愛松老師的這一篇《招月》,故事的背景依然是在晉虛城,招月的出生與成長,像是圍繞在她與自己親人之間的一場揮之不去的噩夢,夾雜著種種非自然現(xiàn)象下的原由,傳達出人們精神的焦慮。段愛松作品總有一種神秘、鬼魅般的吸引力,尤其是詭譎的地域魔幻色彩,你必須反復(fù)閱讀才能擺脫敘事的魔障走近作品深處。但是我有個疑問,這種過于重視營造私人經(jīng)驗的寫作,是否消減了作品的精神承擔(dān)能力?

        桂春雷(北京大學(xué)2013級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生):

        我接續(xù)一下《招月》的討論。段愛松老師的這篇作品,明顯使用了環(huán)形敘事和復(fù)調(diào)的多視角,我認為在對詩化小說的理解上,可能存在模仿的意圖。但是他對故事的本質(zhì),和對詩歌和小說邊界的理解,我覺得我個人是受到?jīng)_擊的。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在閱讀注重形式的小說的時候,會有一個基本的訴求,就是我要么看到小說的表意結(jié)構(gòu),要么它的語言能產(chǎn)生神秘感,或者是在我看完了以后,覺得某個發(fā)力點很好,但是在段老師的小說里我看不到這些。小說最后甚至附了詩歌,我也不太清楚詩歌出現(xiàn)的意圖,這些意象組織起來的世界,我同樣不能參透。所以我當時讀完了以后,有點難過。因為能看出來段老師在寫作當中,對語言的斟酌的敏銳度,但是他對小說這個題材的適應(yīng)性和理解,可能是不太符合讀者的預(yù)期的。另外,他似乎沒有摸到他這篇小說的任務(wù),而這一點我覺得在我們這次討論當中,在很多其他的小說中都能看到。小說到最后,必須能看到“是”小說的東西。

        主持人宋家宏:

        這部作品被轉(zhuǎn)載了。你剛才說的這個問題我和愛松談過,他認為年輕讀者一定能接受這種敘事風(fēng)格,但我個人是持懷疑的態(tài)度。我認為你說的這些話很中肯,會對他以后的創(chuàng)作有一定的啟發(fā)。

        關(guān)于成熟作家的創(chuàng)作任務(wù)、追求和困局

        主持人宋家宏:

        軼群,聊一聊你看的小說。

        謝軼群(文學(xué)碩士,云南藝術(shù)學(xué)院教師):

        我想著重談?wù)劚酒凇妒隆飞系囊粋€短篇,叫《五指山》,作者駱平。這是一篇高校題材小說,比之這些年來繁盛的同類小說,這篇作品的內(nèi)容中有兩個新意,一個是關(guān)于目前各高校正在進行的人才引進,另一個是網(wǎng)絡(luò)自媒體不時對高校中人命運發(fā)生的影響。小說以一個頗有才學(xué)的大學(xué)教授工作調(diào)動的過程為線索,勾勒出大學(xué)學(xué)院一級基層權(quán)力場與當下學(xué)術(shù)圈的生態(tài),一個個陰暗庸俗的場景。不知大家注意到?jīng)]有,高校題材小說幾乎都是基調(diào)陰暗、氛圍壓抑的,現(xiàn)在的高校好像已經(jīng)叫人不好意思寫它應(yīng)有的理想和神圣了。小說中曹子非跳不出姜院長的五指山,其實也喻指了大學(xué)教師、知識分子跳不出時代現(xiàn)實的五指山。

        主持人宋家宏:

        小說的新意聊完了,有沒有可批評之處?

