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學
[摘 要] 小學是兒童接受正規(guī)系統(tǒng)國家教育的起始階段,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奠基作用。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有一個很大的跨越時期。這時,孩子既滿懷著對未來學習的渴望,又伴隨著對學習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產(chǎn)生心理準備不足的焦慮,或許會產(chǎn)生少許害怕上小學的心理情緒。家長要充分發(fā)揮第一任老師的作用,在入學前通過心理調適和體能訓練等,幫助孩子消除焦慮心理,重視對孩子克服困難、堅強意志、團結協(xié)作、活潑開朗、自我控制、善始善終等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入學之后,家長更要配合學校,把家校共育落細落實,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關鍵詞] 幼小銜接;小學生;家校共責;家校共育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來,父母之心人皆懂之?!比绾慰茖W引導一年級新生正常過渡、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呢?只有家校共責共育落地,孩子才能享有輕松愉快的小學生活,進而擁有幸??鞓返拿篮梦磥怼?/p>
一、家校共責提素養(yǎng)
1.主動學習,環(huán)境育人
作為新時代家長,必須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敢于面對、勤于反思。認真學習和踐行《無條件養(yǎng)育》《正面管教》《獎勵的惡果》等育兒經(jīng)驗,努力改變自我的思想和行為。更要善待孩子、善待家人,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大人之間要互相尊重,尤其在孩子面前,不爭不吵,更不能數(shù)落對方的缺點,要相互樹立家長的威信,多引導孩子看到家長為家庭的操勞和付出,孩子才會更加懂事、孝敬長輩,才不會與家人唱反調,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品格和個人修養(yǎng)。同樣,在孩子面前,也不能對老師評頭論足、說長道短。仔細想一想,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性格特征、生活習性迥然不同,學習成績參差不齊。面對家長期盼的全面發(fā)展、學校考核的嚴格要求、校際的激烈競爭,老師的教育和管理可謂壓力重重。在孩子面前,我們要夸贊老師的學識淵博和默默奉獻,孩子對老師才會心生敬意,進而喜歡老師、喜歡老師的課堂,俗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這對孩子的學習才有巨大推動力。
2.合理膳食,作息育人
以早餐為例。很多年輕的家長,要么工作忙時間緊而來不及做早餐;要么自己貪睡而不想做早餐;要么自己沒有吃早餐的習慣而孩子也跟著不吃。孩子的早餐問題怎么解決呢?有的用一瓶牛奶、一個面包就搞定了;有的干脆花幾塊錢,在外面小攤上隨便買點餅子。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肚子餓了,心里慌!”何況,孩子正在長身體階段。如果早餐不能得到保障,直接影響身體和學習。所以,我們不能嫌麻煩,一定要堅持在家里做早餐給孩子吃,而且還要變著花樣,講究營養(yǎng)搭配,合理膳食方顯大愛。
3.遵守規(guī)則,制度育人
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寧靜、舒適、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學校實行“分年段、分地點錯時放學”,來緩解校園周圍的交通壓力。如1~2年級從學校后大門進出、3~6年級從學校正大門進出。每個班級都有指定的位置,家長就要嚴格遵守學校規(guī)定,在規(guī)定時間、指定地點、安靜等待,不得全都堵在校門口,那樣會堵住孩子們正常出入的通道。按時接送,才能給孩子安全感,也決定孩子在同伴中的地位,更是成人應該具有的品質。不允許任何人隨便闖入學校、進入教室。如果遇到臨時性的急事,確實需要進校處理的,請主動和老師電話聯(lián)系,尊重校園保安,說明原因,不能與校園保安發(fā)生爭吵。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講文明、守秩序、善溝通的好榜樣。
4.主動做事,細節(jié)育人
為了便于家校共育,學校成立“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家長委員會”。職責是:召集所有家長開會、商量、收集意見、代表意愿,主動為班級、為年級、為學校建言獻策,為孩子們服務做事。作為家長,更要主動與老師聯(lián)系,選用恰當?shù)姆绞脚c老師溝通。只有信息暢通了,大家對孩子的了解才會更全面,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引導,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保證孩子一直向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比如說:面對面溝通:可以看到彼此的神態(tài)表情,及時了解到真實想法和觸及問題的本質,將問題一次性解決透徹,避免誤會,使溝通更直接有效。注意:一定要提前與老師約定時間,不能讓老師等待太久,避免耽誤時間、影響工作。學校專門制作了“家校聯(lián)系卡”,讓孩子提前把“家校聯(lián)系卡”帶回家,家長第二天就憑卡登記入校,再把聯(lián)系卡交給老師統(tǒng)一保管,循環(huán)使用。書面溝通:如果家長不善言談,或者不方便當面交流的,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寫留言條、發(fā)短信。有問題就提,沒問題,也可以寫一些祝福的話語,加強了解、增進感情。電話溝通:雖然方便快捷,但也要注意時間節(jié)點。要根據(jù)學校的作息時間來對照課程表,上課時間最好不要打電話,那樣,會影響老師的課堂教學及孩子們的學習。老師下班后,也不能半夜還給老師打電話,我們要體諒老師同樣需要休息的時間和生活的空間。網(wǎng)絡溝通:可以把一些當面不好意思說的建議,通過QQ、微信表達出來,這種聊天方式最時尚、最快捷。總之,在溝通時,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尤其在解決矛盾或誤會時,一定要保持冷靜,有禮貌、講道理,真誠相待。
