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楊紅,鄧舒羽,曾襄潔,李海洋,黃金,陳聰?shù)兀?/p>
(1.成都師范學(xué)院 化學(xué)與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四川成都 611130;2.成都師范學(xué)院 功能分子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
蜂蜜是一種天然產(chǎn)品,是一種含復(fù)雜糖類混合物的高濃度液體,其中含有少量其他成分,如礦物質(zhì)、蛋白質(zhì)、維生素、有機酸、黃酮類、酚酸、酶和其他植物化學(xué)物質(zhì)等[1],具有良好且安全的藥用價值。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于蜂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同時對蜂蜜品質(zh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蜂蜜的成分中,酚酸、黃酮類物質(zhì)廣泛受到關(guān)注。酚酸類物質(zhì)是蜂蜜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其生物活性主要表現(xiàn)為清除自由基,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過氧亞硝酸鹽自由基、脂質(zhì)過氧化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羥自由基等;而黃酮的功效主要表現(xiàn)為強抗氧劑,可以很有效地清除掉體內(nèi)的氧自由基,同時其抗氧化作用也可以阻止細(xì)胞的衰老、退化,甚至可以降低癌癥病發(fā)的概率。
蜂蜜品質(zhì)與其蜜源地有很大的聯(lián)系。譚烘波等[2]研究了云南的蜂蜜,發(fā)現(xiàn)4種云南特色蜂蜜酚類化合物含量豐富,抗氧化能力強;Nascimento等[3]對巴西5種單花蜂蜜和6種多花蜂蜜的理化和抗氧化成分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蜂蜜的理化性質(zhì)和抗氧化性能與其植物來源有關(guān);Bertoncel等[4]研究表明,斯洛文尼亞7種最常見蜂蜜類型的蜂蜜樣品的總酚含量范圍為44.8~241.4 μg/g,且蜂蜜中總酚含量的高低與其抗氧化能力的強弱有很大的聯(lián)系。
西藏地區(qū)海拔3 600~5 100 m,占地面積120多萬平方千米,無環(huán)境污染,蜜源植物豐富且罕見[5]。然而,關(guān)于西藏地區(qū)的蜂蜜特性及品質(zhì)鮮有報道。另外,大部分研究都是對商品蜜進行分析,并且常規(guī)商品蜜并未從時間段上進行區(qū)分,但是對于蜂蜜品質(zhì)來講,原蜜的質(zhì)量決定了商品蜜的天然品質(zhì),且不同采收時期蜂蜜的品質(zhì)特性可能會有差異顯著[6],因此對西藏不同月份的原蜜及商品蜜開展相關(guān)研究非常有必要。
西藏蜂蜜原蜜由4個蜂場6月、7月份采集,共6個樣品,西藏蜂蜜商品蜜由6、7月原蜜混合加工而成,共2個樣品,見表1。
表1 試驗樣品
西藏商品蜜及原蜜均由成都四十一度蜂業(yè)有限公司提供,采自于西藏山南市乃東縣地區(qū)。雪脂蓮蜜、洋槐蜜,來自于江西汪氏蜜蜂園有限公司(這兩種蜂蜜蜜源花卉分別為豆科巢菜屬、蝶形花科槐屬,與西藏原蜜的花卉科屬最為接近)。
原兒茶酸對照品,純度98%,Sigma公司生產(chǎn);蘆丁對照品,純度97.11%,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生產(chǎn);鎢酸鈉、鉬酸鈉、磷酸、溴水、硫酸鋰、碳酸鈉、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等,均為分析純,北京化學(xué)試劑公司生產(chǎn)。
FA2204N型電子天平,上海菁海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DF-101Z 型集熱式磁力攪拌器,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生產(chǎn);N-722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儀器科學(xué)有限公司生產(chǎn);KQ-250D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UPWS型超純水器,杭州永潔達(dá)凈化科生產(chǎn)。
1.3.1 總酚酸含量的測定
