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世界最大石油加工設施”和一個油田遭遇襲擊,沙特石油產量減半
沙特公布遭襲石油設施畫面,從諸多孔洞來看,胡賽武裝動用了可以發(fā)射導彈的攻擊無人機是有可信度的
2019年9月14日,沙特東部城市達曼附近的布蓋格煉油廠和胡賴斯油田遭到襲擊。此次襲擊后果非常嚴重。直接導致沙特原油日減產570萬桶,幾乎占其總產量的一半,相當于全球供應量的5%。這是自20世紀90年代爆發(fā)海灣戰(zhàn)爭以來,沙特石油基礎設施遭受的最大一次襲擊。
從中東地區(qū)部分產油國產量上看,受美國制裁的伊朗日產油量約100萬桶,伊拉克日產量約440萬桶,二者加起來才是沙特因被炸而減損的日產油量。若油價70美元/桶,沙特一天就要損失近4億美元。
在沙特石油設施和油田遇襲后,胡塞武裝第一時間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美國則一口咬定是伊朗,認為不管誰實施了這次襲擊,伊朗都必須負責,將伊朗與胡塞武裝劃上了等號。伊朗方面矢口否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wèi)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甚至放出狠話,伊朗“將追殺一切入侵者”,任何襲擊伊朗的國家都將成為軍事沖突的“主戰(zhàn)場”。
事件發(fā)生后,也門胡塞武裝聲稱對此負責。還聲稱,他們只動用三架無人機,機型為自主設計并制造出了第三代戰(zhàn)斗無人機(卡塞夫)和遠距離無人機(薩馬德3),前述機型裝備了最新的噴氣發(fā)動機,續(xù)航能力約在1500~1700公里,能夠攜帶4枚精確制導炸彈,裝有可分裂式彈頭,能夠從多個角度瞄準并打擊目標。
問題是,這事疑點不少,胡塞武裝有這能力干嗎?要知道,此次受到襲擊的設施和油田可不在沙特和也門邊境地區(qū),而是深入沙特腹地,距離胡塞武裝的活動范圍770公里。武裝無人機如何能夠攜帶導彈穿越沙特防空網?如何在長時間的飛行中不被發(fā)現?
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做個類比,美軍能夠巡航1900公里的MQ-9“捕食者”無人機,它的翼展足足有20米長,比一般的民用載人滑翔機都大。所以,考慮到載彈量和航程,胡賽武裝用于偷襲沙特的無人機,差不多要達到捕食者這個級別的體量。包括美國的“捕食者”、中國的“翼龍”在內,世界范圍內多數攻擊型無人機都是渦槳動力,巡航時速不超過300公里/小時。如此大尺寸,加上這么低的速度,再以超低空飛行,這么明顯的目標,都能大搖大擺穿過沙特邊境,這不等于說沙特的防空系統(tǒng)形同虛設嗎?
胡塞武裝與沙特的沖突源于沙特介入也門內戰(zhàn)。也門其位于阿拉伯半島最南端,北接沙特,東鄰阿曼,西為紅海南大門——曼德海峽,南抵亞丁灣。因其地理位置極具戰(zhàn)略意義,歷史上才會有如此多的地區(qū)與域外勢力干涉也門事務,或直接入侵也門。
美制MQ-9“捕食者”
20世紀60年代,長期遭受殖民統(tǒng)治的南北也門,先后實現了獨立。獨立之后的兩個也門,國力都不強大,經濟都很薄弱,所以很快又分別受到西方與蘇聯的滲透(以及援助),成為東西方冷戰(zhàn)的“前沿陣地”之一。
20世紀80年代末期,蘇聯戰(zhàn)略收縮,蘇美關系緩和,冷戰(zhàn)進入尾聲。在此背景下,由西方和阿拉伯國家支持的北也門,由蘇聯和東歐支持的南也門,便嘗試共同推進民族統(tǒng)一。1988年5月4日,南北也門領導人在薩那簽署聯合聲明,標志著南北統(tǒng)一事業(yè)有了進展。1989年11月,南北也門又共同簽署了新憲法。1990年5月22日,南北也門正式實現統(tǒng)一。然而,統(tǒng)一后的也門,不僅沒有實現南北團結,反而陷入南北沖突之中。1994年5月,也門國內南北矛盾激化,隨即爆發(fā)了內戰(zhàn),史稱“也門南北戰(zhàn)爭”。也門南北的重新對立,給了覬覦這塊戰(zhàn)略要地的各方勢力有了重新染指的機會。應該說沙特介入也門內戰(zhàn)首先是因為擔心也門政局演變危及本國安全,其中也有利用也門動蕩局勢擴大自身影響力的一面。
沙特與伊朗矛盾長期存在,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在其任期內將美國戰(zhàn)略重心從中東轉移,并加快從伊拉克撤軍及與伊朗談判步伐,讓沙特深感不安。2015年1月,沙特國王阿卜杜拉(薩勒曼的哥哥)去世,79歲的時任王儲薩勒曼即位,其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小薩勒曼)成為沙特國防部長,自此,這位33歲的“八零后”就成為了沙特事實上的掌權者。為了能夠順利繼位,小薩勒曼實行了一系列政策,希望獲得沙特國內和國際上的支持。2015年3月26日,小薩勒曼率領阿拉伯聯軍突然對也門胡塞武裝組織發(fā)起“決戰(zhàn)風暴”軍事行動,從此正式介入也門內戰(zhàn)。
