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述文, 陳仕源, 孫孟滋
(中建海峽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本項目沿江,地下水量豐富,地質條件不良,基坑支護開挖施工有較大難度。本文將主要闡述基坑支護結構的施工、降水及土方的開挖方法,為相關項目基坑施工作參考。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南臺島東,位于閩江沿岸。項目由五個功能性場館:建筑A(多功能戲劇廳)、建筑B(歌劇院)、建筑C(音樂廳)、建筑D(藝術博物館)、建筑E(影視中心)所組成,與裙樓建筑F(中央文化大廳)相連接,組成形似福州市花茉莉花的造型,項目設計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建筑設計效果
項目占地面積約15.80 hm2。其中單體占地面積最大的建筑建筑B歌劇院位于項目西北端,其地下室占地約1.50×104m2。歌劇院臺倉區(qū)(舞臺升降區(qū))位于地下室中央,屬坑中坑,如圖2建筑縱向剖面圖所示。其東西向約48 m,南北向約43 m,坑底距結構正負零標高約17.50 m,為深基坑結構。
圖2 歌劇院縱向剖面
場地地下以軟弱土為主,局部為中軟土。根據(jù)地質勘查報告,歌劇院地下各土層的顏色、狀態(tài)及平均厚度,自上而下分別如表1中所示。
場地西北端有梁厝河流過,北向匯入閩江中。場地地下水位隨江水潮汐變化,最高時可達5.800 m。臺倉區(qū)基坑底標高-5.90 m,低于地下室為最高值?;娱_挖前應做好基坑的降排水工作,以免開挖時地下室流入基坑導致施工困難。
表1 歌劇院地下各土層分布
臺倉區(qū)土方開挖總量約24 562 m3,工期要求嚴格,施工時應適當增加機械設備、物資及人力的投入,合理地安排工序,使進度目標能按時實現(xiàn)。
歌劇院地下室底部標高眾多,其中臺倉區(qū)標高最低(-5.90 m)。臺倉區(qū)基坑開挖深度深,開挖時應分層、多段施工,已開挖部分土體邊坡暴露時間長,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施工時正處福州七八月份,值臺風多發(fā)季,降雨多、持續(xù)時間長,已開挖土體易發(fā)生邊坡失穩(wěn)等情況。施工時應及時在坑頂截水、疏水,坑底抽排水、降水,預防有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
臺倉區(qū)基坑施工工序如下所示:
(1) 1道三軸攪拌樁作為止水帷幕,阻斷地下水入坑;
(2) 1道旋挖灌注咬合樁、1道鋼筋混凝土內支撐作為基坑支護結構;
(3) 26口降水井在基坑內外降水;
(4) 分層分段、多層多段的方式對土體進行開挖。
4.2.1 止水帷幕:三軸水泥攪拌樁
本基坑需止水帷幕阻隔地下水,防止降雨或地下水大量進入基坑中。考慮到工期與施工便利程度等因素,本項目采用如圖3所示三軸攪拌樁作為止水帷幕。樁徑φ650 mm,樁間距450 mm,基坑外獨立成樁。
圖3 三軸水泥攪拌樁平面布置(單位:mm)
施工時,先進行樁定位。通過現(xiàn)場坐標基準點,用全站儀精確放樣樁中心與樁中心線。隨后三軸攪拌樁機進場進行套打施工。鉆頭下沉至樁底標高,下沉時噴水泥漿進行攪拌,提升時邊攪拌邊噴漿,待鉆頭完全提升后停止噴漿。移位下根樁處進行施工。相鄰攪拌樁施工間隙不超過10 h。
4.2.2 支護樁:旋挖灌注咬合樁
