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芬
(南京市江寧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功能性便秘不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不暢等癥,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質量造成了嚴重地影響。且該病極易致使肛腸疾病、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其發(fā)病指數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步呈上升趨向[1-2]。本研究中,筆者選取我院就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作為本次調查研究的樣本,這些患者分別接受了基礎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方式,分析其護理效果,現做如下闡述。
本次研究選取樣本數量為80例,選取人群為功能性便秘患者,樣本選取時間為2017年2月-2018年5月,這些患者全部使用中藥外敷的方法進行治療,對其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將使用基礎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將在對照組之上使用綜合護理的患者設定為實驗組,每組樣本數均為40例。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數量相等,均為40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8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40歲,平均年齡為(58.5±6.1)歲;實驗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9歲,年齡最小的患者為41歲,平均年齡為(59.0±6.3)歲,組間基礎數據經統(tǒng)計學計算后差異較?。≒>0.05),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全部使用中藥外敷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方劑為:3g生大黃,3g茴香,3g生姜,將以上三種藥材研末,之后使用醋炒到極熱狀態(tài),之后將蜂蜜加入進行調敷,外敷患者臍部,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20天。80例患者均使用基礎護理方式,指導其用藥及飲食等。實驗組則在此之上使用綜合護理方式。(1)心理干預:患者由于疾病以及治療相關知識了解的程度不夠,極易致使其出現焦躁、煩悶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將疾病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講解,并將臨床治療成功的病例對其進行分享,以提升其治療的信心和積極性。(2)按摩干預: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腹部按摩,能夠明顯改進其排便的狀況。應從患者的右側下腹部開始,依據由上、左、至下的方向,對患者的腹部進行按摩(順時針),依據患者的狀況,確定按摩的頻率以及力度,引導患者進行提肛鍛煉,每天以10-20次為佳,增強其肛提肌收縮力。(3)生活干預:引導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生活習慣,同時引導患者減輕便意的控制力度。切記,排便中不可看書或聽音樂等,以免分散注意力;針對大便干硬排便費力的患者,可適當選取開塞露進行灌腸,依據醫(yī)生指導用量進行使用。切記灌腸中應動作比較輕柔,以免造成不適[3-4]。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同護理方式之后,患者的臨床表現(排便狀況)及體征沒有任何好轉跡象,且有加重趨勢為無效;患者的臨床表現(排便狀況)及體征明顯改進為有效;患者的臨床表現(排便狀況)及體征改進程度在70%以上為顯效;患者的臨床表現(排便狀況)及體征基本消失為治愈。有效率=1-無效率。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版本:SPSS25.0)處理研究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字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s);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χ2,計量資料為t;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判定標準。
實驗組40例患者的有效率較高,而對照組卻較低,統(tǒng)計學計算顯示(P<0.05),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n,%)
χ2
功能性便秘是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病程,臨床治療手段較多,但其遠期效果均不理想。中醫(yī)認為,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為患者的氣血不足、脾腎虧虛造成的。臍中中醫(yī)上稱神闕穴,亦是腎氣所在,和脾胃功能的關系比較密切。臍部下方沒有脂肪組織的存在,血運比較豐富,且存有較多的淋巴管,藥物分子能夠在滲透臍部皮膚之后,快速將其分布全身。臍部亦有較多的末梢神經,通過藥物的刺激,可使其神經內分泌調節(jié)得以調整,以便改進其消化功能。因而,在患者的臍部進行重要外敷,對功能性便秘患者來說,可明顯改進其腸道功能。但治療中,患者因疾病及治療等治療的掌握不夠,極易出現焦慮等負面心理,使其藥效的發(fā)揮受到干擾。綜合護理干預是針對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適合患者恢復的具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的一項新型護理方式,通過此護理方式的實施,不但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明顯改進,提升其治療的依從性,而且還使其治療效果大大提升[5]。本次研究中也發(fā)現,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較佳,而對照組較差,結果再次證實了此治療方式的可行性。綜上,將綜合護理干預使用在中藥外敷治療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療中,其治療效果比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