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李白對七絕聯(lián)章體制的創(chuàng)變
        ——以《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為例

        2019-11-12 17:36:14辛?xí)跃?/span>
        關(guān)鍵詞:宮詞七絕樂府

        辛?xí)跃?/p>

        聯(lián)章是指組詩中的詩歌分而觀之,能獨立成篇,合而觀之,又有著清晰的意脈聯(lián)系者。聯(lián)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樂府類聯(lián)章、主題聯(lián)章。有意識的聯(lián)章體創(chuàng)作,肇始于唐。李白《清平調(diào)》三首,詠貴妃兼詠牡丹,主題明確,藝術(shù)風(fēng)格統(tǒng)一而各有側(cè)重。杜甫《秋興八首》《諸將五首》《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夔州歌十絕句》等作有著清晰的主題,詩歌間又有著意脈上的聯(lián)系,“有起有結(jié),有倫序,有照應(yīng),若缺一不得,增一不得,乃見體裁”(沈德潛 552),是真正意義上的聯(lián)章組詩。

        李白集中七絕聯(lián)章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全,為之前作者所無。樂府聯(lián)章如《清平調(diào)》三首,紀(jì)行紀(jì)事聯(lián)章如《永王東巡歌》《別內(nèi)赴征三首》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對七絕聯(lián)章體有巨大的開創(chuàng)意義。尤其《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兩組,次第敘事、以詩存史,從體制與功能上確立了七絕聯(lián)章紀(jì)事之法,對宋代紀(jì)事聯(lián)章的興盛有開啟意義。同時,其以王室成員活動為表現(xiàn)對象,以小見大,諷喻寄托的做法,對王建等中唐詩人的宮詞類聯(lián)章創(chuàng)作有深遠影響。此外,這兩組詩還是李白集中“即事名篇”的新題樂府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李白對于詩體發(fā)展的新嘗試,體現(xiàn)出安史之亂后,李白面對社會巨變的現(xiàn)實,對國運及詩運轉(zhuǎn)關(guān)的新思考。

        然而出于政治立場考慮,古代論者對這兩組詩頗有微詞,多將之視為李白的一個污點。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這兩組詩的價值。近來學(xué)者多為永王叛亂一事翻案,看到了這兩組詩以詩存史的史學(xué)價值。但目前的探討主要集中在詩歌歷史價值、李白個人評價,詩人心態(tài)研究等領(lǐng)域,而對于這兩組詩在文學(xué)史、文體學(xué)史上的意義,還未有充分估量。本文擬以《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等為中心,考察李白對七絕聯(lián)章一體在紀(jì)事存史、立意造境、諷喻寄托上的開辟作用,進一步探討其對后世七絕聯(lián)章體中兩大分支:紀(jì)事類主題聯(lián)章及宮詞類樂府聯(lián)章的垂范作用。

        一、以詩存史的紀(jì)事手法及對宋代紀(jì)事聯(lián)章的影響

        紀(jì)事類七絕聯(lián)章興盛于宋。范成大《使金七十二絕句》、文天祥《指南錄》中的七絕聯(lián)章組詩、汪元量《湖州歌》等,都被視為宋代紀(jì)事詩的代表。對于此類詩歌的藝術(shù)研究已經(jīng)比較充分,而對其源流追溯,多以劉子翚《汴京紀(jì)事》二十首為開始,至于唐代則一筆帶過。仿佛以七絕聯(lián)章紀(jì)事是宋人的創(chuàng)舉,少有提到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事實上,宋代紀(jì)行類七絕聯(lián)章中首尾完整、次第敘事的特征,在李白的這一組作品中已經(jīng)非常明顯。

        初唐時期,由于統(tǒng)治階層雅好文學(xué),宮廷宴游之風(fēng)興盛。文學(xué)侍從陪侍王室成員宴游時,經(jīng)常以聯(lián)章組詩的形式紀(jì)行紀(jì)景。如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上官婉兒《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等。此類聯(lián)章內(nèi)容以寫景為主,體裁則以五言居多,雖因景物變化有一定的次序,但每首之間邏輯意脈并不明顯。盛唐時期,聯(lián)章組詩紀(jì)事元素得到了很大加強。然而這種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五言聯(lián)章中,而七絕聯(lián)章僅上官婉兒《駕幸溫泉宮獻詩三首》、崔液《上元夜六首》等寥寥數(shù)作。首尾有一定總括作用,中間諸詩則以行動所見簡單勾連,遠未形成后世七絕聯(lián)章首尾分明、次第敘事的局面。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別內(nèi)赴征三首》等作則不同,從紀(jì)事線索、內(nèi)部層次、首尾布局等多方面突破了前人分題吟詠的局限,從整體上改造了七絕聯(lián)章體的結(jié)構(gòu)。

        《永王東巡歌》以李白隨水軍出征的行跡為線索,貫穿全篇。其一:“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李白 507),寫出出師時間地點,而后按照行軍路線,依次記錄軍中所見。其三:“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獵獵過尋陽”(508),其四:“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509),其六:“丹陽北固是吳關(guān),畫出樓臺云水間”(510)。其七:“王出三江按五湖,樓船跨海次揚都”(511)等,清楚的寫出了東巡的路線。形成了次序完整、章法嚴(yán)謹(jǐn)?shù)募o(jì)行結(jié)構(gòu)。這在之前和同時代的七絕聯(lián)章中都是極其少見的,更接近于宋代七言聯(lián)章體的紀(jì)行紀(jì)事詩。

