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00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麻醉科,遼寧錦州
臨床上進行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蘇醒期氣管拔管時,常伴有應激反應,表現(xiàn)為血壓水平升高、心率加快、麻醉躁動以及嗆咳等不良狀況。對于老年胃腸手術患者而言,多數(shù)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且患者的血管重構性相對較強,導致在手術后氣管拔管時的應激反應較嚴重,進而影響到手術治療的安全性[1-2]。因此,在臨床上予以鎮(zhèn)痛、鎮(zhèn)靜以提高患者麻醉蘇醒期安全性,對減輕患者拔管過程應激反應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定與鹽酸羥考酮聯(lián)用對于老年胃腸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的躁動與應激反應影響,報告如下。
2018年1-12月收治老年胃腸手術患者60例,納入患者年齡均≥60歲,均具有腸胃手術指征,擬行腸胃手術治療。排除合并缺氧性呼吸抑制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臟器功能障礙或臟器功能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對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患者。通過隨機分配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內容經醫(yī)院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2~78歲,平均(68.8±3.9)歲;患者體質量56~78 kg,平均(69.4±3.9)kg;術中麻醉分級Ⅰ~Ⅱ級;手術時間(180.15±17.62)min。研究組納入男18例,女12例,年齡63~79歲,平均(68.5±4.1)歲;患者體質量56~77 kg,平均(69.7±4.2)kg;術中麻醉分級Ⅰ~Ⅱ級,手術時間(183.11±17.92)min。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在術前均進行心電圖、血壓、心率(HR)、腦電雙頻譜指數(shù)監(jiān)測,均予以常規(guī)全身麻醉處理。①對照組手術結束前10 min予以靜脈泵注0.04 mg/kg鹽酸羥考酮。②研究組手術結束前靜脈泵注0.5 μg/kg右美托咪定+0.04 mg/kg鹽酸羥考酮。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 5 min(T2)、拔管后10 min(T3)的HR與平均動脈壓(MAP)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嗆咳、躁動評分與麻醉蘇醒期躁動的發(fā)生狀況。(1)嗆咳評分以0~3分評價,0分表示患者未發(fā)生嗆咳、順利拔出氣管;1分表示患者存在輕度嗆咳;2分表示患者存在中度嗆咳且嗆咳≤30 s;3分表示患者存在重度嗆咳且嗆咳>30 s。(2)躁動評分以0~3分評價,0分表示患者安靜、合作狀態(tài);1分表示蘇醒期患者刺激時發(fā)生肢體躁動;2分表示蘇醒期患者在無刺激狀態(tài)發(fā)生躁動;3分表示蘇醒期患者發(fā)生劇烈掙扎,需借助外力約束。以躁動≥1分表示患者存在蘇醒期躁動癥狀。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麻醉期間HR與MAP指標水平比較:研究組麻醉期間HR與MAP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期評分與躁動狀況比較:麻醉蘇醒期研究組患者嗆咳評分為(0.67±0.11)分、躁動評分為(0.41±0.09)分,相比對照組嗆咳評分(1.78±0.29)分、躁動評分(1.52±0.56)分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躁動發(fā)生率為3.3%(1例),相比對照組的40.0%(12例)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麻醉期間HR與MAP指標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麻醉期間HR與MAP指標水平比較(±s)
組別 項目 T0 T1 T2 T3對照組 HR(次/min) 66.45±4.19 97.42±4.51 92.14±5.73 72.62±5.71 MAP(mmHg) 85.72±6.26 101.63±6.82 97.26±5.26 91.16±7.29研究組 HR(次/min) 67.14±4.51 71.41±4.16 69.26±4.82 65.07±5.08 MAP(mmHg) 85.42±6.21 87.12±5.28 86.22±4.95 85.07±5.27
對于老年胃腸手術治療患者而言,由于患者心肺功能降低、血管的調節(jié)功能下降以及機體能力降低等原因,導致患者機體對于刺激耐受能力下降。而胃腸手術的耗時較長、術中患者體液流失量較多以及術后導尿管留置等因素均可能導致患者機體遭受更嚴重的不良刺激[3-4]。此外,患者麻醉蘇醒期的氣管拔管操作也可能刺激交感神經,導致兒茶酚胺的分泌量增加,引起患者的強烈應激并導致發(fā)生嗆咳等不良癥狀,進而導致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生驟變,對合并存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對此類患者在全身麻醉后蘇醒期予以鎮(zhèn)靜、鎮(zhèn)痛治療以保持患者狀態(tài)平穩(wěn),減輕氣管拔管的應激反應及蘇醒期躁動等,對于提高手術治療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主要通過鹽酸羥考酮與右美托咪定進行鎮(zhèn)靜、鎮(zhèn)痛治療。鹽酸羥考酮為阿片類藥物,其鎮(zhèn)痛起效快且作用時間相對較長,在腸胃手術后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右美托咪定是一類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其聯(lián)合鹽酸羥考酮治療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鎮(zhèn)靜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麻醉期間HR與MAP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麻醉蘇醒期研究組患者嗆咳、躁動評分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說明,右美托咪定+鹽酸羥考酮在腸胃術后麻醉蘇醒期有較好的鎮(zhèn)靜效果。
綜上所述,老年胃腸手術患者全身麻醉后予以右美托咪定+鹽酸羥考酮有助于減輕蘇醒期氣管拔管應激反應,提高患者蘇醒期質量,降低嗆咳、躁動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