        謝軼群:

        雖然在選材上有一些新意,但寫法卻和以前的高校小說一個路數(shù):不帶感情色彩地呈現(xiàn),不驚訝,不痛心,不疾呼,依舊很容易追溯到劉震云《官場》那種“新寫實”。這里表現(xiàn)出的,固然有作家見怪不怪的“成熟”和對現(xiàn)實涵思的充分,也體現(xiàn)了人們對高?,F(xiàn)實從惱怒到無奈、認同的過程。但相比十年前的高校題材小說,比如黃玲老師的作品,以平靜的筆法敘述,有越不動聲色越叫人震撼、心驚的效果,今天這樣的態(tài)度,已不叫人震撼心驚,因為大家都接受高校徹底世俗化的現(xiàn)實了。那么文學(xué)的警醒、反思、批判方面的沖擊力在哪里?不能說讀者自然會有抵觸、厭憎等積極反應(yīng),因為社會讀者、包括高校師生讀者對這些已經(jīng)熟視無睹了,作家不過把現(xiàn)實搬到紙面再讓人熟視無睹一次。

        主持人宋家宏:

        大家應(yīng)該都看了包倬的《老如少年》,誰先來聊一聊。

        桂春雷:

        我想談一下《老如少年》。讀的時候,一開始我就會注意到其中的懷舊意趣的感傷的東西,我對此稍微有抵觸。因為小說有個游戲性的開頭,荒村里有一群老人,他們希望認一個年輕人做兒子,或者做爸爸也行。這些情節(jié)設(shè)定很有諷刺性,讓我很期待,可是到了中段,他們的很多行為和言談其實都涉及到對自己過往的清理。而基于它是一個小說,那么我們就有必要認為,這些東西里是否包含著作者對歷史的某種態(tài)度?所以當我讀到文本中段,并且正在猜想作者的態(tài)度的時候,讀出來的一些感傷情緒就造成了我的困惑。我認為在一個成熟的作家對過往的清理中,應(yīng)該會有一些尖銳的東西。而前半段,有點鈍感。但另一方面,前面聊《招月》的時候我們說到了“發(fā)力點”,我覺得《老如少年》有個明確的發(fā)力點,就是在最后,它的敘述者,提出要和老人的兒子做交換,我可以告訴你存折密碼,但條件是你必須把我?guī)ё?,帶離這個村莊。因為我怕老人們?nèi)ナ酪院?,我成為村子里最后一個人。這個點綿里藏針,圖窮匕見,痛感劇烈。它向我們揭示了人的本能在最后一刻對抒情的突破。它在這里表達了,敘述中難免“謊言”,而這個小說實現(xiàn)了對謊言的刺破,這其間的對“人”的理解是很決絕的。

        何微:

        這里我想接入聊兩句。在我看到結(jié)尾的時候,就是剛才桂春雷提到的小說發(fā)力點,傻子在小說里他提供了一個觀看視角,他看到荒村現(xiàn)象和留守老人們的悲慘境遇。同時他又是敘事推進者,陪同老人們一起回溯過往,解決了很多歷史遺留問題,還共同除草修房等等,讓人感覺傻子是對農(nóng)村這個實體,或者說對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文化有認同和留戀的,結(jié)果最后他逮到機會就突然要走,似乎有損這個角色的連續(xù)性。但是仔細一推敲,這個結(jié)局就是作者的意圖在發(fā)力,小說的精神力量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

        桂春雷:

        到小說最后,他發(fā)現(xiàn)了離開的機會,他決絕的要離開,這個過程中沒有給到讀者去理解去體認的機會,人物的選擇,或者說作者的選擇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種沖擊明明白白的在說,歷史往往是結(jié)果,當我們看到結(jié)果的時候,一切已經(jīng)是“必然”的了。但是“必然”背后的脈絡(luò),其實在一開始的小說敘述中,是不太顯現(xiàn)的。所以包倬在這里,其實植入了他的某種歷史觀,這一點我們待會兒聊到《豬嗷嗷叫》的時候可以再聊,我覺得他們的歷史觀的高明之處是相似的。

        主持人宋家宏:

        我認為包倬的這篇《老如少年》比《新婚快樂》寫的要好很多。整篇小說的敘事和結(jié)尾都呈現(xiàn)出一種絕望,為什么讓傻子走?因為作家也無法找到解決“荒村”現(xiàn)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什么設(shè)計成傻子敘事?代表了包倬對當前中國農(nóng)村的一種憂慮。當下的農(nóng)村只有傻子才會回來,但最后連傻子都不愿意待,可想而知當下中國荒村的現(xiàn)狀多么讓人窒息。

