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梅
(作者原名楊如梅,長陽人,現居五峰,湖北省第六屆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
鶴峰縣走馬鎮(zhèn)官倉村的李玉政先生,為了陪伴在老家頤養(yǎng)天年的母親,從鶴峰縣衛(wèi)生局領導崗位退休后回到家鄉(xiāng),在自家的老宅基地上打造了一座美麗溫馨的民宿花園——“歸耕園”。他將園林注入文化元素,使鄉(xiāng)鄰的生活情操得到陶冶,并引領村民解決水、電、路等生活難題,種植蔬果茶葉、養(yǎng)殖蜜蜂、開發(fā)旅游資源。李玉政老有所為,造福一方百姓的事跡聲名遠播。他充實的人生在“歸耕園”精彩綻放,四方游客慕名紛至沓來。
盛夏的一天,早上從五峰出發(fā),車行3小時后,便到了走馬鎮(zhèn)“歸耕園”。
“歸耕園”坐落在筆架山和將軍巖山腳下,值得一提的是,筆架山和將軍巖均是李玉政先生帶領鄉(xiāng)親們打造的旅游景點。庭院前方立著醒目的字牌,正面是“歸耕園”幾個大字,左側是“躬耕養(yǎng)身”、右側是“閑讀怡情”。庭院里花木蔥蘢,散發(fā)出陣陣撲鼻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
庭院中間,幾棵高大而蒼翠的古樹綴滿了米黃色的花穗,旁邊還有一棵開滿橘紅色喇叭花的樹。它們矗立在一起,好似幾位彬彬有禮的紳士和一位身著裙裝的迎賓美女在迎接四方賓客。倚著其中一棵古樹樹根的是兩根石柱托著一塊石板,上面刻的是李玉政寫的“歸耕園”簡介。古樹下面有石凳、石桌,供游人納涼、喝茶、侃故事。微風徐來,花香四溢,好不愜意。
這時,從別墅里走出來一位精神矍鑠、儒雅可親、滿頭銀發(fā)的長者,他就是李玉政。他非常熱情地招呼我們,請我們享用新鮮的水果、品嘗木耳山茶。這茶,輕輕啜飲一小口,便唇齒生香。
據李玉政介紹,庭院前方的“歸耕園”石刻,是鶴峰本土書法家楊尚成,三個大字龍飛鳳舞、遒勁生動,石刻被榆蠟樹簇擁著,體現出“歸耕園”活色生香、情趣盎然的景象。鶴峰籍作家龔光美介紹說,榆蠟樹的真名叫大葉女貞,又稱余納,幽默風趣,寓意深刻。榆蠟樹是藥用植物,葉、花、籽均可入藥。這種樹主干不高,但枝葉繁茂,耐寒耐澇,質地堅韌,特別適合做鋤把、刀把,經久耐用。其樹葉燃燒時產生的煙霧還有特殊的殺菌消毒作用。
石刻前面石板上刻的內容是李玉政撰寫的詩句:“樹高千尺總有根,人行萬里戀鄉(xiāng)情。報效國家獻壯歲,花甲歸根獻晚晴?!边@正是李玉政人生的真實寫照。
經過園中小橋,便是“知音泉”石刻,是著名作家李傳鋒先生的題字,寓意主人琴瑟和鳴的美滿姻緣。龔光美介紹道:“‘知音泉’掩映在一蔸翠綠的石菖蒲中,水槽里鑿出一個五線譜標志,游人至此,可以聽見泉水流動的聲音,借男女主人姓名中間的‘金’‘玉’二字,得名‘鈺池’,寓意‘金玉良緣’。有緣即為知音,知音才能結秦晉之好,奏出美滿和諧的人生樂章,涓涓細流,淙淙鳴響。一泓碧水倒映著藍天、花樹,頗具匠心?!扁暢乩雉~兒淺游,游客在此還可以垂釣。
園中頗具禪意的有“三順石”“補心靈石”“三筍石”?!叭樖鄙喜坑幸粋€小洞似耳,中部四竅相通似眼,下部隆起似大肚,寓意“聽一切話都耳順,看一切人都眼順,想一切事都心順”。園主自題一聯(lián):“心境臻三順,喜樂伴終身”。石肚上是詩人周西之的詩句:“紫顏非奪朱,耾徹聰有無,滄海千川匯,三臻自可舒”。
“歸耕園”的石刻還有“龍舍石”“紫薇石林”等,這是一座奇石與植物巧妙結合的庭院。
