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金
(陸軍特色醫(yī)學中心 重慶 400042)
在當代高速發(fā)展的經濟狀態(tài)下,不管是學生、成年人還是老年人都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基于此種情況,臨床上收治的抑郁癥患者呈直線上升趨勢[1]。抑郁癥患者通常出現自卑、抑郁、報復等不良心理,嚴重者會出現妄想、幻想等情況[2]。在病情發(fā)作期間,可能會存在輕生的心理,情緒較為激烈的患者甚至出現被迫害的妄想,傷及周圍人群。針對抑郁癥患者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臨床上通常采用心理治療的模式,本文針對心理護理聯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進行探討。
研究時間:2018年1月-2019年1月。研究對象:抑郁癥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均被我院診斷為抑郁癥患者,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并同意配合我院治療研究,排除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對照組年齡21-61歲,平均年齡(45.58±0.35)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36±0.25)年,其中男24例,女16例;觀察組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45.58±0.34)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35±0.21)年,其中男23例,女17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方法。給予患者情緒疏導,日常的用藥指導,運動指導,記憶功能鍛煉指導等。
觀察組:心理護理聯合電生物反饋。心理護理主要包括:情緒的排解:在患者治療期間,首先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日常治療的過程中可通過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的方式與患者進行交流。語言溝通可包括日常趣事的分享,正能量的分享等。伴隨抑郁的患者,往往比較內向,醫(yī)務人員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促使患者打開心門。發(fā)泄日常不愉快的事件,為什么會郁郁寡歡、悶悶不樂。尋其根源,究其根本。認真傾聽患者吐露的心事,并從患者的言談舉止中,了解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對癥治療。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日常給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勵,幫助患者增加自信心。并未患者解釋抑郁癥并不可怕,列舉治療成功的按例,增加患者治療的勇氣,鼓舞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態(tài)去面對每一個好的一天。給予患者日常小常識,幫助患者保持心情的愉悅等。
生物電反饋治療:治療前首先要保證治療環(huán)境的舒適性,采用生物電生物反饋治療儀,收集患者的腦電波信息,進行反饋治療。治療分為6個階段,第一階段進行腦電波收集,第二階段至第5階段應用不同畫面對患者進行反饋治療,第六階段為患者檢測腦電波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周、6周、9周后抑郁評分((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進行評定,得分分數≥20分評定有抑郁癥。)
對比治療滿意率。
采用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隨后利用t進行檢驗,用χ2進行對比,當P<0.05時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周、6周、9周后抑郁評分
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率比較(n/%)
抑郁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疾病,抑郁癥的產生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質量。抑郁癥嚴重的患者,對周圍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威脅[3]。
針對抑郁癥患者的治療,采用心理護理進行輔助治療,了解患者的特殊性,展開想用的心理開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一定的幫助。采用生物電反饋治療,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用過抑郁癥患者自身的信息反饋,經過階段性的治療,進行有意識的控制患者病情及心理的治療,從而消除患者的病理,達到恢復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針對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護理聯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治療,患者在治療3周、6周、9周后抑郁情況改善明顯,患者在治療顯效的同時,對治療的方案及醫(yī)護人員滿意率也得到提升。臨床上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