蜂蜜總酚酸含量的測定采用Foiln-Ciocalteu法[7](用原兒茶酸作標(biāo)準(zhǔn)物)。準(zhǔn)確吸取1.00 mL稀釋后的蜂蜜溶液(0.1 g/mL)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 mL的 Folin-Ciocalteu顯色劑,混勻,然后加入5.0 mL濃度為1 moL/L的碳酸鈉溶液,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混合均勻,在室溫、避光條件下放置1 h,用N-722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760 nm處的吸光度值。并將對照品原兒茶酸配成0.1 mg/mL的標(biāo)準(zhǔn)溶液,準(zhǔn)確量取上述標(biāo)準(zhǔn)液0.00 mL、0.20 mL、0.40 mL、0.60 mL、0.80 mL、1.00 mL和1.20 mL,按照上述方法制定標(biāo)準(zhǔn)曲線。以原兒茶酸濃度為橫坐標(biāo),吸光度值為縱坐標(biāo),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其回歸方程為y=0.111 7x+0.386 1(R2=0.998 2)。樣品中總酚酸的含量在標(biāo)準(zhǔn)曲線中可查出相應(yīng)的值,蜂蜜總酚酸含量以原兒茶酸的相對量來表示。
1.3.2 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蜂蜜總黃酮含量的測定采用比色法[8](以蘆丁作標(biāo)準(zhǔn)物)。蜂蜜各稱取1 g于25 mL錐形瓶中,加入50%乙醇,在常溫下超聲提取30 min,然后過濾,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5.0 mL供試液至25mL容量瓶中,加50 g/L亞硝酸鈉溶液1.00 mL,混勻,放置6 min;再加入100 g/L硝酸鋁溶液1.00 mL,搖勻,放置6 min;加40 g/L氫氧化鈉溶液10.0 mL,再加入50%乙醇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在510 nm波長處測定樣品吸光度值。將蘆丁對照品配制成濃度為0.1 mg/mL的標(biāo)準(zhǔn)溶液,分別準(zhǔn)確吸取0.0 mL、1.0 mL、2.0 mL、4.0 mL、8.0 mL和10.0 mL置于25 mL錐形瓶中,按照上述方法制定標(biāo)準(zhǔn)曲線。以蘆丁濃度為橫坐標(biāo)、吸光值為縱坐標(biāo),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其回歸方程為y=12.788x+0.008 2(R2=0.999 6)。樣品中總黃酮的含量在標(biāo)準(zhǔn)曲線中可查出相應(yīng)的值,蜂蜜總黃酮含量以蘆丁的相對量來表示。
4個蜂場采集的原蜜中總酚酸、總黃酮的含量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四個蜂場蜂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的對比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蜂場原蜜中總酚酸含量明顯不同。其中,1號蜂場原蜜中總酚酸含量最高,平均為199.1 μg/g,其次是3號蜂場,平均為188.8 μg/g,4號蜂場原蜜中總酚酸含量比3號蜂場低,為34 μg/g,總酚酸含量最低是2號蜂場,為4.39 μg/g,而1號蜂場原蜜中總酚酸含量的平均值為2號蜂場的45倍。對于四個蜂場原蜜中總黃酮含量,其中1、3、4號蜂場蜂蜜都在0.217 8 mg/g左右,2號蜂場最低為0.139 8 mg/g,前者蜂場中總黃酮含量是后者的1.55倍。
1號、3號蜂場6月、7月份采集的蜂蜜原蜜中總酚酸、總黃酮的含量對比如表3所示。
表3 1號、3號蜂場6月、7月份蜂蜜中總黃酮總酚酸含量的對比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蜂場6月份原蜜中總酚酸及總黃酮含量均高于7月份原蜜。其中1號蜂場6月份原蜜中總酚酸含量是7月份原蜜的2.4倍,總黃酮含量是7月份原蜜的1.19倍;而3號蜂場6月份原蜜中總酚酸含量是7月份原蜜的6.8倍,總黃酮含量是7月份原蜜的1.7倍。6月份,3號蜂場原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均高于1號蜂場原蜜,是1號蜂場含量的1.1倍左右,而7月份3號蜂場原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均低于1號蜂場原蜜,總酚酸含量為1號蜂場原蜜中總酚酸含量的41.8%,而總黃酮含量為1號蜂場的80.3%。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蜂場不同時間段的原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均有所變化。這可能與不同蜂場花卉種類以及花期不一樣有關(guān)。Escriche[9]等和Shi S[10]等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來源種類對黃酮類化合物和酚類化合物的含量及分布有很大影響。據(jù)了解,西藏6月主要蜜源植物有藏黃連、狼牙刺、藏怪柳,而7月主要蜜源植物有錦雞兒、野蕎麥、紫花苜蓿,蜜源植物有明顯差異??赡?月蜜源植物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與7月相比更高,因此6月蜜比7月蜜含量更豐富。具體這些蜜源植物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將在以后的研究中涉及。
