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
摘要:防滲技術運用,這關系到工程項目根本利益,對水利工程建設來說,防滲工藝的選擇和運用,直接影響工程質量,與工程項目防洪減災功能的發(fā)揮有著密切關系。當前水利工程數量較多,同時現代化建設中也對該工程的施工技術提出更嚴格的要求,為了便于提高作業(yè)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要及時引入防滲工藝,保護基礎結構,認真做好堤防加固,使其發(fā)揮應有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水利項目;防滲工藝;社會效益;技術革新
前言
當前我國的水利建設普遍存在作業(yè)水平有待提升、施工工藝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容易引發(fā)安全隱患,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工程效應,要以安全為主,嚴格落實水利建設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將防滲工藝及時滲透在實際作業(yè)中,自覺遵循科學完善的防滲施工管理制度,實時總結工作經驗,便于讓水利工程服務于社會。
1防滲施工的重要意義
采用防滲技術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以免水源浪費,將水資源及時運用于需要的工藝中,比如采用渠道方式降低水量流失,對于泄露的部分,及時進行修復處理,提高灌溉面積,緩解水源緊缺的程度。以有效的防滲施工工藝,提高渠道輸水能力,促進渠道輸水功能的穩(wěn)步提升。采用防滲材料,如瀝青混凝、瀝青砂漿等,加強防滲處理,最大限度減少滲漏量,使用防水性能強的材料用于渠道建設中,保持防水層完整,穩(wěn)固了渠道,提高水利工程整體的運作能力。
2水利建設中防滲墻的主要特點
防滲墻在水利建設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抵擋洪水、防止?jié)B漏,通常其滲透系數較小,墻體厚度小,造價低,同時涉及水泥攪拌、射水、倒掛井等多項工藝。實踐中得知:最大成墻深度在20m左右,抗壓系數在0.3MPa以下,由于施工方便、造價低、無污染,因此目前已被廣泛用于水利建設防滲墻構建中。
3防滲工藝引入水利建設的具體實踐
3.1存在的不足
3.1.1部分人員專業(yè)水平有限
設置防滲墻的環(huán)節(jié),一些人員沒有嚴格按照規(guī)定流程操作,更關鍵的是,缺乏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自身對防滲工藝及具體運用過程的了解不夠,因為專業(yè)能力有限,沒有及時設置防滲墻,這影響到其他人員的工作,還不利于整體工程的順利開展。
3.1.2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管理機制不夠健全,某水利工程建設環(huán)節(jié),一大部分人員可以主動參與到技術探討中,然而還有一小部分員工意識不到管理制度的約束意義,平時工作中在不了解管理制度內容的情況下就進行,管理制度未發(fā)揮出應有的監(jiān)管和約束作用。
3.2改善策略
3.2.1鉆孔后灌漿
利用氣壓、液壓的原理,通過鉆孔的方式,將配比好的漿液壓送至需要灌漿的部位,便于及時處理砂礫石地基、縫隙等問題。圍巖與隧洞的裂縫不斷增大,直接影響工程防滲效果,為有效處理該問題,作業(yè)人員在管理人員指導下,認真掌握灌漿技術化學、工程地質學、材料力學等有關知識,采取增加漿液的方式,穩(wěn)步提升工程的抗震能力及防滲效應。運用灌漿工藝來改善土層狀況,提高建筑物的抗?jié)B性,改善地基條件,同時配合高壓灌漿、壩體灌漿等多種工藝,提升整體的防滲功能。例如作業(yè)人員將粘土與少量水泥進行均勻攪拌,使其形成漿液,便于進行漿液填充,采用打管灌漿法,設置三排灌漿孔,以此提高防滲效果。
3.2.2壩體灌漿
