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你們好!
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共同探討有關中國古代詩文經(jīng)典的話題。古代詩文經(jīng)典,聽起來遙不可及,可當你面對盛開的桃花輕吟“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時候,當你眺望夜空中那輪皎潔的明月脫口而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時候,它其實早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命。它見證了從古至今無數(shù)人逐夢時的歡笑和淚水,成為了不同時代的逐夢者之間交流的橋梁,也成為了逐夢路上前人為后人留下的一盞盞指路明燈。
能被稱之為夢想的,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蒹葭》里那位在水一方的佳人,遺世獨立,衣不染塵,美好得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接近她,但“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佳人”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就像鎖著公主的城堡總有惡龍看守一樣,通往夢想的道路上總是布滿了荊棘,但這也恰恰彰顯了夢想的可貴。蘇格拉底曾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彼哉埐灰ε麓煺?,夢想本身的美好會將你為之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和淚水變得幸福而有意義。
逐夢路上,我尤愛李白的飄逸瀟灑。“酒入愁腸,三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七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他在詩歌領域的造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受世人景仰而被尊稱為“詩仙”,可鮮有人記得他出神入化的劍術(shù),記得他敢為天下先的俠客身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雖然沒有杜甫那樣細膩的心思,但也想為了天下人在官場做出一番事業(yè)來??珊诎档墓賵鼋K究容不下李白的天真與浪漫,在被賜金放還后,他也發(fā)出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疑問,但他最終依然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一如既往的壯志凌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來得豪邁;“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去得灑脫。也許,真正的李白只是那抹騎白鹿訪名山的謫仙身影,借清風白云作衣裳,仗玉劍駿馬輕狂。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坎坷與挫折,樂觀也應是逐夢路上必不可少的那件行李。正如一心為國卻被一貶再貶的蘇軾,他雖然也曾有過“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但最終也勸慰自己“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他的樂觀灑脫向來為人稱贊,大概也只有這樣的他才能真正理解并體會“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他雖然在官場中不得志,但他逐夢的姿態(tài)實為后世之楷模。
親愛的同學們,或許你在逐夢路上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然而玄奘成佛尚需九九八十一難,所以不必害怕,不必退縮。只愿你能汲取古代詩文中前人的經(jīng)驗,伴著經(jīng)典前行,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永遠牢記自己心中的那個念想,總有一天能到達夢想所在的那個遠方。
謝謝大家!
【山東省微山一中高三(2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