        值得指出的是,李白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七絕聯(lián)章中的紀(jì)事要素仍未得到足夠的發(fā)展。中唐七絕聯(lián)章多沿著初盛唐紀(jì)景類詩作發(fā)展,分題賦景。陸希聲《陽羨雜詠十九首》按照景物和行跡排列。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諸作關(guān)聯(lián)較強,但總體以寫景為主、敘事為輔。敘事元素單一,除了首尾外,中間諸詩仍沒有必然的、不可逆的次序。晚唐《宮詞》類聯(lián)章興盛后,篇幅極大增加,出現(xiàn)更豐富的敘事傾向。(宮詞類聯(lián)章諸詩間不是純粹的并列結(jié)構(gòu),而是大并列框架下不定期插入小主題,以兩至三首為敘事單元,依次描述。以王建《宮詞》百首為例,十四至十六寫打球;十九至二十寫中和節(jié)放宮人出宮;二十二至二十四寫打獵?;ㄈ锓蛉恕秾m詞》百首中,十九至二十二首,記錄了宮女們陪同帝王大臣打馬球的場景,有賽前準(zhǔn)備、賽中狀況、賽后結(jié)果,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敘事片段。)可惜這種片段仍是在并列結(jié)構(gòu)的大框架下零星插入的因而不成系統(tǒng)。這與《永王東巡歌》中表現(xiàn)出的完整貫穿的意脈無法相提并論。直到范成大“使金七十二絕句”,李白《永王東巡歌》中出現(xiàn)過的豐富而嚴(yán)謹(jǐn)?shù)臄⑹率址ú旁俣惹逦?。乾道六年,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國,期間創(chuàng)作了《青遠店》《州橋》《雙廟》等詩作,以地名為題,包含了一路北上的行跡。返宋后,范成大將七十二首詩輯為《北征集》一卷,詩人行跡、地理位置、沿途風(fēng)物、構(gòu)成層次分明的敘事脈絡(luò)。稍后,文天祥《脫京口》組詩,每首都有小標(biāo)題,僅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逃脫的路線及方法,次序嚴(yán)謹(jǐn),不可調(diào)換。汪元量《湖州歌》以聯(lián)章體反映南宋滅亡全景,從元軍進駐京畿、南宋王室不戰(zhàn)而降寫起。一路描寫被俘北上沿途所見風(fēng)物,從詩作中或隱或顯的地名、典故,可以復(fù)原出北上路線。這與《永王東巡歌》的紀(jì)事手法是一致的。

        《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另一個特點是首尾安排格外嚴(yán)謹(jǐn),一首一尾的詩作中,隱約可見作者對歷史事件的態(tài)度。這種做法在唐人的七絕聯(lián)章中極為少見,而與宋人的同類作品頗為近似。

        《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一:“胡塵輕拂建章臺,圣主西巡蜀道來。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516)“胡塵”點出了安史之亂、兩京失守的歷史背景?!笆ブ魑餮病币辉~則表達了李白對玄宗西狩的看法。在李白看來,玄宗西巡避亂,借助蜀地山河之險保全朝廷骨干,客觀上為平叛贏得時間。其后“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上列仙庭”(521),“萬國煙花隨玉輦,西來添作錦江春”(523)皆由此生發(fā),不能簡單的視為阿諛頌圣。尾作“劍閣重關(guān)蜀北門,上皇歸馬若云屯。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524)更清晰地表明了李白的政治立場。玄宗坐鎮(zhèn)蜀中,肅宗繼位于鳳翔,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政治中心,對國家是較為有利的局面。因此,李白在肅宗統(tǒng)治已基本穩(wěn)固后,對玄宗西巡的事實給予了正面的記敘及評價。他有意識地在聯(lián)章體的首篇開宗明義,并于末篇收束全詩,對“日月雙懸”即將帶來的清明政治前景做出希冀與展望。

        《永王東巡歌》也是如此。首篇即高屋建瓴的為全詩定下的基調(diào)?!疤熳舆b分龍虎旗”說明了永王的東巡并非師出無名,而是奉遙在蜀中的天子即玄宗之命。其目的是集結(jié)南方兵力,從水路襲擊安史叛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而達到“樓船一舉風(fēng)波靜”(507)的戰(zhàn)略目的?!斑b分”則說出了玄宗以諸王分別總領(lǐng)地方軍事大權(quán),互相配合行動的布局。再看尾作: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fēng)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515)

        前人有將此詩視為李白明知永王有不臣之心、仍從之為逆的證據(jù)。然而按鄧小軍、薛天緯等學(xué)者考證,君王指的是玄宗,并非永王。永王實際上是遵持玄宗的意旨,為天子掃凈胡塵,等天下平定后,再入長安向玄宗、肅宗復(fù)命。這里再次強調(diào)了永王軍事活動的性質(zhì)絕非叛亂,而是根據(jù)玄宗分封諸皇子、共同抗擊叛軍的戰(zhàn)略。一首一尾的安排,將詩人的政治立場、參與原因、戰(zhàn)略期許都融入其中。這在之前的七絕聯(lián)章體中都是未曾出現(xiàn)過的創(chuàng)舉,而與宋人同類作品接近。劉子翚《汴京紀(jì)事二十首》首篇:“帝城王氣雜妖氛,胡虜何知屢易君”(21427)統(tǒng)領(lǐng)全篇,結(jié)尾詩選取了“師師垂老過湖湘”(21428)的場景,為宋王朝覆滅的隱喻。汪元量《湖州歌》其一:“丙子正月十有三,撾鞞伐鼓下江南。臯亭山上青煙起,宰執(zhí)相看似醉酣”(汪元量 36),皆類似“永王正月東出師”的起法。尾句“宰執(zhí)相看似醉酣”則說出了南宋不堪一擊的原因,飽含諷刺批判。這一切,皆可與李作參看。