本工程支護結構采用旋挖灌注咬合樁,樁徑φ900 mm,樁間距650 mm,樁長17.70~19.20 m,由素混凝土樁與鋼筋混凝土樁相互咬合而成(圖4)。圖中A為素混凝土樁,B為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先施工素混凝土A樁,相鄰兩根素混凝土樁初凝后,切割成孔施工鋼筋混凝土B樁。施工順序為:A1→A2→A3→B1→A4→B2。
圖4 旋挖灌注咬合樁平面布置(單位:mm)
施工咬合樁時,根據(jù)現(xiàn)場坐標基準點,利用全站儀放樣咬合樁中心點與中心線。鉆孔施工前調平鉆機,保持樁機垂直。搭建泥漿庫,以黃土為主,比重控制在1.10~1.30左右。設置孔壁鋼護筒,內徑大于樁徑200 mm,高出地面30.00 cm。護筒中心與樁中心偏差控制在5.00 cm內。
旋挖灌注樁機原地順時針旋轉開孔,以鉆斗自重、鉆桿自重及液壓力為鉆進動力,鉆速先慢后快。不同地質條件下采用不同鉆頭。鉆進時觀察鉆孔內水位、鉆頭深度及鉆機負荷,判斷鉆頭所處地層條件。
鉆至設計深度后進行驗收,合格后下放鋼筋籠。下放時對準孔位輕放、慢放。鋼筋籠外周焊接耳環(huán),對鋼筋籠豎向垂直度與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進行控制。
吊放混凝土澆筑導管,在離孔底1.00 m左右時,接泥漿清孔,確??椎?00 mm以內沉渣相對密度不大于1.15、泥漿黏度不大于28 s、含砂率不大于8 %。清孔驗收合格后灌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確保灌注連續(xù),確保樁承載力與密實度。
4.2.3 內支撐:冠梁、支撐梁
土方開挖至支護樁樁頂,清除樁頂松軟土、鋼筋上黏土,鑿除多余混凝土,確保樁頂能深入冠梁50 mm,并且冠梁坐落在咬合樁新鮮混凝土面上。為減少冠梁、支撐梁下土層沉降變形,將梁基槽底土方用鐵鍬拍實平整,澆筑C15混凝土墊層,凝固后鋪設油毛氈,將墊層與冠梁、支撐梁隔開,防止梁底與泥土黏結。
分兩段綁扎冠梁、支撐梁鋼筋,段與段交接處預留插筋,鋼筋搭接采用焊接。確保支護樁頂鋼筋露出長度達到設計要求。在墊層上根據(jù)尺寸制作、安裝模板。在冠梁、支撐梁施工區(qū)交接區(qū)留置施工縫。施工縫為企口縫,用鐵絲網圍擋,成型后表面予以鑿毛。澆筑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使混凝土表面呈現(xiàn)浮漿,不再下沉。施工效果如圖5所示。
圖5 臺倉區(qū)冠梁、支撐梁模擬
4.2.4 降水井施工
在臺倉區(qū)內外布有26口降水井,深度-10.00~-5.00 m不等。井底安置有潛水泵,抽水至基坑頂排水溝中,排向梁厝河,達到降低臺倉區(qū)地下水位的目的。
施工前精確定位井口位置,埋設護口管。安裝鉆機,穩(wěn)固水平,保持對中。根據(jù)不同地層條件采用沖擊鉆,螺旋鉆,回轉鉆等不同鉆頭,成孔直徑不小于400 mm。鉆至設計深度后,宜多鉆0.30~0.50 m。沖孔清除孔內雜物,確保孔底沉淤小于300 mm。
下降水井管,上下端設置直徑小于孔徑50 mm扶正器,保證井管居中。用大泵量水清洗井內泥漿,稀釋至比重接近1.05。后投放5 mm粒徑圓礫或角礫至井口。沖填連續(xù)至砂盡水清。下潛水泵,連接鋼絲軟排水管,開始抽水。保護井口,防止雜物掉入井內。降水期間每天檢查抽水設備和運行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4.2.5 土方開挖
基坑土方開挖考慮時空效應[4],根據(jù)基坑的特點,依據(jù)對稱平衡原則分段分層開挖。沿規(guī)定次序逐段開挖,每段分層分小段開挖,減少基坑暴露時間。先對稱開挖四周,再開挖中心,使支護結構均勻受力。
4.2.5.1 開挖步驟