西藏原蜜與西藏商品蜜中總酚酸、總黃酮的含量如表4所示。
表4 西藏地區(qū)原蜜與商品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的對比
從表4可以看出,6月份商品蜜中總黃酮含量相比6月原蜜含量有所升高,從0.237 2 mg/g升高到0.354 0 mg/g,升高了49.2%;而總酚酸含量降低,從282.8 μg/g下降到166.1 μg/g,降低了41.3%。7月份的蜂蜜也有相同的規(guī)律,比較7月份原蜜的平均值(總酚酸為56.02 μg/g,總黃酮為0.1658 mg/g)與商品蜜可以看出,總黃酮含量升高,從0.165 8 mg/g升高到0.314 9 mg/g,升高了89.9%;而總酚酸含量降低,從56.02 μg/g下降到26.76 μg/g,降低了52.2%。從整體可以看出,經(jīng)工業(yè)加工處理得到的商品蜜總黃酮含量升高,而總酚酸含量降低,且總酚酸下降倍數(shù)高于總黃酮升高倍數(shù)。商品蜜中總黃酮含量升高可能是由于原蜜在加工過程中涉及濃縮[11],從而使總黃酮含量升高。商品蜜總酚酸含量降低,可能是在加工過程中,原蜜所含的酚酸物質(zhì)受熱分解,而受熱分解導(dǎo)致總酚酸下降的程度高于其濃縮導(dǎo)致濃度增加的程度,因此商品蜜總體上體現(xiàn)出總酚酸含量降低的趨勢。李菁[12]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蜂蜜加工的各個單元操作會造成蜂蜜中酚類化合物含量的下降,在有氧環(huán)境中,加熱可以促進蜂蜜中酚酸類化合物的氧化分解,其中加熱融蜜操作使沒食子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的含量分別下降52.2%、48.9%和33.4%。因此在蜂蜜加工過程中,要注意加熱溫度和時間的控制,以減少多酚類化合物的損失。
西藏地區(qū)與非西藏地區(qū)總酚酸總、黃酮含量的對比如表5所示。
表5 西藏地區(qū)商品蜜與非西藏商品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的對比
從表5可以看出,6月西藏商品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均比7月西藏商品蜜高,其中總酚酸含量高出5.2倍,總黃酮含量高出12%,這與表3中原蜜表現(xiàn)出來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一般總酚酸、黃酮含量越高,蜂蜜的抗氧化性越強,王海敏等[13]對苕子蜜還原力測定結(jié)果表明,總酚酸含量與還原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成正相關(guān),總酚酸含量高的還原力相對較強。可見不論原蜜還是商品蜜,6月蜂蜜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品質(zhì)。對比西藏與非西藏商品蜜發(fā)現(xiàn),西藏6月商品蜜中所含總酚酸、總黃酮的量比非西藏蜂蜜中所含的最高值分別高24.6%、11.7%,具有豐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質(zhì)。
本文研究了西藏山南市乃東縣地區(qū)不同蜂場,不同取樣時間下蜂蜜中總酚酸、總黃酮的含量,并與其蜜源植物相近的非西藏商品蜜進行了對比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蜂場原蜜中總酚酸含量明顯不同,其總酚酸含量高低順序分別為1號蜂場>3號蜂場>4號蜂場>2號蜂場,總酚酸含量最高為199.1 μg/g,最低為4.39 μg/g,前者為后者的45倍。對于4個蜂場原蜜中總黃酮含量,其中1、3、4號蜂場蜂蜜都在0.217 8 mg/g左右,2號蜂場最低為0.139 8 mg/g,前者蜂場中總黃酮含量是后者的1.55倍。除此以外,在比較不同蜂場6月、7月份原蜜時,發(fā)現(xiàn)6月份原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均高于7月份原蜜,這可能與不同月份蜜源植物種類不同有關(guān),與7月的蜜源植物相比,6月的蜜源植物可能含有更多的總酚酸及總黃酮。
商品蜜方面,6月西藏商品蜜中總酚酸、總黃酮含量均比7月西藏商品蜜高,其中總酚酸含量高出5.2倍,總黃酮含量高12%。與原蜜含量對比發(fā)現(xiàn),商品蜜中總黃酮含量比原蜜含量升高,總酚酸含量降低。這可能是由于原蜜在加工過程中涉及到濃縮,從而導(dǎo)致總黃酮含量升高;同時,原蜜中所含的酚酸類物質(zhì)可能會受熱分解從而造成的商品蜜總酚酸含量降低。西藏商品蜜與非西藏商品蜜相比,含有更多的總酚酸、總黃酮類物質(zhì),因此具備更優(yōu)異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