        其次,將七絕聯(lián)章體用于記錄重大歷史政治事件的做法,極大地擴充了七絕一體的表現(xiàn)范圍,使原本短小的七絕一體,匯流而成鴻篇巨制,備一代之詩史。

        七言絕句誕生自樂府新聲,受音樂、體制局限,初期多用于寫景及個體情懷抒發(fā)。同題聯(lián)章的出現(xiàn),極大地擴充絕句體的容量,提升了其表現(xiàn)力。李白以聯(lián)章的形式,書寫重大體裁,體現(xiàn)出其對此體的創(chuàng)變。沈祖棻評價:“以七言絕句組詩來行寫重大的政治感情”(沈祖棻 27)正是看到了李白諸作在體裁上的開辟作用。

        李白所見所詠皆親眼所見,有很強的實錄意義?!坝劳跽聳|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508)記錄了永王出師的原因,及行軍初期的軍紀(jì)嚴(yán)明。這與后來永王被定性為叛亂后的官方書寫有一定差異。賈二強《唐永王李璘起兵事發(fā)微》、鄧小軍《李白從璘之前前后后》等文指出,永王軍事行動是出于玄宗策命,合理合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也得到了肅宗的認(rèn)可。李璘部下將領(lǐng)季廣琛在李璘軍受阻于江陵時,謂諸將曰:“與公等從王,豈欲反耶?上皇播遷,道路不通,而諸子無賢于王者。如總江淮銳兵,長駐雍、洛,大功可成”(歐陽修 宋祁 3609),可佐證當(dāng)時的真正局勢。這與《永王東巡歌》中“天子遙分龍虎旗”的記載是吻合的,可詩史互參?!拔彝鯓桥炤p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513)等句,則說明永王占領(lǐng)南方后的戰(zhàn)略意圖,準(zhǔn)備出海直搗幽州叛軍老巢。這個戰(zhàn)略出自玄宗授意,與中原戰(zhàn)事互為支援,在當(dāng)時的軍政局勢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也為李白所知曉。而隨著軍事行動的推進,肅宗出于權(quán)力爭奪的目的,違背了當(dāng)初默許的契約,誣稱永王為叛逆,實際上破壞了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大局。鎮(zhèn)壓永王之后,肅宗為了掩飾真相,對部分史實進行了篡改?!杜f唐書·永王璘傳》中“擅領(lǐng)舟師東下,甲仗五千人趨廣陵”(劉昫 3264),即將奉旨行動篡改為“專擅”、定性為“謀逆”。岡野誠氏在《關(guān)于唐玄宗在蜀蒙塵的路線》中指出:

        從肅宗方面看,把任命永王璘為江陵大都督的時間放在靈武即位的七月十二日之后是有必要的。因為肅宗即位以后,玄宗的所有任命都可以是無效的。因而,為了把十二日以前玄宗任命永王璘為江陵大都督這件事放在過普安郡的十五日以后,便把玄宗順道去過漢中郡這一事實抹殺掉了。

        在這種背景下,《永王東巡歌》為復(fù)原歷史提供了佐證,客觀上起到了“以詩存史”的作用。此外,這組聯(lián)章七絕還描繪了唐詩中少見水軍行軍之景。“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龍驤出峽來”(512),寫戰(zhàn)艦浮江之盛況;“戰(zhàn)艦森森羅虎士,征帆一一引龍駒”(511)記戰(zhàn)艦載戰(zhàn)馬的壯觀場景;“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道來”(510)說明當(dāng)時諸侯觀望的復(fù)雜政治局勢;“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記敘永王此行的戰(zhàn)術(shù)意圖,都可謂備一代之詩史,與宋人七絕聯(lián)章紀(jì)行詩重實錄存細節(jié)等做法極為近似。“使金七十二絕句”記錄北方淪陷區(qū)人民生活,如奴婢逃亡等,可補史書之闕。文天祥《脫京口》《出真州》《至揚州》等七絕聯(lián)章交代了出使、被押往敵營、逃歸、被俘、再出逃,“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揚子江,入蘇州洋,輾轉(zhuǎn)四明、天臺以至于永嘉”(文天祥 312)的全過程,汪元量《湖州歌》中所紀(jì)“元帝后賜三宮燕,賚宋宮人分嫁北匠”(錢士升。936)“三宮幸得不死,沒者為青冢,存者為浮屠,皆史記所未有”(趙文 187),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以詩人親見親歷,補史書之闕,是“詩史”傳統(tǒng)的重要內(nèi)容,以杜甫最具代表性,李白晚期作品如《南奔書懷》《萬憤詞》《寄張相鎬》也體現(xiàn)出較強的存史傾向?!督?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是自傳體長篇史詩,被認(rèn)為可與杜甫《北征》并峙。體裁上此作品多以長篇古體、樂府歌行為主。直到宋代,以七絕聯(lián)章之體紀(jì)事存史的做法才蔚為大觀,而其源頭正要追溯到李白《永王東巡歌》等作。

        除單純記錄史實外,《永王東巡歌》以個體命運轉(zhuǎn)變,觀照重大歷史事件的作法,也從更高的層面上將七絕聯(lián)章體納入了詩史傳統(tǒng)。

        隨永王出征前,李白本來隱居于廬山,因頗有文名,而受到永王的征召。其《與賈少公書》:

