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本文在總結傳統教學模式不足的基礎上,對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動教學模式,闡述了基于手機微信端的移動教學先進性,并對基于微信小程序,結合藍墨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動教學解決方案。
一、傳統教學不能滿足學生要求
當前的中職教育,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依然很多。即使運用了PPT、圖片、視頻等信息化技術,也只是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發(fā)生了改變,教師依然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F代社會,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教學的不足也日漸凸顯。其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課堂教學失去吸引力
首先,當前學生普遍是“95后”“00后”,他們早已厭煩“只讀書”的教學方式。其次,教師在課堂上重復使用PPT、圖片與視頻,缺乏創(chuàng)新。學生上課成為流水線作業(yè),知識得不到深層次記憶,導致學生厭學。最后,學生在課堂上得不到個性展示,師生之間互動性差,最終導致課堂失去吸引力。
2.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性
傳統課堂教學,教師一個教案搞定全班所有學生,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基礎與接受能力。優(yōu)等生覺得慢,中等生拼命跟,差等生全放棄。不同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教師如果不能意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總是“一碗水端平”,教學的質量肯定不高。
3.學生喪失學習主動性
“老師上課我就聽,老師下課我就睡”是目前很多中職生的真實寫照。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未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能力。學生對老師產生了依賴性,失去老師就沒了學習的方向。知識本身是讓學生去解決“為什么”,但當學生不再主動追問“為什么”時,也就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
二、基于手機微信端的移動教學的先進性
截至2017年,我國微信的活躍用戶已經超過9億人。學生作為信息時代的“原住民”,使用智能手機去獲得自己喜歡的知識,更容易讓他們產生獲得感。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微信完全融入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微信小程序作為微信推出的新功能,因為便捷與快速傳播的特點,已經被廣泛應用。利用微信小程序,激活學生的課余時間,將課堂遷移入手機當中,體現了移動教學的先進性。
1.學生會有生動時尚的學習體驗
移動教學,讓學生擺脫傳統課堂上的“生拉硬拽”,沉浸在手機帶來的高效便捷的學習環(huán)境中。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學生都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微信小程序來獲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內容。與書本、板書相比,利用手機作為媒介傳遞知識,更能讓學生感到親切。學生走出課堂,不用直面老師,能夠獲得更加開放也更加輕松的學習體驗。對學生而言,這是一種容易被接受的新的學習方式。
2.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微信的強大功能提高了微信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使用“群聊”,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分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微信留言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開展“一對一”的教學。教師在對教材深度解讀的基礎上,將微信小程序中的知識內容進行難易程度的星級區(qū)分,學生通過微信小程序,依據自身的學習能力,有選擇性地學習,避免了“一刀切”的問題。在微信中學生之間相互獨立,師生之間溝通流暢,能做到“因材施教”,很好的照顧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3.類似于競技平臺帶來的學習熱情
競技娛樂對于現在的學生而言并不陌生。在移動教學中,微信小程序作為主要的學習工具,配合藍墨云班課的積分排名系統,營造學生間相互競技的學習競賽氛圍。教師通過“任務懸賞”每天發(fā)布一組難易程度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任務去完成,教師以“積分獎勵”的方式,按任務完成的質量、時間給予學生相應的積分。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高分任務,讓有能力的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通過這樣一種類似于游戲中“接任務-完成任務-領取獎勵”的形式,最大程度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基于微信小程序結合藍墨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方案
1.搭建微信小程序平臺
微信小程序實際是一個更為開放的微信公眾號,教師作為個人用戶進行申請。申請成功以后,可以發(fā)布視頻、圖片等媒體資源或鏈接。在內容準備中,教師首先對教材進行梳理、區(qū)分重難點,然后結合實際工作任務,將知識點制作成為微課視頻、講義圖片、網頁鏈接等,然后將制作完成的內容上傳至微信小程序中,最后讓學生通過手機微信進行關注,微信小程序平臺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2.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動教學過程的控制策略
如何讓學生在手機上使用微信小程序參與學習?在開展移動教學時,采用ABC分組法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小組的積分和排名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以此來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教師首先在藍墨云班課發(fā)布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可以包括個人自學、小組討論、問題列舉等形式。學生在完成任務時,需要到微信小程序中學習相關的知識,教師利用微信小程序,完成知識點的傳輸。然后在藍墨云班課中發(fā)布一個“頭腦風暴”的活動,讓學生對知識點展開課前討論,要求學生通過文字、語音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看法。教師收集整理學生問題,為開展后續(xù)的教學提供指導依據。
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發(fā)布的學習任務應該限定完成的時間,由組長負責監(jiān)督,學生如果超時未完成的,應該對整個小組進行扣分。通過“小組綁定”和“時間控制”的策略,保證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參與教學。在藍墨云班課中,教師可以查看學生學習的進度與成績,對完成任務的學生給予積分獎勵,對沒有按時完成的學生進行扣分“處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
完成一個章節(jié)或者一個知識點的教學以后,教師在藍墨云班課中發(fā)布階段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評估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發(fā)布與知識點有關的視頻、圖片、鏈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內容,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
3.課堂在移動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移動教學中,課堂是師生之間交流學習成果的場合。課堂上,先讓小組之間針對知識點展開討論,教師不干預學生的討論,但要注意聆聽學生的看法,并對學生的討論成果進行總結和升華。其次教師要把整理出的學生的問題清單,利用課堂逐一進行解答。最后教師還要設計一些課堂上的拓展訓練,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新出現的問題,教師只提供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的指路人。
4.微信小程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微信小程序的內容,應該做到定期維護與更新。大多數的教學資源是不可能永遠適用的,隨著社會技術的發(fā)展,為保證教學的可持續(xù)性,教師應及時“下架”老舊資源,不斷更新“上架”新內容,保持微信小程序的新鮮度。同時,教師更要對已有資源進行反復推敲和修改,追求最理想的效果。資源的更新與維護,是移動教學繼續(xù)開展的重要保證。
微信小程序是在公眾號基礎上形成和完善的,能讓大量信息短時間內范圍性傳播的新平臺。提倡教師利用微信小程序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進一步探索和發(fā)揮微信小程序的先進性,尋找有利于開展移動教學的新途徑,為信息時代下的教學改革奠定基礎。與傳統教學工具相比,微信小程序更切合學生的思想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以及優(yōu)越性。基于微信小程序,結合藍墨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