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迅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qū)婦幼保健所 江蘇 南京 210046)
近年來,隨著獨生子女數(shù)量的增加,以及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不斷改善,超重肥胖兒童的數(shù)量顯著提高,兒童的健康狀況已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與正常體重者相比,超聲肥胖兒童發(fā)生糖尿病、冠心病的風險較高,這使得我國慢性病患者逐漸低齡化。為全面改善兒童的健康狀況,本所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幼兒園體檢活動中,隨機選取100名兒童作為樣本,對超重肥胖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并展開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機選取100名體檢兒童作為樣本,兒童性別:男/女=61/39,年齡(4.48±1.39)歲,班級:大班26人、中班30人、小班44人。所有兒童家長均同意參與研究。
1.2.1 超重肥胖判定方法
測量兒童的身高以及體重,對BMI指數(shù)進行計算。根據(jù)兒童的年齡,判斷有無超重肥胖:(1)3~4歲者,BMI>18.9者視為肥胖,17.1≤BMI<18.9者視為超重。(2)4~5歲者,BMI>19.4者視為肥胖,18.1≤BMI<19.4者視為超重。(3)5~6歲者,BMI>20.3者視為肥胖,18.4≤BMI<20.3者視為超重。
1.2.2 健康教育方法
體檢后,醫(yī)院應統(tǒng)一對兒童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病因:醫(yī)院應從飲食、運動、生活方式、疾病等多角度出發(fā),為兒童家長分析超重肥胖的原因,并分析超重肥胖與糖尿病等疾病的相關(guān)性,增強家長的預防以及減重意識。(2)減重方法:①飲食:兒童應保持健康飲食,少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少喝飲料,少食用油炸及膨化食品,輔助減輕體重。但減重期間,應保證蛋白質(zhì)與維生素的攝入,預防營養(yǎng)不良。②運動:兒童應于課間及放學后適當運動,通過慢跑、游泳等方式減輕體重,每日運動時間應>4h。運動后可適當飲水,補充水分。③生活方式:兒童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睡眠時間充足,多參與社會活動,多與同齡人接觸,提高生活質(zhì)量,改善心理狀態(tài),避免因緊張、受挫、焦慮而食用高熱量的食物,減輕心理代償作用,輔助減輕體重。④疾病治療:針對由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染色體異常等因素所導致的肥胖,需重點治療原發(fā)病。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0例兒童中,超重者占10%、肥胖者占4%,詳見表1:
表1 超重肥胖檢出率
肥胖超重兒童家長接受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識(98.0±1.4)分、兒童減重依從性(92.6±2.0)分、兒童BMI(19.1±0.2)kg/cm2,與正常體重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100例體檢兒童中,超重者占10%、肥胖者占4%。上述研究結(jié)果表明,幼兒園兒童超重肥胖的發(fā)生率較高。導致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與家長健康知識匱乏有關(guān),與兒童暴飲暴食、缺少運動、心理代償作用同樣有關(guān)[1]。為減輕體重,提高幼兒園兒童的健康水平,本所針對兒童家長展開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期間,為兒童家長講解超重肥胖的病因及危害,可有效提升其對減重問題的重視程度。從飲食、運動、生活方式等方面出發(fā),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則可提升兒童飲食方案的合理性,延長每日運動時間,增加運動量,促進熱量消耗,減輕心理代償作用,使兒童的體重得以降低,使超重肥胖問題得到解決[2]。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上述方法進行健康教育后,幼兒園肥胖超重兒童家長接受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識(98.0±1.4 )分、兒童減重依從性(92.6±2.0)分、兒童BMI(19.1±0.2)kg/cm2,與健康教育前相比,家長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明顯改善,兒童減重依從性明顯提升,BMI指數(shù)同樣有所降低。與正常體重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jié)果,證實了各項健康教育措施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目前,兒童超重肥胖的發(fā)生率較高。從病因、飲食、運動、生活等方面出發(fā),對兒童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其健康知識掌握水平,有助于使超重肥胖兒童的體重得以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