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鋆 易春智(通訊作者)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骨腫瘤科 廣東 廣州 510405)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晚期患者多存在消瘦、乏力、失眠、心悸等癥狀,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而西醫(yī)尚無可靠治療方法。中醫(yī)認為惡性腫瘤患者晚期多呈氣血虧虛證,需給予對癥治療,而銀靈合劑則可補益元氣養(yǎng)陰生津,因而有必要探討其治療腫瘤虛證的臨床價值[1]。為此,本次研究選擇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8例腫瘤虛證患者,銀靈合劑治療腫瘤虛證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具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8例腫瘤虛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14例。兩組患者均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其符合中醫(yī)虛證辨證參考標準(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 1992年版)[2]關(guān)于氣血兩虛證的辨證標準。觀察組,男70例,女44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6.48±11.53歲。對照組,男68例,女46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6.53±11.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化療、營養(yǎng)支持、對癥治療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增加銀靈合劑治療:銀靈合劑(杭州華威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B20020232,中成藥,每瓶裝100ml),一次20ml,2次/d,持續(xù)治療1個月為一個療程。
參照《中醫(yī)虛證辨證參考標準》[3]中氣血兩虛證辨證標準,其癥候主要包括:神疲乏力、面黃消瘦、食少納差、少氣懶言、心悸氣短、失眠盜汗等。采用臨床癥候分級量化標準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效果,各癥候評定標準為:每個癥候評分0~6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癥狀越嚴重,無癥狀為0分,癥狀持續(xù)存在6分。統(tǒng)計兩組治療前、治療后各癥候積分,計算各癥候減分值。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 認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后神疲乏力、面黃消瘦、少氣懶言、心悸氣短、失眠盜汗各癥候評分減分值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治療后各癥候評分減分值比較(,分)
表 兩組治療后各癥候評分減分值比較(,分)
癥候類型 觀察組 對照組 t P神疲乏力 2.03±0.68 0.83±0.24 12.036 0.021面黃消瘦 2.13±0.74 0.96±0.21 11.726 0.023少氣懶言 2.04±0.63 0.63±0.25 12.031 0.022心悸氣短 1.96±0.34 0.76±0.22 11.638 0.024失眠盜汗 1.88±0.67 0.63±0.19 12.581 0.024
惡性腫瘤患者病死率較高,生活質(zhì)量較差,隨著病情進展,或化療影響,患者機體多方面功能下降,進而出現(xiàn)不思飲食、消瘦乏力、失眠多夢等不適癥狀,致使患者飽受病痛折磨。中醫(yī)認為惡性腫瘤患者身體虛弱,正氣虧虛,病邪漸進,繼而導致面黃消瘦、食少納差、少氣懶言、心悸氣短、失眠盜汗等癥狀,且虛實夾雜,以虛為主,屬于“氣血虧虛”之證,應以扶益正氣、養(yǎng)陰養(yǎng)血為主。
銀靈合劑方劑組成為人參、茯苓、豬苓、靈芝、銀耳,其中人參為君藥,可大補元氣,而茯苓、豬苓則以補陰滋陰見長,而靈芝、銀耳則可補益生津,對于氣血兩虛癥的腫瘤患者較為有益[4]。但是,目前銀靈合劑治療腫瘤虛證的文獻報道較少,尚有待分析。為此,本次研究對比分析了銀靈合劑治療腫瘤虛證的實踐效果,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神疲乏力(2.03±0.68))、面黃消瘦(2.13±0.74)、少氣懶言(2.04±0.63)、心悸氣短(1.96±0.34)、失眠盜汗(1.88±0.67)各癥候評分減分值及總減分值(9.76±1.69)均顯著高于對照組(0.83±0.24、0.96±0.21、0.63±0.25、0.76±0.22、0.63±0.19、0.68±0.1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知銀靈合劑可有效改善腫瘤虛證患者臨床癥狀,療效較好,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銀靈合劑治療腫瘤虛證的療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