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劉 偉, 樊星妍, 張振華, 梁樞果
(1. 河南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2. 武漢大學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武漢 430072)
對于風致振動較為顯著的高柔結構,通常要進行風洞試驗來確定其風致響應和等效風荷載。目前,高柔結構的風洞試驗方式通常有高頻測力天平、剛性測壓模型、強迫振動模型、氣動彈性模型等。其中,氣動彈性模型(簡稱“氣彈模型”)可以兼顧氣彈效應的影響,被認為是最為精確的試驗方式?;跉鈴椖P惋L洞試驗進行抗風設計的一般過程是:制作滿足幾何尺寸和結構特性相似率的氣彈模型,進行吹風試驗直接
測得風致響應,根據(jù)風致響應計算風振慣性力,最終計算得到用于結構設計的等效風荷載。氣彈模型的精確制作是整個過程的關鍵點和難點。
根據(jù)氣彈模型滿足相似關系的程度,Whitbread[1]、Vickery[2]將氣彈模型細分為3種,即節(jié)段模型、等效模型和完全氣彈模型,其劃分標準主要是模型振型精度的差別(從振型來看,上述3種模型分別對應單自由度氣彈模型、多自由度氣彈模型和連續(xù)氣彈模型)。既有研究證實[3-5]:對高柔結構氣彈模型風洞試驗而言,氣彈模型振型精度的不同會造成模型豎向風壓相關性的差異,進而可能導致風致響應的顯著差別。顯然,多自由度氣彈模型的精度優(yōu)于單自由度氣彈模型,連續(xù)(無限自由度)氣彈模型的精度又優(yōu)于多自由度氣彈模型。單自由度和多自由度氣彈模型的制作方法已相對成熟[5-8],也基本趨于統(tǒng)一;而連續(xù)氣彈模型是公認的制作較為困難的一種模型,其制作方法還不夠成熟、相關報道還不多。
從高柔結構連續(xù)氣彈模型的既有制作方法來看,不同研究者的制作方法差別較大[9-12]。這些方法未兼顧模型制作的簡便性和精確性,且通用性較差。鑒于此,針對某300 m擬建超高煙囪,研究了一種圓截面高柔結構連續(xù)殼體氣彈模型的通用制作方法,并對模型進行了動力特性測量,以驗證模型制作的精度。該方法既適用于圓截面結構,又適用于橢圓、矩形等非圓截面結構,既適用于單筒殼體結構,又適用于多筒殼體等較為復雜的結構,具有較好的通用性。該方法制作周期短、造價低、精度高,可為高層建筑、高柔煙囪、化工塔、電視塔、冷卻塔等高柔結構連續(xù)氣彈模型的制作提供指導。
所舉實例為高柔煙囪,屬薄壁筒式高柔結構。本節(jié)先行概述此類結構氣彈模型的既有制作方法。
針對大型冷卻塔,趙林[13]、柯世堂[14]等提出以等效梁格設計方法制作氣彈模型(圖1)。其基本原理是:以空間桁梁網(wǎng)狀骨架模擬結構的質量和剛度,以輕質且具有可張拉性的薄膜材料模擬結構外形,不足的質量以配重塊補充。這一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適用于多種斷面形狀的高柔結構,且制作相對簡便。本質上,此類模型是一種等效模型,屬于多自由度模型的范疇,對于某些特定結構而言,其精度并不及連續(xù)氣彈模型。
針對某近似橢圓截面的高柔煙囪,袁子厚等[11]采用特定膠劑制作了連續(xù)氣彈模型(圖2)。其制作過程為:將膠劑倒在水平玻璃板上,利用液體的自流動性形成一個水平面板,控制其長度為模型高度、寬度為模型周長;面板初步凝固后,迅速將其卷在預先制作的內模上,再熱固接口,模型即制作完成。該方法較為簡易,適用于多種截面形狀的高柔結構,但對手工操作依賴性較大,模型精度難以控制。
圖1 冷卻塔等效氣彈模型[13-14]
圖2 橢圓截面煙囪氣彈模型[11]