        陳林:

        包倬的小說向來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老如少年》也不例外。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都是近些年引人熱議和深思的重大社會問題,往大了說,是現(xiàn)代化進程中鄉(xiāng)村失落,人類生存根基和基本倫理瓦解的問題。這類小說容易給讀者痛感,但我覺得要寫好需要更大的思想和心靈力量穿透“問題”,并以有創(chuàng)造力的文學(xué)形式轉(zhuǎn)化“問題”,這是個考驗。

        主持人宋家宏:

        接下來,何微聊一聊你看的。

        何微:

        我看了第四期的《小說界》,這個期刊似乎每期會有一個小說主題,這一期是科幻元素吧。打頭第一篇是小白的《婚姻風(fēng)險》,就是借助人工智能視角,把人類的婚戀關(guān)系放置到科技高度發(fā)展的未來圖景中去審視,但是高科技的新意又不足,對婚戀關(guān)系的剖析也不見有多深刻。我覺得,要在高科技的超現(xiàn)實語境中來探討現(xiàn)實問題和復(fù)雜人性,看這個小說大概還不如看一集《黑鏡》更有趣味性和反思的空間。

        主持人宋家宏:

        那就說你覺得值得看的、有話可說的小說。

        何微:

        我還看了《收獲》,在短篇小說單元里,我推薦邵麗的《天臺上的父親》。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是寫患抑郁癥的父親欲自殺以及自殺之后,由“失親”所引發(fā)的家庭成員的情感動蕩和種種抉擇。邵麗這篇小說無意從哲學(xué)層面去探討關(guān)于“自殺正義”的內(nèi)容,但是它將“自殺”放置到一個普通家庭中,讓讀者可思考關(guān)于自殺、失親、親子關(guān)系等現(xiàn)實問題,有現(xiàn)實反思意義。小說中母親形象也刻畫得很好。母親本來一直處在敘事邊緣,但是結(jié)尾有一個反轉(zhuǎn)情節(jié)。母親在結(jié)尾以一種舉重若輕的方式壓軸,為父親自殺這件事畫上句點,讓籠罩在陰影中的整個家庭都得到了解脫。小說里母親這種靜默的承受姿態(tài),讓我想起里爾克的《秋》里有一句詩“然而有個人,用她的雙手,無限溫柔的捧接萬物的墜落”。

        羅莎:

        我與何微的觀點一致,邵麗在這篇小說中處理感情時用的是一種舉重若輕的方法,那些最點墨無痕的地方實際上蘊藏了最沉重最復(fù)雜的感情。

        主持人宋家宏:

        邵麗之前發(fā)表在《人民文學(xué)》上的《節(jié)日》,和這篇《天臺上的父親》可以說是判若兩人,一個成熟的作家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這么大的反差。

        羅莎:

        其實還是能看出來邵麗在處理上復(fù)雜親密關(guān)系上的相似性。不直接點明,而是用一些象征性的小細節(jié),用隱含的線索來帶著讀者窺視水下的冰山。

        陳林(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云大駐站博士后):

        讀邵麗這部小說時我想到以賽亞·柏林的著作《扭曲的人性之材》。扭曲的社會之下,人性也無法幸免。小說中的父親是扭曲的,兒女也是。由父親關(guān)聯(lián)起的是那段歷史,這個我們文學(xué)史寫得很多,小說淡化了父親的社會歷史背景,而直接突出其精神后果——自殺。由子輩關(guān)聯(lián)起現(xiàn)實,“我”與大哥的精神同樣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小說有邵麗的困惑和探索在里面,那就是我們今天的精神處境是否恰恰與精神上的無父相關(guān)。這是這部小說引人深思的地方。由一個自殺事件,牽連出歷史、現(xiàn)實、人性的種種疑難,完成度不錯。就我看過的幾部作品而言,感覺大多還是浮于世相,作者停留在想方設(shè)法講好一個故事的層面,我不知道僅僅是巧妙地設(shè)計一個故事有什么意義。以部分問題小說為例,我沒有讀到對問題深刻獨到的理解和新穎獨特的表達。