壩體灌漿指的是借助壩體自身應力分布特征,利用灌漿壓力,沿著壩軸線位置使得壩體緩慢劈裂,同時將漿液及時灌注于合適部位,從而形成防滲墻。讓壩體應力分布均勻,提高壩體的穩(wěn)固性,采用噴射灌漿工藝,將漿液噴射至土壩上,利用高壓噴射原理,采取有效的防滲處理措施,便于提高壩體施工質量,采取全線劈裂灌漿法,便于漿液均勻分布于壩體,有助于將裂縫位置充分填充,不僅將壩體裂縫問題得到妥當處理,還提升了防滲墻的服務能力。
3.2.3防滲墻處理
(1)防滲墻處理中,水利工程施工人員,常采用射水法、抓斗法等工藝進行,充分發(fā)揮防滲墻的耐久性和柔和性,及時設置防滲墻,同時將射水法和抓斗法等技術及時運用于實踐中,及時成墻,從而提高防滲墻的服務水平。(2)在粘土、砂土等特殊土質的施工中,比如在采用射水法的環(huán)節(jié),及時檢查造孔機、攪拌機等設備是否到位,認真做好各項技術準備,利用成型器噴射高速水流,將砂土破碎,在此環(huán)節(jié),還配合了泥漿護壁法進行施工,采用反循環(huán)方式進行上下切割,快速的完成造孔操作,利用澆注機形成槽孔,并將其內澆筑混凝土,快速形成一個厚度為0.40mm、成墻精度為1/300、深度為35m的防滲墻。(3)抓斗法:抓斗法被用于砂土、卵石、粘土等多種類型的土質中,需要合理控制砂礫含量。抓斗寬度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為0.6m,防滲墻構建的環(huán)節(jié),加強對泥漿護壁法的運用,運用抓斗法構建的防滲墻的最大深度在45m以內,根據水利工程具體狀況選用抓斗工藝,提高防滲墻防洪效果。(4)鋸槽法:使用專用鋸槽機在先導孔傾角作上下切割運動,采取移動開槽法+泥漿護壁法的方法,將切割下來的渣滓及時清理干凈,同時及時將孔槽內灌注混凝土,嚴格執(zhí)行標準化的防滲墻施工措施,順利形成一個0.3m寬的防滲墻。(5)多層攪拌法:對于直徑在4cm以下的砂礫層,可采用多層攪拌工藝進行,使用多頭攪拌機進行一次鉆進,當土體與水泥漿混合后形成一排土樁,形成防滲墻之后,由檢測得出水泥土的抗?jié)B系數為8cm/s,防滲墻深度為24m,將水泥土的抗壓強度控制在不小于0.4MPa的范圍內。
3.2.4渠道防滲處理中的注意事項
(1)渠道防滲的主要種類為:土料類、水泥土類、石料類、混凝土類等,為增強水利渠道的防滲功能,土料防滲技術運用于小型渠道中,利用粘砂混合土、三合土、灰土等混合成為土料防滲材料,將表層土、雜物等處理干凈,嚴格控制其含水率。要求土料防滲層的厚度不得小于16cm,采用分層鋪筑法,然后將其進行夯實,保證土料防滲材料在水利渠道工程防滲中的有效運用。(2)混凝土防滲工藝: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由于施工過程較為復雜,因此這在當前水利建設防滲處理中仍舊是個難點。為解決混凝土防滲施工難題,作業(yè)人員及時在水泥中添加旱強劑和減水劑,要求使用2級石料,先對混凝土進行初壓,凝固后拆模,運輸環(huán)節(jié)關注其狀態(tài)變化。采用混凝土防滲工藝處理渠道裂縫問題,將其均勻填充于砌縫部位,然后再進行澆筑施工,這樣一來便于提高裂縫處理水平,同時深化了混凝土后期養(yǎng)護。(3)瀝青防滲:采用瀝青、碎石經過加熱、拌合、碾壓等的過程,形成一種具有防滲、良好穩(wěn)定性的瀝青材料,它在水利工程中的護面厚度為5cm,同時增添反濾層,在渠面上將瀝青材料壓實,同時灑水,保持濕潤,經過熱處理后形成一層薄膜,成為渠道保護層。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水利工程為研究對象,通過介紹防滲技術、講解防滲工藝的運用過程,增強工程施工人員運用防滲技術的安全意識,明確個人工作要點。使用專用設備鉆孔,然后向圍巖與隧洞的裂縫部位進行灌漿操作,改善地基條件。壩體灌漿中,讓壩體應力分布均勻,采用噴射灌漿工藝,將裂縫位置充分填充,將射水法、抓斗法等技術運用于實踐中,配合泥漿護壁法進行施工,采取移動開槽法+泥漿護壁法的方法,形成防滲墻,掌握渠道防滲處理的注意事項,避免水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