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范曄
初,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于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裁封數(shù)百戶;今我微勞,猥饗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冀日:“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選自《后漢書》,中華書局2009年版,標題為編者所加)【注釋】
①援:馬援,字文淵,光武帝時期的著名將領。②坐:通“座”,在座。③路博德:漢武帝時期將領,屢立戰(zhàn)功,曾被封為伏波將軍。④猥:謙辭。有“辱”的意思。意思是自己的地位、品格、學識等比別人低下,自己的行為使別人受到屈辱,以此表示自己的謙卑。⑤饗:通“享”,享受。⑥諒:確實。
【今譯】
當初,馬援的軍隊回來,快到京城的時候,他的朋友中有許多人來迎接慰勞他。平陵人孟冀,以擅長謀略聞名,也在座,祝賀馬援。馬援對他說:“我希望你能說出好的意見,怎么反而和大家一樣呢?過去伏波將軍路博德開辟了七個郡,才封給他幾百戶的食邑;我現(xiàn)在只是立了微不足道的戰(zhàn)功,卻愧受大縣的獎賞,功勞淺薄而賞賜厚重,憑什么能夠保持長久呢?先生用什么辦法來幫助我呢?”孟冀說:“我想不出來?!瘪R援說:“現(xiàn)在匈奴、鳥桓仍然侵擾北方的邊境,我想自告奮勇前去抗擊他們。男子漢死就應該戰(zhàn)死在邊疆荒野之地,用馬皮裹著尸體回來安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孩子面前呢!”孟冀回答說:“真正的壯士,就應當這樣?!?/p>
【點評】
這篇短文中,東漢著名將領馬援以“馬革裹尸”之言明志報國。讓我們看到了古人以身報國、視死如歸的愛國情懷。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文中馬援豪情萬丈、赤膽忠心的報國之言,突出了他渴望為國殺敵、建功立業(yè)的愛國將領形象。馬援一生南征北戰(zhàn),為國家屢立戰(zhàn)功。到了暮年還在為國征戰(zhàn),最后為國捐軀,成為忠勇報國的典范,名垂千古,為后人所敬仰。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名篇《出師表》中,諸葛亮用懇切的語言表達了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可以和本文做對比閱讀。古人遠大的報國之志、赤誠的愛國之情,值得當代的我們認真學習。
(導讀/藝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