分兩階段開挖。第一階段放坡分層開挖至冠梁底標高,對邊坡進行噴錨支護。第二階段由冠梁底分層開挖至基坑底標高,需等冠梁、支撐梁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可施工。
4.2.5.2 開挖方法
開挖前,進行外環(huán)及土方外運道路混凝土硬化工作,砌筑排水明溝,作為掘進機進場及土方外運道路。采用2 m3斗履帶式反鏟挖掘機挖土。采用分層、對稱開挖的模式,先開挖周邊,再開挖中間,每層厚度不超過2.0 m,嚴禁局部超挖。
采用側向挖土法。挖掘機沿著基坑一側移動,自卸汽車挖掘機兩側裝運土?;舆吔遣课?、挖掘機開挖不到處,配合人工清土,人工將松土清理到挖掘機工作半徑內,由挖掘機清走。
采用坡道退土,坡度約為1∶4.25。土方由四周向退土坡道退挖,挖出來的土方隨挖隨運,不在場地堆積。退土路線如圖6所示。
圖6 臺倉區(qū)退土路線(單位:mm)
挖土時防止擾動基槽土體,不得碰撞支護樁、冠梁、支撐梁,不得碾壓冠梁、支撐梁。開挖至墊層底面,使用人工清底找平,避免超挖或基底土受擾動。完成挖土后,退土坡道用長臂挖機予以挖除。
4.2.6 支護系統(tǒng)拆除
臺倉區(qū)地下室外墻施工完成,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基坑外側土方回填至-0.50 m高程時,可拆除支護體系。采用機械破碎法[5]快速拆除,在機械無法拆除的區(qū)域采用人工風鎬拆除。
拆除內支撐時由基坑南北兩側向中間拆除。施工時在支撐梁上鋪設工字鋼,標準臂鎬頭機在工字鋼上對支撐梁拆除作業(yè),工字鋼由鎬頭機自行鋪設?;炷猎叴蜻吳謇?,需與拆除施工保持足夠安全距離。
先拆除連桿,再拆除主撐。角撐由內向外機械拆除,鎬頭機逐跨后退式清鑿。先剝離混凝土保護層,切割上層鋼筋,待混凝土大部分脫離支撐后切割下層鋼筋。切割鋼筋用的乙炔、氧氣應堆放在穩(wěn)定可靠處,防止墜落。
拆除的混凝土渣應靠近支撐空擋處堆放,便于長臂挖機在基坑邊上裝車外運。
4.2.7 基坑變形監(jiān)測
基坑的安全穩(wěn)定,既要關注側壁的局部破壞,又要重點防范支撐梁拉壓破壞而導致的支護結構整體破壞[6]。本工程設置監(jiān)測項目與監(jiān)測點如圖7所示,有:基坑坡頂水平位移監(jiān)測27個點;基坑坡頂豎向位移監(jiān)測27個點;基坑支護結構外側土體深層水平位移監(jiān)測4個點;支護樁、冠梁、支撐梁鋼筋應力監(jiān)測20個點;地下水位監(jiān)測13個點。
圖7 臺倉區(qū)基坑監(jiān)測點
(1)考慮時空效應,根據(jù)基坑形狀,依據(jù)對稱平衡原則分塊分層開挖后,臺倉區(qū)基底原狀土保護較好。
(2)監(jiān)控結果顯示,本工程基坑施工方法得當,基坑變形控制在預警值之內,第25次鋼筋應力(監(jiān)測點位置見圖7)監(jiān)測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臺倉區(qū)冠梁、支撐梁應力監(jiān)測結果 kN
續(xù)表2組號位置本次應力本次變化累計變化Y20支撐-15.52-0.54-15.02Y13支撐-16.12-1.09-15.61Y14支撐-14.96-1.42-14.42Y17支撐-8.82-0.51-6.56
表2所示施工工況為基坑已開挖至基底。由表2可知,該監(jiān)測項目各項數(shù)據(jù)均未超過預警值,滿足設計要求。
(3)本工程基坑內支撐結構簡單,既節(jié)約工程成本,又節(jié)省工期。水平支撐采用機械破碎快速拆除法,工期較常規(guī)方法提前約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