“歸耕園”的植物繁多,就像美麗的百草園。不僅有可供觀賞的植物,比如幽香怡人的桂花、茶花、梔子花,象征高潔品質的荷花和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象征富貴的金桔、牡丹,浪漫輕舞的楊柳,寄意主人頑強不屈信念的榆臘樹、冬青樹,還有可供食用、藥用的瓜果、蔬菜:葡萄、獼猴桃、李子、石榴、金銀花以及各種時令蔬菜。
樹木與花卉疊影成趣、錯落有致,園中種有百合花、榆蠟花、玫瑰花、水仙花等花草,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好不熱鬧。園主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匠心獨運的構思,打造了一座處處浸潤著園主的情致與才思、美麗溫馨的精神家園。
酷暑難耐的夏日,“歸耕園”是理想的避暑勝地。正如李玉政介紹的那樣,“‘歸耕園’建筑風格別致、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內涵豐富。到‘歸耕園’,你可以在‘鈺池’垂釣,在‘桂宮’觀弈,在‘三筍石’前自省,在‘龍舍石’前讀詩,在‘知音泉’旁敘舊,在‘補心靈石’邊補心,在‘三順石’旁養(yǎng)性,到‘紫薇石林’夏觀百日紅、冬看臘梅花。還可以觀七彩山雞,看蜜蜂起舞,聽鴨鵝歡叫,賞鮮花,品瓜果,游農田。如果你想登山,從‘歸耕園’出發(fā),登上峻美雄奇的筆架山,拜謁鎮(zhèn)山奇石將軍巖,往返只須3個小時左右。如果你想和家人朋友聚餐,‘歸耕園’可以提供地道的農家飯菜,讓你一飽口福。到了秋冬,你還可以品嘗到香甜可口的獼猴桃?!畾w耕園’還可以為你提供舒適的棋牌娛樂和周到的服務。入夜,可觀賞當地農民的歡樂歌舞,還可融入其中同樂?!?/p>
李玉政回到老家,一邊盡孝照顧母親,一邊引領鄉(xiāng)親致富,退休前的一切榮譽、地位歸零,重燃創(chuàng)業(yè)激情,不僅使退休一族得到啟發(fā),同時也給年輕人樹立了一面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的旗幟。我們來到“歸耕園”,得到的不僅僅是觀賞花草、把玩奇石的快樂,而且體會到一位生活藝術家的魅力。來到“歸耕園”,即刻有一種遠離塵世的喧囂之感,讓人心生靜怡。在園中漫步,忘記了世俗的煩惱,靈魂得到頓悟和升華。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這純凈的精神家園傳遞給我們的是催人奮進的力量和怡然自得的美好。
李玉政夫妻相濡以沫的恩愛之情也深深感染著我。在我將要離開“歸耕園”時,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園中散步,詢問后得知,那是李玉政年過九旬的岳母。原來,他歸耕田園后,不僅照顧自己的母親,而且對岳母也是一樣孝敬。李玉政的老伴洋溢著滿臉的幸福之情,近70歲了,卻依然身材苗條、步履輕盈,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十多歲。她退休前是縣幼兒園的老師,愛好跳舞,回“歸耕園”后,帶領勞作而歸的鄉(xiāng)鄰跳舞,不僅舞出了快樂,也舞出了美麗和健康。
當我向李玉政夫婦表達贊佩之情,表示要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精心構筑的這座民宿花園時,李玉政謙虛地說道:“一定不要言過其實啊?!闭缢麍@中的“三筍石”上刻的“做人要真誠,做事要守信”。臨別時,我與李玉政夫婦合影,留下了難忘而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