胡塞武裝主要由什葉派民兵構成,并得到伊朗的援助,而哈迪政府得到遜尼派為主的沙特的支持,也門戰(zhàn)爭也因此被稱為“代理人戰(zhàn)爭”。胡塞武裝雖然在武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上無法與沙特為首的阿拉伯聯軍相比,但憑借彪悍的戰(zhàn)斗作風和伊朗支援,很快就頂住了阿拉伯聯軍的空襲并伺機實施反擊。此后,雙方你來我往,進入僵持狀態(tài)。分析認為,沙特在短時間內組建起“聯軍”,一是顯示其阿拉伯盟主地位,二來也是向伊朗示威。可以說,沙特對胡塞反政府武裝宣戰(zhàn),其實就是向伊朗宣戰(zhàn)。
2015 年1 月,沙特王儲小薩勒曼(左)被其父沙特國王薩勒曼(右)任命為國防部長,領導后面的“決戰(zhàn)風暴”軍事行動,致使也門內戰(zhàn)硝煙再起。
實際上,是誰襲擊沙特的油田設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想把責任推到誰頭上。沙特組織的多國聯軍打擊也門胡塞武裝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是胡塞武裝襲擊了沙特石油設施,那無可非議,反正雙方正在開戰(zhàn)。但是,一旦伊朗被確認為襲擊者那意義將完全不同,不亞于伊朗對沙特宣戰(zhàn),將成為中東各國的眾矢之的,這是美國喜聞樂見的。
日本油輪被襲(2019年6月13日,日本油輪“國華勇氣”號在霍爾木茲海峽阿曼灣遇襲),美國第一時間指責伊朗,這次同樣如此,事件發(fā)生后,還沒經過調查取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直言伊朗所為。9月18日,沙特公布襲擊可能來自伊朗的證據后,蓬佩奧隨后抵達沙特港口城市吉達,稱此次襲擊是戰(zhàn)爭行為。不難發(fā)現,從日本油輪被襲到沙特石油設施被炸,美國都在做同一件事,將伊朗推到中東國家的對立面。
沙特皇家防空軍裝備的F-15S 戰(zhàn)斗轟炸機
2019年9月26日,沙特派出數十架F-15戰(zhàn)機對位于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的阿布凱馬勒市附近的伊朗基地進行了大規(guī)模轟炸。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共造成10人死亡,現場的大火主要是由彈藥庫爆炸引起的。沙特此次派戰(zhàn)機直接穿越伊拉克和敘利亞對位于敘利亞境內的伊朗基地進行襲擊,雖然有可能引起非常嚴重的連鎖反映,但是從沙特自身來說是必須要這么做的。
因為,沙特方面須要對前不久油田被襲擊的事件給出反應。即便是也門胡塞武裝已經連續(xù)三次發(fā)表聲明自己對此事負責,沙特方面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此次的襲擊是伊朗發(fā)起的。他們通過導彈襲擊所來的方向和現場彈片的情況分析,導彈應該來自于伊朗北部地區(qū)的軍事基地,雖然手握多方面的證據,但是卻不能100%的認定是伊朗發(fā)動的襲擊,所以沙特選擇了對位于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基地發(fā)動了報復性的襲擊行動。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
首先,美伊關系現在還不到破局點。今年8月下旬G7峰會期間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緊急修改行程赴巴黎,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24小時內從“愿意與任何人談”變成“絕對不談”,這里面發(fā)生了什么驚心動魄的故事不好說??梢钥隙ǖ氖敲酪烈欢ㄔ诮佑|,在周旋。既然雙方都有接觸的意愿,那特朗普這個時候打伊朗干什么?加之美國各方已經開始籌備大選,此刻發(fā)動戰(zhàn)爭不是好主意。
其次,戰(zhàn)爭的代價誰都承受不起。如果要打,今年 6月20日,伊朗軍方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擊落美方RQ-4“全球鷹”無人機就是最好的機會,為什么沒打,顯然美國有顧慮。目前,美國有8萬士兵在伊朗的打擊范圍之內,海灣國家的石油產區(qū)和伊朗只隔著一個波斯灣的距離,如果伊朗的小兄弟哈馬斯、真主黨、胡塞武裝等一起發(fā)難,那中東局勢可真是要開鍋了,到那時,美國能確保在海灣地區(qū)所有駐軍和工作人員的全安?
再說了,國與國矛盾,能文斗就避免武斗。目前,伊朗深受美國及其盟友的封鎖,國內經濟低迷,本身也不想打,只是拼命警告美國“沖動是魔鬼”。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說:“任何針對伊朗的報復行動將引發(fā)全面的戰(zhàn)爭?!币晾矢锩l(wèi)隊總司令薩拉米說:“我們的士兵已經在邊境睜大了眼睛。我們毫不擔心敵人是大還是小”。引用一句經典表述,“戰(zhàn)爭什么時候開始美國人說了算,但是什么時候結束,美國人說了不算”。
此次油田設施遇襲的疑云,或許我們能出彌漫的硝煙里看出些端倪。(綜合自網絡)(編輯/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