        白綿疾疲薾,去期恬退,才微識淺,無足濟時。雖中原橫潰,將何以救之。王命崇重,大總元戎,辟書三至,人輕禮重。嚴(yán)期迫切,難以固辭。扶力一行,前觀進退。(1441)

        歷史的巨大轉(zhuǎn)關(guān),帶來了個人命運的改變。李白將之寫入了七絕聯(lián)章中。如《別內(nèi)赴征》:“王命三征去未還,明朝離別出吳關(guān)”1385“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xué)蘇秦不下機”(1386);《永王東巡歌》其二:“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507)展示出詩人建功立業(yè)的決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幾組七絕聯(lián)章中,詩人的情緒成為時間、地點之外的另一種脈絡(luò)?!队劳鯑|巡歌》從開始時“談笑靜胡沙”的昂揚斗志,到“初從云夢開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514)的戰(zhàn)略建議,到“帝寵賢王入楚關(guān),掃清江漢始應(yīng)還”(514)中透露出對局勢發(fā)展的隱約擔(dān)憂,顯示出豐富層次,和重大史實結(jié)合,因而產(chǎn)生了更強的情緒張力。

        宋人七絕聯(lián)章成就之一,就在于記錄史實的同時書寫個人命運,因此而帶著充沛豐富的情感。范成大“使金七十二絕句”中《會同館》“萬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漚浮!提攜漢節(jié)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158)汪元量《湖州歌》將自身身世零落與神州淪喪結(jié)合,一唱三嘆。錢謙益《書汪水云集后》云:“記國亡北徙之事,周詳惻愴,可謂詩史?!?188)這種傳統(tǒng)正始于李白以個體命運照見國運轉(zhuǎn)關(guān),使七絕聯(lián)章一體綻發(fā)出別樣的光彩,這也是李白兩組聯(lián)章詩的又一貢獻。

        二、美刺見事的樂府精神及對宮詞類聯(lián)章的影響

        李白以七絕聯(lián)章體記錄重大史實,并將之與個人命運結(jié)合,備一代詩史,提升了七絕聯(lián)章一體的表現(xiàn)力,啟發(fā)了宋代紀(jì)事聯(lián)章的創(chuàng)作。與此同時,《永王東巡歌》《上皇西巡南京歌》借宮廷成員活動以小見大,反映國運興衰,以頌贊為主,暗中寄托諷喻規(guī)箴。這種藝術(shù)手法是對樂府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并從立意、取象、造境等多方面影響了后世宮詞聯(lián)章的創(chuàng)作。

        樂府聯(lián)章的音樂來源,一種來自民間,如劉禹錫《竹枝詞》,杜甫《夔州歌十絕句》,二者皆書寫當(dāng)?shù)仫L(fēng)土民情,遣詞通俗,具備很強的民歌特質(zhì)。另一部分來自于宮廷,描寫宮廷生活,尤其關(guān)注嬪妃、宮女的言行舉止?!秾m中行樂詞》《宮中調(diào)笑詞》等類此。七絕體的則以李白《清平調(diào)》為早?!肚迤秸{(diào)》的誕生過程,可清楚地看到其與宮廷音樂的關(guān)系。李濬《松窗雜錄》:

        (開元中,玄宗、楊貴妃于沉香亭賞牡丹)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遂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xué)士李白,進《清平調(diào)》詞三章,白欣承詔旨,猶苦宿酲未解,因援筆賦之:“云想衣裳花想容[……]”太真妃持頗梨七寶杯,酌西涼州葡萄酒,笑頷意甚厚,上因調(diào)玉笛以倚曲[……]龜年常話于五王,獨憶以歌得自勝者無出于此,抑亦一時之極致耳。(李濬 4)

        可見《清平調(diào)》是新聲樂府,李白的這組絕句創(chuàng)作目的主要為供宮廷娛樂,主旨自然以頌贊為主。

        樂府類聯(lián)章歸根到底是從音樂為總領(lǐng)。一部分(如清平調(diào)),明確可被樂演唱。另一部分由于樂曲失傳,無法真正入樂演唱,但仍保留著很強的“歌”的特質(zhì)?!渡匣饰餮材暇└琛贰队劳鯑|巡歌》雖然不能明確是否可被樂演唱,但仍具備樂府面貌創(chuàng)作意圖也是美頌。寫作的對象,以王室成員為主。故造詞造境較為華麗宏大,多用宮廷意向,語氣則多贊頌。這是對之前樂府傳統(tǒng)的繼承,也對后世宮詞聯(lián)章創(chuàng)作有深遠影響。

        關(guān)于宮詞一體的起源,錢大晰《十國宮詞序》認(rèn)為創(chuàng)于唐。周拱辰《宮詞》認(rèn)為創(chuàng)自李白的宮中行樂詞“古今為宮詞者多矣,大概仿青蓮之行樂詞”(1)。張仲華、管世銘認(rèn)為起源于王建《宮詞》。朱彝尊、史夢蘭等人則追溯到詩經(jīng)《關(guān)雎》等篇。事實上,后世主流看法中,《宮詞》體多指七絕聯(lián)章。若以內(nèi)容、藝術(shù)風(fēng)格而論,以李白《清平調(diào)》三首為早;正式有“宮詞”之名,則應(yīng)歸于王建?!渡匣饰餮材暇└琛贰队劳鯑|巡歌》兩組七絕聯(lián)章,并非典型宮詞,卻多涉及宮廷內(nèi)容、物象,在內(nèi)容與手法上,也與后世的宮詞聯(lián)章有相通之處。

        以《上皇西巡南京歌》為例:

        華陽春樹似新豐,行入新都若舊宮。柳色未饒秦地綠,花光不減上陽紅。(其三)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地轉(zhuǎn)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其四)(518)

        萬國同風(fēng)共一時,錦江何謝曲江池。石鏡更明天上月,后宮親得照蛾眉。(其五)

        濯錦清江萬里流,云帆龍舸下?lián)P州。北地雖夸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其六)(520)

        錦水東流繞錦城,星橋北掛象天星。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上列仙庭。(其七)(521)

        其三寫宮室環(huán)境,其四、其六寫帝王出行,其五寫后宮從幸宴游,其七寫朝會,都與《宮詞》類七絕聯(lián)章接近。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三十六宮連內(nèi)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fēng)。長似江南好風(fēng)景,畫船來去碧波中。(花蕊夫人 1213)

        金殿當(dāng)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迎日,五色云車駕六龍。(王建,“宮詞” 3445)

        《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以七絕聯(lián)章的方式,敘述帝王出游、群臣朝會,用詞清麗高華,取境堂皇盛大,通過對王室成員活動的描寫,美頌時代之盛。與宋人認(rèn)為宮詞一體“夸帝室之輝華,敘王游之壯觀,抉彤庭金屋之思,道龍舟鳳輦之嬉”的特質(zhì)是吻合的。

        至于兩組詩歌中體現(xiàn)的頌贊之意,之前多被視為李白的缺點,其實與此類連章體制傳統(tǒng)有關(guān)。源于上層音樂的樂府聯(lián)章體,本就有頌贊的一類。如繆襲《魏鼓吹曲十二首》(《初之平》《戰(zhàn)滎陽》《獲呂布》《克官渡》等)記錄征伐大事,宣示王朝武功,并以“魏家如此,那得不太平”(繆襲 269)的贊頌束結(jié)全篇。又如謝朓《隨王鼓吹曲十首》(《元會曲》《郊祀曲》《入朝曲》《校獵曲》等)美頌王室成員朝會、出游、宴飲等活動。這些具有敘事特征的樂府聯(lián)章,雖然體制并非七絕,但從選材、敘事、立意上,都可視為李白此類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源頭。而《清平調(diào)》三首,詠貴妃兼詠牡丹,以對沉香亭宴集的盛贊,展示堂皇的宮廷氣象,正是此類宮廷頌詞的代表,也被前人視為宮詞一體的起源。同時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也是樂府聯(lián)章,體制略有差別(是七言四句短歌體而并非律絕),主旨亦為贊頌。王維《少年行》四首與之類似。按照沈祖棻考證,王維此作并非普通意義的同題多詠,而是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嚴(yán)密的樂府聯(lián)章,“這組詩共四首,一寫任俠,二寫立志,三寫建功,四寫受獎。有頭有尾,有條有理,勾畫了這位少年的前半生?!?27)其四“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zhàn)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 36),描述了君臣宴飲,宮廷賞賜的場景,以華麗辭藻頌揚歌詠對象,正體現(xiàn)出此類聯(lián)章體的藝術(shù)傳統(tǒng)。

        此外,《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于贊頌之外,也隱現(xiàn)規(guī)誡之意?!暗蹖欃t王入楚關(guān),掃清江漢始應(yīng)還”“南風(fēng)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提醒永王實現(xiàn)戰(zhàn)略意圖后,應(yīng)不忘初心,及時回到長安向皇帝復(fù)命?!皠﹂w重關(guān)蜀北門,上皇歸馬若云屯。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更具備深意,提示肅宗當(dāng)初雙政權(quán)并立的格局,是兩位皇帝默認(rèn),希望肅宗迎回玄宗后應(yīng)遵守契約,全父子之義。

        《上皇西巡南京歌》創(chuàng)作于潯陽獄中,此時肅宗已收復(fù)兩京,海內(nèi)一清。永王軍事行動被定性為叛亂。肅宗急于收復(fù)長安,迎回玄宗,實則對玄宗頗為猜忌。在當(dāng)時的政治背景下,李白仍對玄宗在蜀中的避難行為進行熱情謳歌,堅持“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其意圖值得玩味。郭沫若等將之視為李白政治幼稚的表現(xiàn),而近來學(xué)者多為之翻案,指出這一行為恰好體現(xiàn)了李白的耿介人格。本文從文體傳統(tǒng)的角度,考察此組詩作,認(rèn)為李白獲罪下潯陽獄,牢獄之中仍以贊頌之語,記錄玄宗西巡,是繼承了樂府微言大義,美刺見事的傳統(tǒng)。尾篇“雙懸日月照乾坤”,曲終奏雅,含有無盡之意。這種頌美中見諷喻的做法,正是李白對樂府精神的發(fā)揚,并影響到后世創(chuàng)作。王建《朝天詞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霓裳詞十首》等樂府聯(lián)章,都繼承了這一點。

        《霓裳詞十首》言宮禁中教習(xí)、排練《霓裳曲》之事,雖未以宮詞為名,其實屬于宮詞聯(lián)章一類。以《霓裳曲》創(chuàng)作緣由為開篇“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fēng)聽水作霓裳。散聲未足重來授,直到床前見上皇”(彭定求等編 3425)繼而寫此曲在上層流行?!靶c書家分手寫,中官走馬賜功臣”“一時跪拜霓裳徹,地階前賜紫衣”已是頌中頌中有諷,而“伴教霓裳有貴妃,從初直到曲成時”“武皇自送西王母,新?lián)Q霓裳月色裙”寫出了玄宗沉迷于聲色,與楊貴妃日夜以歌舞為樂等事實。結(jié)尾處“知向華清年月滿,山頭山底種長生。去時留下霓裳曲,總是離宮別館聲”,將楊李二人的悲劇與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顯示結(jié)合,蘊含深意。