        主持人宋家宏:

        你的發(fā)言很有意思,很有價值,非常犀利地指出了當下作家創(chuàng)作時的缺失。

        陳林:

        當然,只要我們不主張閉上眼睛,回避矛盾,我們就應(yīng)當肯定直面現(xiàn)實的寫作。形成鮮明對比,《人民文學(xué)》發(fā)表了兩組作品,一組是兒童文學(xué),另外一組是神話。如果說問題小說浮于表象,那么那些童話、神話則似乎與我們的精神處境沒有聯(lián)系,我們好像可以遁身于遠古時代或漂浮于真空,而不是生活在大地上的此時此刻。這是非常兩極化的兩種寫作。

        主持人宋家宏:

        這還是屬于我們上一次“心靈現(xiàn)實主義”所談?wù)摰姆懂?。問題小說僅僅停留在問題層面,寫得太淺薄了,無法進入人的心靈世界,也就無法打動我們。

        何微:

        師兄剛剛聊到兒童文學(xué)。我也想說一下這一期的幾篇兒童文學(xué),荊歌的《小米蘭》我挺喜歡。我覺得閱讀感受與讀者期待、個人閱讀趣味關(guān)系很緊密。所以從讀者期待來說,我沒有要求它顯露多復(fù)雜,或者多么周全深刻,孩童視角是會討巧一些,但是這個小說呈現(xiàn)的世界有它的完整性和自足性。我讀完之后就會感覺是一篇讓人覺得松弛疏朗的文章,閱讀感受還不錯。

        主持人宋家宏:

        郭詩亮也看《收獲》了,你來聊一聊。

        郭詩亮(現(xiàn)當代文學(xué)2018級研究生):

        我先聊一聊中篇?!杜衽i_麗》這篇小說一開始就給了我驚喜,語言簡練,比喻巧妙,敘述節(jié)奏明快,很適應(yīng)大都市給人的感覺。但是后來寫崩了,故事太俗了,俗到我能在電視劇里找類似的橋段,最值得挖掘的個人媒體賬號沒有深入,反而成了幾個俗套愛情故事中穿針引線的工具,一大敗筆。對外貌的描寫很虛,甚至出錯,150頁寫“嘴唇四周蓄滿山羊胡”,山羊胡只在下巴上?。。ū娦Γ?p>郭詩亮:

        雙雪濤的《楊廣義》和他其他的小說一樣,很難去闡釋。但仍能看出其過人之處,小說前半段所有被敘述出來出來的事情都是“我”耳聞的,耳聞就是不確定,不確定就是敘述者的不可靠,由不可靠的敘述者敘述出的后半段盡管有些“真實”的意思,但顯然也是不真實的。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一個支點,所有的意義都是漂浮著的。

        桂春雷:

        我接續(xù)一下師弟的話題。確實,如先前師弟說,雙雪濤的小說很難去闡釋,相對應(yīng)的是其實它又提供了很多闡釋路徑。因此我就會產(chǎn)生一種憂慮,就是雙雪濤的小說技法已經(jīng)非常成熟了,他有創(chuàng)作的敏銳度,很明確知道什么樣的小說可以獲獎,或者《收獲》需要什么樣的小說,但是他又缺乏使用這種敏銳度的勇氣?;蛟S相似的,對現(xiàn)在的很多作家來說,他們的成熟恰恰伴隨著他們有意識的“配合”或者“迎合”。這種有傾向的選擇,會讓他的小說寫得越來越好,或者說,越來越容易被認同,但是也會導(dǎo)致某種疲軟,離現(xiàn)實越來越遠。我就有一個困惑,會不會一個小說家走到了一個境遇的時候,就會成為ー個小說活動家,會成為自己的小說素材的組織者?;蛟S成熟作家的路難走,一方面因為可開拓的內(nèi)容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也存在路徑依賴的問題。

        小說走向“影視化”,借鑒與抄襲的邊界何在?