二、家校共育養(yǎng)習慣
教育的重要一點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特別是對于小學一年級新生而言,家校雙方要共同承擔起培養(yǎng)兒童良好習慣的責任,形成合力,筑牢孩子的人生根基。
1.聽說訓練要堅持
一年級家庭作業(yè)一般以讀讀說說、動手操作為主。從開學第一天起,在接孩子回家的路途中,可設置一些小問題,引導孩子完成口頭交流作業(yè)。讓孩子回家路上開心說:今天在學校有什么收獲?午餐吃得習慣嗎?學習了哪些新的知識???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嗎?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了嗎?為班級做了哪些事情呢?最開心的地方在哪里?有不愉快的事情嗎?準備怎樣面對和解決這些不愉快的問題呢?希望家長一定要這樣堅持下去,孩子會津津樂道,收獲滿滿,倍感幸福。不知不覺中,就培養(yǎng)了孩子樂意表達的習慣、善于表達的能力。
2.認真寫作業(yè)不敷衍
回到家后,提醒孩子先用肥皂洗洗手,喝點水、吃點水果、喝牛奶,適當滿足生理和心理需求,休息20分鐘后,溫和而堅定地要求孩子開始寫作業(yè)。一定給孩子營造一個有學習氛圍、安靜作業(yè)的環(huán)境,比如:有獨立的書寫房間,有專門的桌椅、臺燈、小書架等。根據(jù)作業(yè)量,約定時間,調好鬧鐘,讓孩子自我監(jiān)督、自己管控、不拖拉、不敷衍,并一直灌輸“要做,就認認真真地做;要玩,就痛痛快快地玩”的思想,絕對不允許一邊做作業(yè)、一邊吃東西、一邊玩耍。家長如果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大聲吵鬧,就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嚴重影響做作業(yè)的質量;如果家長能夠在旁邊認認真真地看看書、端端正正地寫寫字,則是對孩子無形無聲的教育。
3.嚴格坐姿多展示
嚴格書寫坐姿要做到“三個一”:身子端正,眼離書本(一尺)、坐姿自然,胸離桌邊(一拳)、握筆正確,手離筆尖(一寸)。讓孩子看到自己寫字的進步,在家里設置一個展示區(qū),經(jīng)常把孩子書寫很好的作業(yè)貼上去,供來客參觀,激勵孩子。如果有條件、有時間,還可以讓孩子學著老師的模樣,給家長上課,把當天的學習內容講一講。
4.獨立檢查會收拾
孩子寫完作業(yè)后,要引導孩子自己檢查,要對自己的學習和作業(yè)負責任。有能力的家長,也可根據(jù)孩子作業(yè)的質量,給孩子提出一些建議,引導孩子自己改正錯誤。耐心指導孩子及時整理書包、收拾書本學具。因為一年級書面作業(yè)不多,家長朋友要特別重視老師布置的動手操作的實踐性作業(yè)。尤其值得提醒的是:一年級的孩子,還不能完整記錄家庭作業(yè),老師通常會編輯短信發(fā)給家長。請家長一開始就要灌輸:學生完成作業(yè)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作業(yè)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對照短信,逐一核對、樣樣落實,確保孩子按時、按量、按質、獨立完成每一項作業(yè)。
5.課余生活有滋味
作業(yè)完成之后,家長還要合理、有序地創(chuàng)設豐富的課余生活。有人說“好孩子是陪伴出來的”。可以一起看書做作業(yè)、下棋跳繩、爬山散步、逛街購物、騎車玩耍、家務體驗,拜訪長輩、走親訪友、觀光旅游……有選擇性地定時收看新聞聯(lián)播、動畫片和科學教育等電視節(jié)目,來開闊眼界,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保證每天有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都要讓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和勞動體驗,呼吸新鮮空氣,放松身心,從小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吃苦精神、熱愛勞動的奉獻意識。根據(jù)孩子的興趣特長,適當安排文化、藝術、科技等方面的活動,培養(yǎng)個性與特長。我們得轉變觀念,改變思想,把握機會,讓陪伴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義務,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幸福。
6.建立檔案攢幸福
給孩子準備“苗苗成長袋”,培養(yǎng)通過建立個人成長檔案規(guī)劃未來的習慣。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美化封面,自覺把一些重要的紀念照片、作業(yè)作品、獲獎證書等資料存在里面,記錄成長的點滴,為長大之后攢下美好的回憶。
“愛在心中貴在行動,家校攜手智慧育人?!弊屛覀兗霸绨l(fā)現(xiàn)孩子的個性特征,引導孩子順利走上成功大道,進而茁壯成長,去創(chuàng)造人生的一個個精彩。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