        宋代宮詞創(chuàng)作極為興盛,動輒有百首、數(shù)百首之多。然而從創(chuàng)作實際來看,諷喻較少。“風(fēng)諷不是這個時代的特征,此是一種——鼓舞升平,揄揚嘉瑞,藻飾萬物,歌功頌德。”至元明清幾代,此體諷喻美刺的比重漸增。如元末文人張昱《天寶宮詞》八首:

        其六:四海承平倦萬機,只將彩戲悅真妃。不平最是彈雙陸,骰子公然得賜緋。(2066)

        其八:天寶年間寵賈昌,黃衫年少滿雞坊。絳冠斗罷羅纏項,又得君王笑一場。(2067)

        作者還有《輦下曲一百二首》《宮中詞》二十一首等作,皆借天寶年間事,映射元末社會現(xiàn)實,抒憂思之情。

        明代倪伯鰲《十洲宮辭》里認(rèn)為宮詞一體的創(chuàng)作宗旨為“寫己之不遇,而忠君愛國,用是之以見拳拳”(1),即借宮闈之事,寄托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蔣之翹《天啟宮詞》則借寫宮中行樂之事,暗諷魏忠賢及客氏弄權(quán)舞弊、擾亂朝綱。故“纏綿悱惻,大抵多怨音”(287)。如“草枯風(fēng)疾露方晞,西籞尋常正掩圍。手斫兔狐貪目瞤,淋漓血染袞龍飛”(290)。作者自注“忠賢以慘殺導(dǎo)上”(290),表達出強烈的諷刺批判之意。正如作者所言“似頌似諷,似慰似懟。往往有欲言者,不能出諸口。或心不欲言,而不覺言?!?287)以小見大,頗有風(fēng)人之旨。

        以宮廷成員活動為描寫對象,在頌贊的底色加以規(guī)箴諷喻,觀照政治現(xiàn)實,是樂府的體裁傳統(tǒng)。長篇有崔顥《邯鄲宮人怨》、元稹《連昌宮詞》等。李白首先將之運用到七絕聯(lián)章的創(chuàng)作中,選取宮廷相關(guān)意向,以華麗之筆,見一代興衰。這種做法在后世形成了專門的藝術(shù)傳統(tǒng),元、明、清至于民國,代代不絕。如黃榮康的《清宮詞本事》、李瀚昌的《清季宮詞》、夏仁虎的《清宮詞》等。清末史夢蘭《全史宮詞》發(fā)凡:“借仲初(王建)之體,抒仲宣(王粲)太沖(左思)懷古之情。言今則思繼頌聲,述古則庶幾風(fēng)諷也。大雅君子,其將莞然?!?史夢蘭 4)便說明了此體于點綴太平、馳騁藻彩外的社會價值。所謂“寓黍離之旨于關(guān)雎之化之中”(史夢蘭 1),或許,這也是李白創(chuàng)作這兩組七絕聯(lián)章的深意所在。

        三、李白“自我作古”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詩體創(chuàng)變實踐

        李白“善用古樂府”(田雯 692)“于樂府最深,古題無一弗擬”(胡震亨 87)。其舊題樂府的成就也最受前人矚目?!皵M古樂府,至太白幾無憾”(胡震亨 87)。其自命新題的樂府大多也屬于改造舊題、擷詞名篇,如《襄陽歌》《江上吟》等。但《上皇西巡南京歌》《永王東巡歌》則不同,無論命題方式還是思想內(nèi)容,都非常接近后世典型的“新題樂府”創(chuàng)作,這一點之前研究者還未充分重視。

        兩組聯(lián)章以“上皇西巡”“永王東巡”的重大歷史事件名篇,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我作古,無所依傍。內(nèi)容上而言,《上皇西巡南京歌》記錄了玄宗西狩、建立雙政治中心,開發(fā)蜀地等史實?!队劳鯑|巡歌》則記錄了當(dāng)時上層戰(zhàn)略決策:分兵權(quán)于諸王、協(xié)同平亂,事實上起到了以詩存史的作用。從某種意義而言,李白以詩存史,接續(xù)樂府精神的意圖,可與杜甫、元白等人的新題樂府創(chuàng)作參看。只是前者選取了樂府長篇,后者選用了樂府聯(lián)章的方式來呈現(xiàn)。

        為何在面臨重大歷史事件、面臨個體命運轉(zhuǎn)關(guān)的時候,李白沒有采用舊題樂府長篇,而選用了樂府聯(lián)章的形式?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七絕聯(lián)章可分可合,創(chuàng)作更為自由,適合行進中按時間地點進行創(chuàng)作?!半S所興觸,章一意,分觀錯雜,總述累累?!?沈德潛 552)而由于七絕聯(lián)章體制短小靈活,在配樂上也更為容易,便于傳唱??傊?,李白用聯(lián)章的方式改造七絕一體,彌補其敘事短處,使七絕一體首尾完整的敘事方式成為可能。從體制上確立了七絕聯(lián)章紀(jì)事的結(jié)構(gòu),是李白對文體上的貢獻,與杜甫對七律組詩的開拓可以參看。這正說明了詩歌體裁與作者之間,是互相選擇、互相成就的。

