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磊
(山西醫(yī)科大學晉祠學院,山西太原 030025)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因此對于糖尿病病情的監(jiān)測十分關鍵[1]。HbAlc檢測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診斷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監(jiān)測意義重大,此檢測指標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2]。HbAlc作為一個血糖檢測指標,目前廣泛應用于糖尿病的診療當中,臨床上往往通過檢測HbAlc水平以了解患者近3個月內的血糖控制情況,同時HbAlc水平的高低也能較科學的用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預測[3]。Tze WJ等[4]在其研究中測定了16名非糖尿病和115名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12名糖尿病患者是新診斷的,12名處于緩解期。非糖尿病受試者的平均糖化血紅蛋白百分比為4.33±0.39,長期糖尿病患者為8.34±0.23,新診斷糖尿病患者為8.99±0.50,部分緩解患者為5.16±0.18。這四組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差異顯著(P<0.05)。在糖尿病受試者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空腹血糖、尿糖、糖尿病控制程度等指標之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而糖化血紅蛋白與年齡、性別或疾病持續(xù)時間之間的相關性不顯著。其研究結果表明,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可作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客觀指標。
目前已經(jīng)推廣應用的HbAlc測定方法眾多,其中高效液相色譜法和免疫比濁法最為常見的方法,二者均具有較高的準確度[5]。本研究隨機選取56例糖尿病患者,采集其血液樣本,每一份血液樣本一分為二,均分別運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和免疫比濁法兩種方法進行測定HbAlc水平,比較分析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探討兩種檢測方法的特點,以期為HbAlc檢測時方法的選擇提供參考。
本研究隨機選取56例已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所有研究對象均了解本研究目的和過程,并同意本研究的開展,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如表1所示。
于清晨,抽取每名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2 mL,進行常規(guī)抗凝操作。HbAlc檢測時,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儀及相關測定試劑盒購自日本東曹,免疫比濁法所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相關的試劑盒等材料購自羅氏公司。進行HbAlc檢測操作時,均由較為熟練的相應檢驗師按照檢測方法規(guī)范流程進行操作測定。
表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本研究觀察指標主要為兩種檢驗方法測定HbAlc水平的均值、變異系數(shù)(CV)、線性范圍及相關性。
本研究中使用變異系數(shù)表示檢測方法的穩(wěn)定性。設定檢驗水準為α=0.05。
根據(jù)樣本HbAlc濃度高低,區(qū)分其為高、中、低三種濃度范圍,分別比較兩種方法HbAlc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兩種方法檢測的HbAlc水平均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變異系數(shù)均較小,說明方法穩(wěn)定性較好。結果見表2。
表2 兩種方法測定HbAlc批內及批間精密度比較
取HbAlc高值樣本,對其進行梯度稀釋,分別使用兩種方法進行測定HbAlc水平,評估檢測方法與不同濃度的線性關系。結果可得,高效液相色譜法r=0.997,線性范圍3.8%~19.1%;免疫比濁法r=0.995,線性范圍3.4%~15.1%。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到兩種檢測方法結果相關性良好(r=-0.225,P>0.05)。
隨著人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發(fā)展和多糖飲食的普遍性,糖尿病正逐漸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生活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如何及時預防、發(fā)現(xiàn)、治療糖尿病也成為了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當前能夠應用于臨床上測定HbAlc的方法較多,其中最常用的實驗室方法為高效液相色譜法和免疫比濁法。本研究中運用HbAlc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儀進行測定HbAlc時,操作者只需完成樣本的準備,后續(xù)檢測工作由儀器自動完成,簡單快捷的同時,檢測準確性較高,被譽為檢測HbAlc的金標準,但也存在其相應的缺點,儀器費用較高,目前無法在條件較差醫(yī)院普及配備。免疫比濁法用于測定HbAlc水平時,所用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能夠有效地避免變異血紅蛋白干擾結果,獲得較為準確的測定結果,但也存在人工操作較為復雜的缺點,復雜的前期操作對于操作者要求過高,也容易出現(xiàn)因為操作不當影響檢驗結果的情況[6]。兩種檢驗方法均能準確地對HbAlc進行測定,未發(fā)現(xiàn)二者結果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高效液相色譜法和免疫比濁法這兩種檢驗方法都能較好地被用來檢測HbAlc水平,但二者都有其明顯的缺點,具體應用時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參考醫(yī)院財力和人力等因素,選擇較好的檢測手段。
推廣應用HbAlc檢驗對于糖尿病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意義重大,具體選擇檢測方法時,可根據(jù)高效液相色譜法和免疫比濁法的優(yōu)缺點,結合醫(yī)院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手段,以較好地完成HbAlc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