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311慈溪市龍山醫(yī)院檢驗科,浙江慈溪
糖尿病是指由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學作用障礙引發(fā)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中90%以上患者為2型糖尿病[1]。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容易引起腎臟、心臟、血管等各組織受損及發(fā)生功能障礙,其中糖尿病腎病為2型糖尿病特征性并發(fā)癥,若不及時干預治療,隨著病情進展易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甚至腎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常無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因而早期、及時、有效的診斷對改善治療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研究分析抑素C(Cys-C)、尿酸(BUA)及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的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患者121例作為試驗組,同期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117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試驗組男67例,女54例,年齡33~72歲,平均(56.75±9.42)歲;病程1~14年,平均(9.02±1.71)年。對照組男60例,女57例,年齡34~74歲,平均(57.20±9.61)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癥狀、體征及實驗室等指標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13年制定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2型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2]。
排除標準:①伴隨酮癥酸中毒或感染等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②合并心臟、肝臟等器官或血液、免疫系統(tǒng)等嚴重疾??;③1個月內有腎毒性藥物或糖皮質激素使用史者。
表1 兩組Cys-C、BUA及RB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Cys-C、BUA及RBP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Cys-C(mg/L) BUA(μmol/L) RBP(mg/L)對照組 117 0.78±0.13 209.67±27.32 40.03±10.17試驗組 121 2.64±0.57? 367.31±73.12? 87.13±10.63?
研究方法:兩組檢測前均保持正常作息、運動和飲食,于檢測前1 d禁食8 h,檢測當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外周血5 mL,采用離心機分離血清;留取新鮮晨尿10 mL,經(jīng)離心機離心后取上清液。選擇全自動生化儀進行檢測,血清Cys-C采用免疫比濁法,BUA采用尿酸酶法,RBP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Cys-C、BUA及RBP水平,計算并比較試驗組患者Cys-C、BUA及RBP單指標陽性率和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情況。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Cys-C、BUA及RBP水平比較:試驗組Cys-C、BUA及RB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試驗組各指標陽性率和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比較:試驗組Cys-C陽性85例,陽性檢出率為70.25%;BUA陽性89例,陽性檢出率為73.55%;RBP陽性95例,陽性檢出率為78.51%;三者聯(lián)合檢測陽性119例,陽性檢出率為98.35%。Cys-C、BUA及RBP三者聯(lián)合陽性檢出率高于各項單指標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同時2型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也成為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3]。常規(guī)實驗室檢查難以發(fā)現(xiàn)糖尿病腎損傷患者的早期病變,因而尋找有效檢測指標已成為近年來臨床工作研究熱點。
Cys-C由核細胞產(chǎn)生,循環(huán)中Cys-C僅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而被清除,因而血清中Cys-C濃度只由腎小球濾過率決定,不受性別、年齡、飲食等因素影響,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內源性標志物,當腎小球處于受損狀態(tài)時,循環(huán)中Cys-C水平呈上升狀態(tài),是反映早期腎功能異常的有效指標[4]。BUA為嘌呤核苷酸代謝終產(chǎn)物,腎臟排泄為其主要的排泄方式,若腎臟受損導致機體BUA排泄機制退化,體內BUA滯留過多,致使BUA水平升高[5]。RBP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小分子蛋白,多數(shù)與甲狀腺結合蛋白形成結合狀態(tài),無法經(jīng)腎小球濾過,少數(shù)游離狀態(tài)RBP能夠經(jīng)腎小球濾過,其中大部分在腎小管處重吸收,因而尿液中RBP含量較少,當近端腎小管受損影響腎臟重吸收功能時,尿液中RBP含量顯著升高[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Cys-C、BUA及RBP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Cys-C、BUA及RBP三者聯(lián)合陽性檢出率高于單指標檢出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Cys-C、BUA和RBP水平均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檢測的有效指標,但單獨檢測均存在漏診現(xiàn)象,而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顯著升高。
綜上所述,Cys-C、BUA和RBP聯(lián)合檢測能夠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提供一定臨床依據(jù),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