        主持人宋家宏:

        好,有人看了《中國作家》嗎?來談一談。

        史淵(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碩士,貴州師大教師):

        我先來談一談。我個人閱讀感受很深的作品孫未的《大象的單行線》,一般作品中“死亡”常是冰冷且感傷,但在這部作品里“死亡”是夏天火紅色的大象帶著亡靈們?nèi)⒓討c典,熱鬧且歡快,輕松的氛圍中也透露了生者對亡靈的不舍。作者用童趣、溫情的文字來寫死亡,希望告訴人們時光一去不復(fù)返,珍惜欣賞美好事物的時間。道理淺顯卻也深刻,“死亡”也有了別樣面目。

        主持人宋家宏:

        嗯,還有其他篇章嗎?

        史淵:

        還有二湘的《珍珠》,讀作品的時候會想到《邊城》,兩部作品時空雖然不同,但都展現(xiàn)了人物的人性美,悲劇多是客觀因素造成的。但作品中有的情節(jié)設(shè)置過分巧合,讓故事的部分顯得有些生硬,比如兩姐妹在省隊和國家隊的選拔中都因為雙胞胎的身份脫穎而出;月珍因為車禍離世,恰好成全了妹妹月珠的愛情

        田彤彤:

        看完《珍珠》這篇小說我首先想到了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只是小說里的體育運動從摔跤換成了乒乓球,許多設(shè)定也和電影頗為相似。這篇小說本身是不錯的,就是模仿痕跡太重了。除了情節(jié)借鑒外,小說中有一個叫唐躍華的角色,我對這個人物的塑造存有質(zhì)疑。這個唐與兩姐妹都有情感關(guān)系,但作家對這個人物又著墨不多,我認為作家對他們?nèi)酥g的情感發(fā)展處理得不夠合理。當然,這篇小說也有閃光點,比如愛情、友情這些情感因素的加入使得小說的內(nèi)容比起電影更為豐富,父親與兩個女兒的形象也更加豐滿、圓潤。

        主持人宋家宏:

        如果沒有《摔跤吧,爸爸》,我們單看這個小說寫得確實不錯,框架和敘事邏輯都相當?shù)耐暾?,對人物的命運以及懸念都處理得很好,也寫出了運動員運動生涯的悲劇性,清麗的文字下流動著悲壯的情緒。

        趙小爽:

        我認為,可以寫的話題就這么多,并不是說你寫過的話題別人就不能再寫,重點還是在于你怎樣再次表述一個同樣的題材。比如《珍珠》就是有屬于它自己的亮點在里面的。反觀我們讀者自身,總是在拿后一篇看到的與前一篇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作品來比較,這對后一個作家是不公平的。

        主持人宋家宏:

        其實從比較文學(xué)所說的影響研究、平行研究來看,這就涉及到一個共同母題的問題,《珍珠》與《摔跤吧,爸爸》也可以看作有一個共同的母題。

        趙小爽:

        并且這個題材中最打動人的點也就只有這么多,運動員的生涯都是相似的,所以作家可以挖掘的這些點也是具有相似性的。

        羅莎:

        《摔跤吧,爸爸》里有一個內(nèi)核是和這篇不一樣的,電影中的爸爸培養(yǎng)這兩個女兒成為運動員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爸爸要幫助他們擺脫印度那邊對女性的歧視,與這篇目的性是不同的。其實我認為是借鑒還是抄襲很好判斷,細節(jié)的東西是很容易重合的,但是如果像上一期出現(xiàn)的那個作品那樣,每個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guān)節(jié)點、邏輯,最后的結(jié)局都相同,那就是抄襲,所以這一篇,只能說是借鑒。創(chuàng)作者的靈感來源、生活經(jīng)驗真的是很容易重合的,并且有的時候真的就是潛意識中受到了影響。

        余彥冰:

        而且兩個作品想表達的重點也不一樣,《摔跤吧,爸爸》主要在塑造爸爸的形象,傳遞出父愛的偉大。而《珍珠》書寫的是一個家庭三代人的追夢故事。

        田彤彤:

        對,而且《摔跤吧,爸爸》有點傳記典電影的感覺。還有就是在電影里面,兩個女孩的母親一直處于失語狀態(tài),但小說里母親卻擁有著話語權(quán)。

        主持人宋家宏:

        是的,這兩個作品從核心立意上來說,電影是塑造爸爸形象,夢想只是它其中的一個部分,而《珍珠》講的則是實現(xiàn)夢想的艱難。這篇小說的結(jié)尾處理得很好,沒有落入俗套。外孫女是否能完成外公的夢想,作為乒乓球運動員走上國際的舞臺,作者最后是留了空間的,蘊含著很大的可能性。

        趙小爽:

        其實這也是電影的一種營銷手段,一個“摔跤的夢想”可能不會像實實在在的“父愛”那樣引起人們的共鳴。

        云南“90后”作家——扎實寫實與直面問題

        主持人宋家宏:

        接下來,我們談一談云南青年作家李司平的《豬嗷嗷叫》。

        劉敏:

        一場由殺豬引發(fā)的鬧劇,可笑可憐又可恨。作者了無痕跡的人物刻畫,令人猶在境中。精巧的情節(jié)設(shè)置下,囊括了當下社會的許多焦點問題,忍俊不禁后又引人深思,讓作品有了凝厚沉重的力量。

        史淵:

        作者關(guān)注到了農(nóng)村的現(xiàn)實——扶貧,刻畫的農(nóng)村生活入木三分,尤其開篇的鬧劇活靈活現(xiàn)。通過個性化的言語將筆下人物的性格充分展現(xiàn)。作品接地氣,但也有現(xiàn)實的思考,從李發(fā)康的個人經(jīng)歷可以透視出扶貧干部在村鎮(zhèn)開展工作中困境。

        陳林:

        《豬嗷嗷叫》也可以理解為一部問題小說,作者抓住了近年最熱的話題之一——“扶貧”,語言有特色,到處是調(diào)侃、戲謔。

        趙小爽:

        我認為李司平的寫實功夫值得肯定,他把這種農(nóng)村生活轉(zhuǎn)述出來的時候,讀者不會覺得有隔膜。他的語言是有趣的,會吸引讀者繼續(xù)往下閱讀,我認為這是他最出彩的地方。

        余彥冰:

        我贊同小爽的觀點,并且在這篇小說中作家還寫出了國民的劣根性,貧困問題的深層根源其實是劣根性的問題。

        羅莎:

        我認為這一篇最大的亮點其實在于,他寫扶貧但不僅僅停留在扶貧,他還向內(nèi)挖掘探討了到底是什么導(dǎo)致了貧窮,同時也探討了彥冰所說的劣根性的問題,他真正地去思考了貧窮與扶貧的關(guān)系,而不是停留在寫扶貧現(xiàn)象這一表意層面。另外結(jié)尾也很妙,作者在前面所作的所有鋪墊和敘述,以及所有的諷刺戲謔全都壓在了這最后一筆,很有力。

        何微:

        我覺得小說還質(zhì)詢了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脫貧?貧窮可以得到解決嗎?小說最后發(fā)順一家實現(xiàn)了脫貧,實際靠的是在深山老林里繁殖出的野豬崽,陰差陽錯的野路子讓貧困戶脫貧,而并非是認真執(zhí)行脫貧政策的李發(fā)康的功勞。最后玉旺給自家養(yǎng)豬場里的豬都取名叫“李發(fā)康”,就是一種巨大的反諷。

        田彤彤:

        這篇小說還有一個諷刺的地方就是領(lǐng)導(dǎo)在審查扶貧工作的過程中,一開始將李發(fā)康吹捧上天,后來因為發(fā)順家種豬走失的事情就將李發(fā)康的工作成果全盤否定,不允許有一點點的失誤出現(xiàn)。

        主持人宋家宏:

        這就是當前扶貧工作的常態(tài),不允許出現(xiàn)一點紕漏,這其實根本就做不到。

        趙小爽:

        我感覺大家在探討時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將之看成問題小說了,說的是他挖掘了反映了思考了什么問題。