        安史之亂后,李白詩歌中紀(jì)事傾向頗為明顯,做出了很多現(xiàn)實傾向的嘗試。這些嘗試以五言長篇為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這種內(nèi)在動力的驅(qū)動下,李白還將自己卓越的創(chuàng)作才能、純熟的詩歌技藝、對樂府精神的深刻理解用于詩歌體制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改造了七絕聯(lián)章一體,使之真正承接樂府精神,反應(yīng)重大歷史事件,并將之與個人的命運轉(zhuǎn)關(guān)結(jié)合起來。這體現(xiàn)了李白復(fù)古為主導(dǎo)的詩學(xué)體系里蘊含的銳意創(chuàng)新的精神。

        結(jié) 論

        李白之前,七絕聯(lián)章一體本不興盛,大多為分題賦景類。中晚唐時作者增多,篇幅也向著數(shù)十詠、百詠發(fā)展,但很大一部分走向了文人雜詠,如羅虬《比紅兒》詩百首、李石《扇子詩》八十首等,各篇聯(lián)系松散,紀(jì)事元素單薄。在杜甫、王建等部分作者手中,七絕聯(lián)章體呈現(xiàn)出較為清楚的紀(jì)事元素,但多與南宋紀(jì)行聯(lián)章首尾完整、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反應(yīng)重大史實的做法仍有很大距離。如果不回過頭重新觀照《永王東巡歌》中的紀(jì)事特點,或許我們就很難真正理解,七絕聯(lián)章一體如何在宋代發(fā)展出蔚為大觀、備一代詩史之特征的。此外,宮詞聯(lián)章早期以頌贊為主,創(chuàng)作目的為供宮廷娛樂(如花蕊夫人、和凝等人的創(chuàng)作),而后世則逐漸融入了更多的諷喻寄托,借記錄王室成員的活動,觀照國運盛衰。而這一流派起源,也應(yīng)追述到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等七絕聯(lián)章創(chuàng)作。

        注釋[Notes]

        ① 見于《范石湖集》卷十二。此組絕句每首自有題目,互不領(lǐng)屬?!笆菇鹌呤^句”乃是后人總括,非作者當(dāng)時命名,嚴(yán)格意義上講,還不算同題聯(lián)章的創(chuàng)作。然其敘事特點對文天祥、汪元量敘事聯(lián)章的影響非常明顯。

        ② 文天祥《脫京口》組詩分別為:《定計難》《謀人難》《踏路難》《得船難》《紿北難》,《定變難》《出門難》《出巷難》《出隘難》《候船難》《上江難》《得風(fēng)難》《望城難》《上岸難》《入城難》。

        ③ 關(guān)于文天祥、汪元量敘事聯(lián)章之比較,參見拙作“汪元量的歌體創(chuàng)作”,《文學(xué)遺產(chǎn)》2(2019):82—93。

        ④ 參見賈二強:“唐永王李璘起兵事發(fā)微”,《陜西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1991):83—88。

        ⑤ 參見鄧小軍:“李白從璘之前前后后”,《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5(2015):33—40。

        ⑥ 參見筧文生:“李白與高適”,《江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1996):59—64。

        ⑦ 見《唐宋詩醇》:“此篇歷敘交游始末,而白生平蹤跡亦略見于此[……]通篇以交情時勢互為經(jīng)緯,汪洋浩瀚,如百川之灌河,如長江之赴海,卓乎大篇,可與《北征》并峙?!薄短扑卧姶肌?上海: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1995年)57。

        ⑧ 關(guān)于李白加入永王軍隊時的心態(tài),歷來自愿和受迫說皆有?!队劳鯑|巡歌》《別內(nèi)赴征》《在水軍宴》等作于當(dāng)時的詩作,多表現(xiàn)出建功立業(yè)的樂觀心態(tài)。入獄、流放后的詩文則多描述為受迫。如《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半夜水軍來,潯陽滿旌旃??彰m自誤,脅迫上樓船。”蓋彼時叛亂已成官方口徑,太白不得不自為開脫耳。

        ⑨ 見宋白《宮詞》序。北京大學(xué)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第1冊(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280。

        ⑩ 參見余國林:“宮詞的產(chǎn)生及流變”,《文學(xué)遺產(chǎn)》3(2009):131—39。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Fan,Chengda.

        The

        Complete

        Works

        of

        Fan

        Shihu

        .Shanghai: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1981.]

        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Guo,Maoqian.

        Collection

        of

        Yuefu

        Poetry

        .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79.]

        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Hu,Zhenheng.

        Collected

        Comments

        on

        Tang

        Poetry

        .Vol.1.Shanghai: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1981.]

        蔣之翹:“天啟宮詞序”,《香艷叢書》第2冊,蟲天子輯。上海:上海書店,2014年。287—316。

        [Jiang,Zhiqiao.“Preface to the Palace.Poems under the Reign of Tianqi.”

        The

        Collection

        of

        Fragrance

        and

        Beauty

        .Vol.2.Ed.Chong Tianzi.Shanghai: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2014.287-316.]

        花蕊夫人:“宮詞”,《全五代詩》,李調(diào)元編。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1213—219。

        [Huarui Furen.“Palace Poems.”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Five

        Dynasties

        .Ed.Li Diaoyuan.Chengdu:Bashu Publishing House,1992.1213-219.]

        李白:《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Li,Bai.

        The

        Complete

        Works

        of

        Li

        Taibai

        .Ed.Wang Qi.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2015.]

        李濬:《松窗雜錄》。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

        [Li,Jun.

        The

        Miscellaneous

        Notes

        under

        the

        Pine

        Window

        .Shanghai: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1958.]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Liu,Xun.

        The

        Old

        Book

        of

        Tang

        .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2000.]

        劉子翚:“汴京紀(jì)事二十首”,《全宋詩》第34冊,一九二卷,北京大學(xué)古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21427—21428.

