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福民
(甘肅省隴西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甘肅 定西 748100)
安眠藥具備松弛橫紋肌、安定以及抗驚厥等效果,但是若患者大劑量服用安眠藥則可對其心血管系統(tǒng)以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形成抑制,并誘發(fā)呼吸障礙、呼吸停頓以及低血壓等情況,甚至導致病人死亡[1]。臨床中許多安眠藥中毒病人均存在自殺意圖,過量服用安眠藥后期病死率較高,因而加強急診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分析急性重癥安眠藥中毒病人的有效急診治療措施。
采集院內自2017年3月起,到2019年4月止診治的38例急性重癥安眠藥中毒病人,男女性別比為16/22,年齡區(qū)間處于21~64歲,均值(39.2±1.6)歲,服藥時間1~11h,均值(5.3±0.4)h?;颊咴谌朐簳r均伴隨血壓水平降低、昏迷及呼吸抑制等情況,另有4例患者存在心衰癥狀和肺水腫情況。
患者在入院之后需要立即進行常規(guī)急診治療,即首先對其口鼻進行觀察,若存在堵塞情況,需要立即對口鼻腔內分泌物進行徹底清理,維持患者的呼吸道順暢。患者中毒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肌抑制情況,因此容易誘發(fā)呼吸阻礙,可在必要情況下采取氣管插管來維持患者的呼吸暢通。同時迅速以溫清水進行充分洗胃,針對病情嚴重患者可適當采取留置胃管,同時需要在5小時之后進行二次洗胃,對患者進行硫酸鈉導瀉,并建立兩條或以上靜脈通路,通過輸液來糾正其機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在急診期間需要密切監(jiān)測其病情變化,特別是要注意瞳孔和面色的變化情況,加強尿量、血壓和心率水平的監(jiān)測。
統(tǒng)計患者的急診搶救成功率以及癥狀消失和清醒時間;統(tǒng)計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患者急診治療前后心率、血壓的變化情況。
研究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以軟件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其中均數(shù)標準差通過(±s)描述,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38例中毒患者,1例發(fā)生多器官衰竭后死亡,其余患者均搶救成功,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是97.37%。平均清醒時間是(7.2±2.6)h,癥狀的平均消失時間是(36.2±3.5)h。出現(xiàn)肺部感染者4例,以及尿路感染者2例,并發(fā)癥率為15.79%。
患者經(jīng)急診治療后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
表1 患者治療前后生命體征指標對比(±s)
表1 患者治療前后生命體征指標對比(±s)
?
安眠藥中毒通常來說屬于自殺事件,此類患者多是由于呼吸抑制而導致死亡,且患者的病情較為危重,因而立即采取搶救及護理至關重要。在急性重癥安眠藥中毒病人的急救過程中,重點是加快其胃內藥物的有效排泄,伴隨著病人服藥時間的不斷延長,藥物成分將被其胃部吸收,同時發(fā)揮藥物的毒性作用。因而在此類患者接診之后,需要立即進行催吐、導瀉以及洗胃。諸多研究均證實[2]-[3],患者在服藥的24小時以內藥物將在機體中在吸收和在分泌,因而此類患者中毒后需要進行重復洗胃。同時安眠藥物將對患者的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產(chǎn)生抑制,同時對其神經(jīng)中樞以及大腦皮層等形成抑制性作用,并且藥物本身具有的毒性作用,也會對胃壁表面存在的活性物質產(chǎn)生刺激性作用,進而導致支氣管以及肺分泌物等不斷增加。此時,患者肺部的毛細血管通透性不斷改變,容易誘發(fā)肺水腫,進一步增加了患者呼吸抑制的發(fā)生風險。因而對此類患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需要加強其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尤其是注意對重要臟器的有效保護。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38例患者經(jīng)急診搶救均在76小時之內得以蘇醒。這也提示,通過采取快速有效的急診搶救,有助于挽救其生命,總體治療效果較為滿意。其中1例患者由于搶救無效而死亡,此類患者搶救無效的原因可能在于年齡相對較大,其機體的代謝較為緩慢,并且加上多器官功能發(fā)生衰竭后,患者的抗毒性能力相對較差。通過查閱搶救失敗患者的病例,可發(fā)現(xiàn)此類患者的服藥時間距離就診時間達到26小時,此時藥物毒性大部分被機體所吸收,因此導致急診治療的效果相對較差。除此之外,重度安眠藥中毒的病人均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因而在病人搶救且得以清醒后,需要加強同期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加強心理疏導,這對于改善其負性情緒以及提高生活質量等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需要了解病人出現(xiàn)自殺的原因,并由家屬進行積極的配合,使病人能夠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性以及親屬的關愛,來激發(fā)其強烈的求生欲,這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等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重癥安眠藥中毒患者來說其病情兇險,需要采取積極的急診搶救,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