        桂春雷:

        我沒有把它當問題小說在看。首先談?wù)Z言的問題,我覺得作者在基本的語言準確性上,是有問題的,包括他對殺豬場面繁復(fù)的描寫沒有多大意義。我讀的過程中,就很想知道這篇作品為什么得到那么多贊譽??赐暌院?,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我認為這是一篇隱喻小說。我覺得他講的不是扶貧問題,他是在用扶貧的事件和場域來指向更宏大的歷史。我不知道這是他的寫作意圖,還是歪打正著。但這篇小說摸到了五四時期的啟蒙、救亡的話題。小說中,二十年后,李發(fā)康在外地打工,他不愿意領(lǐng)受陰差陽錯的“扶貧”功勞。小說的尖銳就在這里——那到底是誰改變了這個村的命運?小說題目叫《豬嗷嗷叫》,是因為豬在這里是某種意義上的“主角”,它改變了這個村??墒钦l行動,誰吃了責(zé)任,誰得到榮譽?我覺得它很像啟蒙話題的鄉(xiāng)村版演繹。我認為是在這一點上,李司平在這個小說中展現(xiàn)出了他的寫作素養(yǎng),小說能被解讀出一個“空間”的話,就實現(xiàn)了小說一個最根本的任務(wù),那就是探索出問題內(nèi)部的可能性。因為問題是會長出問題的?!敦i嗷嗷叫》在這一點上,我認為非常出色。作者找到了小說的任務(wù),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生成問題,并且把問題映照進讀者的心里。

        主持人宋家宏:

        你這么解釋就顯得這個作品過于偉大了,但你這樣的闡述又是有道理的。小說寫的很細膩,但他的主觀意圖是否到這個程度我有些懷疑。

        陳林:

        我補充一點,我看到王蒙、徐坤對這部作品的評價很高。王蒙的大多作品也是既關(guān)注現(xiàn)實政治,問題意識很強,同時又具有消解、解構(gòu)的力量。李司平這部小說大概也可以放到這個傳統(tǒng)中。這部小說語言上多繁富的、有膨脹力的長句,這也是王蒙語言的特色,語言在文本中不斷自我繁殖。

        桂春雷:

        小說最后,敘述者說到李發(fā)康就是他父親的那一段,節(jié)奏一下子慢下來了。感覺像是之前所有的風(fēng)箏滿天飛的敘述,最后都拴在了一個石頭上,那個石頭就是他父親。這個地方很打動我,我想到一個90后作家,能對歷史、對父輩有這樣的態(tài)度,是非常難得的。我不知道我接下來的評價是否足夠準確,因為會有點情感傾向:他有滿天飛風(fēng)箏的去敘述的冷酷,也有讓我們看到石頭的溫存。這個視野,存在于一個年輕的寫作者的心上,是很動人的。他并不是只認寫作技術(shù),也不是說我強求與眾不同。他的態(tài)度是,沒錯,我就是看到了一個石頭,然后我要把它擺在那兒。這是在寫作上極強的個人追求和與之匹配的極強定力的表現(xiàn)。他有能成為一個文學(xué)生命上“長壽”的寫作者的潛質(zhì)。

        羅莎:

        我覺得他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在于,這樣的年紀,敢于直面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延續(xù)傳統(tǒng)的寫法不玩花活。90后作家在怎樣才能新,才能與眾不同上面的思考太多了,但不懂傳統(tǒng)何談創(chuàng)新,即便是通過一時的創(chuàng)新突然從人群站出來了,那站出來之后呢?可能就沒有什么有力的東西支持其長久地創(chuàng)作下去了,從這一點上看,李司平是與眾不同的。

        主持人宋家宏:

        李司平確實是扎扎實實在寫作,這恰好是“90”后作家最缺少的東西。我們回到“80”后這一批,為什么甫躍輝在“80”后作家中顯得特別出彩,就是因為寫實功力比較扎實。

        羅莎:

        相比于另一些通過建立新的世界以及世界觀,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寫進去的寫法,我更喜歡李司平這種“落地”的寫法,敢于用最傳統(tǒng)的方法寫最普通的日常,但這故事背后可以任意挖掘出更多更加深刻的東西,我認為這種寫作其實更具難度也更加難得。

        陳林:

        作為一個年輕作家,有思考大問題的抱負本身就值得鼓勵。

        主持人宋家宏:

        特別小桂對這個作品這么一解釋,這個作品的高度一下子就顯現(xiàn)出來了。這樣的解釋也是有道理的,李發(fā)康就變成了一個啟蒙主義者,他的失敗就是一個啟蒙主義者的失敗,這個小說就暗含著隱喻。

        陳林:

        但當我們說李發(fā)康是啟蒙主義者的時候,是不是強行安置給他的身份,他不就是一個官員、一個政策的執(zhí)行者嗎?

        主持人宋家宏:

        但是你要注意,小說中還有其他的政策執(zhí)行者。鄉(xiāng)長也是呀,他直接擔(dān)任扶貧的第一責(zé)任人,但他顯然與李發(fā)康是兩種人。

        桂春雷:

        說到這里我想把小說的故事脈絡(luò)再補充一部分,首先李發(fā)康是貧困戶發(fā)順的兄弟,這里有一個身份問題:進步青年,同時又是貧農(nóng)的兄弟。豬是在李發(fā)康的主導(dǎo)下,政策下發(fā)的,玉旺從山里找回了野豬,“建檔立卡”的“政策豬”又結(jié)合了野豬,才有了后來的脫貧。最后雖然李發(fā)康擔(dān)了責(zé)任,但玉旺心里明明白白,所以小豬們都叫李發(fā)康。這個線索提供的解讀空間很大。

        陳林:

        這恰恰是寫實作品的想象力,是扎實的寫實與想象力的結(jié)合。

        主持人宋家宏:

        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現(xiàn)實主義的勝利?,F(xiàn)實主義的作品真實的按照現(xiàn)實主義的邏輯去創(chuàng)作,完全可以超出作家和一般讀者的預(yù)設(shè)。優(yōu)秀的作品客觀意義一定是大于主觀意圖的。

        桂春雷:

        在這里我有一點困惑,就是說,作者的筆和他的意圖,是否能始終保持一致?

        主持人宋家宏:

        我覺得在這個地方李司平是清楚的,他認為李發(fā)康是真正能解決貧困問題的人,但是他不一定有啟蒙這個意識。

        陳林:

        剛才講到作者意圖,我比較關(guān)心的是李司平如何理解扶貧這件事情?

        主持人宋家宏:

        我認為他肯定覺得這樣的扶貧沒有意義。他的故事本身以及結(jié)局都告訴我們目前的扶貧方式?jīng)]有意義,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也就是剛才所說的國民劣根性的問題,你靠物質(zhì)是無法拯救的。

        陳林: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這也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修辭策略,嬉笑怒罵調(diào)侃戲謔,作者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以保持適當?shù)木嚯x。

        主持人宋家宏:

        行,今天的討論就到這里,這次討論會很成功,有觀點有深度!謝謝大家!

        【本期推薦篇目】

        · 李司平《豬嗷嗷叫》(刊于《中國作家》2019年第5期)。

        · 邵麗《天臺上的父親》(刊于《收獲》2019年第三期)。

        · 包倬《老如少年》(刊于《江南》2019年第三期)。

        猜你喜歡
        宋家主持人作家
        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
        Important edge identifica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based on local and global features
        作家的畫
        岢嵐縣宋家溝 幸福生活接力跑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主持人語
        Analysis of the decrease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concentration in GaN-based HEMT caused by proton irradiation?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在线|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国产精品高潮无码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白丝在线| 免费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新|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高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最新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天堂自拍| 欧美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综合网| 日本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不下|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成人自拍一二在线观看|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91日本精品国产免| 午夜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州中文字幕| 又大又粗又爽的少妇免费视频| 亚洲a∨天堂男人无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最新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特黄 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人妻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三区综合| 日韩av一区二区蜜桃|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不卡六区七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女同免费|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院| 偷拍韩国美女洗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