        [Liu,Zihui.“The Chronicle of Bianjing.”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No.34.Vol.192.Ed.The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of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9.21427-21428.]

        盧照鄰:“樂府雜詩序”,《盧照鄰集校注》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335—58。

        [Lu,Zhaolin.“Preface to Miscellaneous

        Yuefu

        Poetry.”

        The

        Complete

        Works

        of

        Lu

        Zhaolin

        .Vol.6.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96.335-58.]

        繆襲:“鼓吹曲”,《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264—69。

        [Miu,Xi.“Ensembles.”

        Collection

        of

        Yuefu

        Poetry

        .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79.264-69]

        倪伯鰲:《十洲宮辭》。明嘉靖隆慶遞刻本(1522年—1566年)。

        [Ni,Boao.

        The

        Palace

        Poems

        of

        Ten

        Islands

        .Block-printed edition (1522-1566)]

        歐陽修 宋祁:《新唐書》第82卷。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Ouyang,Xiu,and Song Qi.

        The

        New

        Book

        of

        Tang

        .Vol.82.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75.]

        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Peng,Dingqiu,et al.,eds.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0.]

        錢大升:《南宋書》,《二十五別史》第二十冊。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Qian,Dasheng.

        The

        Book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

        The

        Twenty

        -

        five

        Other

        Histories

        .Vol.20.Beijing:Qilu Press,2000.]

        錢謙益:《書汪水云集后》,《增訂湖山類稿》附錄,孔凡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88—89。

        [Qian,Qianyi.“Postscript to Wang Yuanliang’s Poetry.”

        Appendix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Hushan

        .Ed.Kong Fanli.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4.188-89.]

        沈德潛:《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9年。

        [Shen,Deqian.

        The

        Miscellaneous

        Comments

        on

        Poetry

        .Beijing: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1979.]

        沈祖棻:《唐人七絕詩淺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Shen,Zufe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ven

        -

        Character

        Quatrains

        from

        the

        Tang

        Dynasty

        .Shanghai: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1981.]

        史夢蘭:“全史宮詞”,《史夢蘭集》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Shi,Menglan.“The Complete Palace Poems by Shi Menglan.”

        Collected

        Works

        of

        Shi

        Menglan

        .Vol.6.Shanghai: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2015.]

        田雯:《古歡堂集雜著》,《清詩話續(xù)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91—724

        [Tian,Wen.

        The

        Complete

        Works

        in

        the

        Hall

        of

        Ancient

        Pleasure

        .

        Sequel

        to

        the

        Poetic

        Remark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Shanghai: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1981.691-724.]

        文天祥:《文天祥全集》卷一三。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

        [Wen,Tianxiang.

        The

        Complete

        Works

        of

        Wen

        Tianxiang

        .Vol.13.Shanghai:Shanghai Bookstore Publishing House,1985.]

        王維:《王維集校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Wang,Wei.

        The

        Annotated

        Works

        of

        Wang

        Wei

        .Vol.1.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97.]

        汪元量:《增訂湖山類稿》,孔凡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Wang,Yuanliang.

        The

        Complete

        Works

        of

        Hushan

        .Ed.Kong Fanli.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4.]

        王譽昌:《崇禎宮詞》。虞山叢刻本,丁祖蔭1915年刊。

        [Wang,Yuchang.

        The

        Palace

        Poems

        under

        the

        Reign

        Title

        of

        Chongzhen

        .Edition of Yushan Congke by Ding Zuyin,1915.]

        元?。骸对〖肪矶?。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Yuan,Zhen.

        The

        Complete

        Works

        of

        Yuan

        Zhen

        .Vol.23.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2.]

        周拱辰:《圣雨齋詩集》卷五。清順治九年刻本。

        [Zhou,Gongchen.

        The

        Complete

        Works

        from

        Scared

        Rain

        Studio

        .Vol.5.Block-printed edition in 1652.]

        張昱:“天寶宮詞”,《元詩選初集》辛集,顧嗣立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2066—2067。

        Zhang,Yu.“The Palace Poems of Tianbao”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Yuan

        Dynasty

        .Ed.Gu Sili.Vol.8.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2002.2066—2067.]

        趙文:《書汪水云詩后》,《增訂湖山類稿》附錄,孔凡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87。

        [Zhao,Wen.“Postscript to Wang Yuan liang’s Poetry.”

        Appendix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Hushan

        .Ed.Kong Fanli.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1984.187.]

        猜你喜歡
        宮詞七絕樂府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2年12期)2022-11-30 09:57:52
        《樂府考略》作者非來集之考辨
        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 08:07:58
        七絕一首
        中華詩詞(2021年7期)2021-12-31 08:35:04
        品讀樂府
        積素凝翠(七絕)
        寶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12
        圣潔(七絕)
        寶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12
        永恒(七絕)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1
        《樂府三首》
        中華詩詞(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24
        《傳奇匯考》《樂府考略》述考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36
        史夢蘭《全史宮詞》考論
        亚洲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91久久偷偷做嫩模影院| 天天噜日日噜狠狠噜免费|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kTV| 99久久精品人妻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全部孕妇毛片| 国产大片中文字幕|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视频| 中文字幕人乱码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国产av|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免|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av |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v在线| 日本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中文字幕av素人专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 91麻豆精品久久久影院|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久久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91av小视频| 日本在线播放不卡免费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伊人特级黄色| 亚洲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最新欧美一级视频| 人妻中文久久人妻蜜桃| 国产 麻豆 日韩 欧美 久久| 欧美黑人性色黄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