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莉
“世界上的牛人,其實都是蝸牛?!边@不是一句諷刺之言,而是發(fā)自肺腑的認可。對于任何想要成為某個領域內牛人的人,都沒有例外。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1萬個小時是什么樣的概念呢?在不吃不喝、24小時學習的情況下,也需要416天才能達到精通的水平。這個必須經過像蝸牛一樣漫長時間的積累,連世人眼中的天才也不例外。
比爾·喬伊,Sun公司的天才創(chuàng)始人。他就讀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時,該校是世界上第一批實現(xiàn)電腦分時系統(tǒng)的高等學府。對于這個時期進入密歇根大學的喬伊,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置身于這樣的大學中,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對計算機的興趣,他幾乎是沒日沒夜地編程,而當他進入UNIX項目組時,早已滿足了10000小時的練習時長,也早已成為了高水準的計算機工程師。
周星馳借著《新喜劇之王》道出了明星在成名之前所需經過的數(shù)十載的努力:一個沒有背景以及美貌的普通女青年如夢,在跑龍?zhí)椎穆飞蠄猿至耸畮啄辍Q葸^死尸,不得不帶著恐怖的妝容給父親慶生;當過替身,被打到遍體鱗傷;還扮過雕像,在尋找機會的過程中,不斷被嘲笑和諷刺……龍?zhí)字房部啦粩?,然而她依舊珍惜每場龍?zhí)椎溺R頭,仔細琢磨每個龍?zhí)姿璧难菁?。在朋友背棄、男友欺騙、家人不理解的情況下,她掙扎過,但還是堅持了演藝之路,最終她的夢在集聚了十幾年之后,終于成真。
說到這里,或許我們還在安慰自己“這只是電影,不足以有說服力”,但藝術來源于生活。回歸生活,現(xiàn)實世界里,牛人們的努力程度,絲毫不比電影反映得少。甲殼蟲樂隊之所以一出道便能包攬眾多獎項和記錄,是因為這些榮譽并不單是運氣和機會使然,更是在運氣與機會到來之前經歷的磨練使然。在他們成名前,甲殼蟲樂隊其實已經表演了一千兩百多場,很多流行樂隊窮極整個演藝生涯都無法演出這么多場。
所以,美醇特創(chuàng)始人王中永先生認為:“牛人之所以稱之為牛人,無外乎兩個方面,或是智慧過人,或是勤奮努力,當然了,兩者突出者也有,這是比鉆石還稀有的東西。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后者要比前者更突出才有機會成為牛人,因為畢竟智慧過人者少有,但通過后天的勤奮與努力,獲得大幅度的精進,從而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這個是會有機會的。因此,在困境與磨難面前,不要害怕,要直面它并去解決它,那么牛人之路也就多了一些可能性?!?/p>
是的,先做一只蝸牛,那么成為一個牛人何嘗沒有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