針對某大型冷卻塔,鄒云峰等[12]制作了完全氣彈模型(圖3)。其大致步驟為:以數(shù)控機床制作金屬內模,將DEVCON膠劑手工貼涂于內模上,用銑床切削打磨膠劑直至實現(xiàn)預定壁厚,最后拆除內模。實驗表明[12]:該模型能較好地模擬結構的壁厚、質量和剛度等參數(shù),可用于分析模型的整體和局部變形性能,具有較高精度。但該方法存在一個突出問題:拆除內模十分困難。銑床加工完成后,須沿豎向劃開模型筒壁,才能分離模型和內模,然后再融固筒壁接口。
圖3 冷卻塔等效氣彈模型
另外,囿于現(xiàn)有加工工藝,該方法僅適用于圓截面結 構。這些因素,都使得該方法周期長、造價高,且不具通用性。
國外少數(shù)幾篇關于此類模型試驗的文獻,對關鍵技術都是一筆帶過,實際指導意義不大[9-10,15-16]。
分析實例為某火力發(fā)電廠自立式300 m超高鋼混煙囪,其外輪廓和壁厚自下而上逐漸收縮,尺寸見圖4(a)。該煙囪由內筒和外筒構成,在不同高度存在支撐平臺,煙囪筒身斷面圖見圖4(b)。一階振動頻率為0.26 Hz,前4階平動振型與頻率見圖5。
圖4 煙囪外輪廓尺寸及筒身斷面圖
圖5 煙囪前4階平動振型和頻率
實際工程的結構形式往往較為復雜,試驗模型沒有必要也難以嚴格按照實際結構形式制作。高柔結構的風致振動以水平振動為絕對主導,僅需關心整體結構的豎向質量分布、剛度分布,就可以正確模擬結構特性。因此,采用單筒模型的方式,通過調整外筒質量與剛度分布來模擬實際煙囪。
以有限元軟件建立僅有煙囪外筒的簡化單筒模型,適當調節(jié)煙囪壁厚等參數(shù),實現(xiàn)對實際雙筒煙囪結構特性的模擬。圖6和7為簡化單筒模型與實際雙筒煙囪的平動振型對比圖,表1為模擬結果的誤差。從圖6、7和表1來看,簡化單筒模型與實際雙筒煙囪的振型、頻率和質量都較為一致,證實了上述煙囪筒體簡化方式的可靠性。
圖6 簡化煙囪振型圖
(a) 一階振型
(b) 二階振型
煙囪質量一階頻率二階頻率實際煙囪3.2×107 kg0.26 Hz1.16 Hz簡化煙囪3.2×107 kg0.26 Hz1.30 Hz誤差0.0%0.0%12.0%
根據(jù)連續(xù)氣彈模型動力相似的要求,參考相關文獻做法,選取DEVCON-10210進口膠劑為模型制作材料。為檢驗膠劑性能,將其制成標準長方柱試件,在拉力試驗機上進行拉伸試驗(圖8)。結果表明,所用膠劑的彈性模量Em=5.2 GPa,固化后變形性能好,韌性明顯優(yōu)于國內普通環(huán)氧樹脂,能夠滿足煙囪風振可能出現(xiàn)的大幅振動情況(如渦激共振)。
圖8 DEVCON標準方柱拉伸試驗
除了要滿足尺寸、風速、密度等基本縮尺比外,氣彈模型風洞試驗還要模擬結構的質量、剛度等特性。高柔結構在強風作用下會產生氣動耦合振動,結構慣性力與氣體慣性力之比應與實際結構一致,即質量縮尺比應滿足:
(1)
(2)
式中,ρs和ρ分別為結構密度和空氣密度;M、L分別為結構的質量和尺寸;CM為質量縮尺比;下標m和p分別代表模型和實際結構。
高柔結構風致振動是水平振動,可以不模擬弗勞德數(shù)相似。對于結構剛度,只要保證柯西數(shù)Ca相等即可:
(3)
(4)
式中,CE為剛度縮尺比,Ee為有效剛度,v為特征風速。由此可得模型與實際結構的速度比為:
(5)
本分析實例模型的幾何縮尺比為1∶250。實際煙囪為混凝土結構,彈性模量Ep=32.5 GPa,根據(jù)式(3)可求得剛度比為4∶25,再根據(jù)式(5)確定風速比為1∶2.5。主要相似參數(shù)見表2。
表2 氣彈模型相似參數(shù)Table 2 Similarity parameters of the aero-elastic model
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開模、灌膠、破碎內模再拆除外模的方式,制作煙囪連續(xù)殼體氣彈模型。模型制作過程中的主要部件如圖9所示。
圖9 連續(xù)殼體氣彈模型制作示意圖
首先精確設計內模和外模之間的縫隙尺寸,然后在縫隙內分層灌注DEVCON膠劑,膠劑固化后拆模,即制成煙囪連續(xù)殼體薄壁模型。經多次嘗試,內模以石膏材料固化成型,外模以有機玻璃雕制。下文詳細介紹模型制作步驟。
在制作石膏內模前,先以有機玻璃雕制控制石膏尺寸的輔助外模(圖10)。制作石膏內模時,借助定位底板(圖11)將鋁質定位螺桿置于輔助外模內筒的中心位置,然后灌注石膏漿液,待其固化后拆掉輔助外模,即形成石膏內模(圖12)。
圖10 有機玻璃輔助外模
圖11 定位底板
將拆下的輔助外模作進一步雕刻加工,制成灌注外模。通過定位底板和定位螺桿控制石膏內模與灌注外模的縫隙間距,使其與氣彈模型的設計壁厚相等。
圖12 成型的石膏內模
由于DEVCON膠劑的自流動性有限,無法實現(xiàn)自上而下的一次性灌注,需分層灌注。多次嘗試表明,將每層高度設置在30 cm以內,可達到較好的灌注效果。在石膏內模和灌注外模的標定下,自下而上分4層灌注膠劑(分層示意圖見圖13)。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模型最薄處約為1 mm,對于壁厚更薄的模型(如冷卻塔模型),分層高度應視情適當調整和控制。
圖13 分層灌注示意圖
膠劑充分固化后(充分固化時間約48 h),以敲擊或沖鉆方式破碎石膏內模(破碎后的內模見圖14),拆除外模,完成模型制作(見圖15)。
圖14 破碎后的石膏內模
圖15 制作完成的煙囪氣彈模型
煙囪模型制作完成后,對模型頂部自振位移和不同高度的自振加速度等動力特性進行測量。從自振加速度功率譜(圖16)、自振衰減曲線(圖17)和不同高度加速度的相干性,可以識別得到煙囪的各階頻率、阻尼比和平動振型(見圖18、表3)。從測試結果看,前兩階振型頻率與目標值較為一致,表明該模型能夠精確模擬實際結構的動力特性。
對模型進行簡易吹風試驗,以進一步驗證模型制作的可靠性。試驗測試對象為不同風速下氣彈模型的加速度響應。采樣頻率512 Hz,采樣時長90 s,試驗流場為均勻平滑流。圖19為典型風速下的加速度響應功率譜(圖中n為頻率),圖20為不同風速下的加速度響應均方根。
圖16 模型自由振動加速度功率譜
圖17 模型自由振動衰減曲線
(a) 一階振型
(b) 二階振型
煙囪質量一階頻率二階頻率阻尼目標值2.06 Kg26 Hz116 Hz4.0%煙囪模型1.96 Kg26 Hz118 Hz3.6%誤差預留質量0.0%1.7%可調節(jié)
圖19 橫風向加速度功率譜
從圖19可以看出,橫風向響應功率譜共有3個譜峰,依次對應了漩渦脫落頻率(17 Hz)、模型一階平動頻率(26 Hz)和二階平動頻率(116 Hz)。在圖20中,加速度響應在折算風速Vr=5附近顯著增大,呈現(xiàn)出了一定程度的渦激共振現(xiàn)象。
圖20 加速度響應均方根
如前文所述,以連續(xù)氣彈模型模擬高柔結構的風致振動尤其是渦激共振,是一種較為精確的試驗方式;通過連續(xù)殼體氣彈模型再現(xiàn)高柔結構渦激共振,目前還鮮有報道,這亦是本文模型的創(chuàng)新所在?;诒疚姆椒ㄖ谱鞯倪B續(xù)殼體氣彈模型能夠較好地模擬此類結構的風致振動,可為連續(xù)氣彈模型的制作提供指導。
以高柔煙囪為例,介紹了連續(xù)殼體氣彈模型的制作方法,其中的開模和灌注是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制作方法的特點總結如下:
(1) 適用于多種斷面形狀的建筑結構:開模灌膠方式不受結構斷面形狀限制,適用于圓形、橢圓形、多邊形等多種斷面形狀的高柔結構。
(2) 適用于多種結構形式:對于多筒煙囪、高層建筑等非單筒類結構,可簡化為單筒模型(豎向無限自由度的連續(xù)氣彈模型),可用于模擬水平振動;對于冷卻塔、單筒煙囪、化工塔等單筒類結構,制作的模型即為完全氣彈模型,可用于分析整體和局部振動。
(3) 采用開模、灌膠、破碎內模、再拆外模的方法制作連續(xù)殼體氣彈模型,周期短,造價低,且精度較高,能夠較好地模擬結構動力特性和風致振動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