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侯
同學們正在討論2019年的高考作文題,這時陳老師走進了教室。他不緊不慢地說:“既然同學們對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感興趣,那么今天,我們就以今年的全國卷Ⅰ的作文為例,來談一談如何把議論文寫得充實?!?/p>
找準方向,讓話題變得充實
“全國卷Ⅰ的作文明確要求我們寫一篇演講稿,主題是‘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在演講的主體部分,我們要闡明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這一話題,可以寫成議論文。而要想把這一話題講得充實,大家首先要在謀篇布局上想一想,從哪些方面講。也就是要找準演講的方向,從哪些方面來論述,才能讓話題變得充實。”陳老師提示道。
班長郭澤恩率先回答:“這次演講的情境非常明確,就是針對我們高中生對勞動的一些錯誤思想認識來展開批判。作文題目要求中已有表述,概括起來就是‘三不: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不尊重勞動?!标惱蠋熉牶螅嚅L豎起了大拇指:“一針見血,一語中的?!?/p>
朱菲同學接著說:“要想把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說得充實,就要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論述。這樣我們就找到了論證的方向,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文章內(nèi)容自然也就充實多了?!?/p>
陳老師補充道:“不僅要結合學生的‘三不現(xiàn)象來談,還要抓住主題‘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來談。作文題目要求中有‘從我做起的要求,所以我們青年學生怎樣去做,也是談的內(nèi)容。”
精選素材,讓內(nèi)容變得充實
陳老師啟發(fā)大家:“寫議論文,得有論據(jù),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論據(jù)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事實論據(jù),如事例;另一種是理論論據(jù),如名言警句。這些論據(jù)可以統(tǒng)稱為寫作素材。我們平時積累寫作素材,就是為了在寫作時能用得上。運用素材,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空洞說理、駕空分析,還能充實文章內(nèi)容,使文章內(nèi)容豐富。請同學們先看看下面這一片段。”
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鬃釉疲骸八捏w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這句話告訴我們,勞動是人生的必修課。毛澤東6歲就下田干活,8歲上學后,每天放學后都要放牛;13歲至15歲的時候,他休學在家,整日在田間勞動,晚上還要幫助爸爸記賬。年少時的毛澤東,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祖逖聞雞起舞,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無數(shù)事例證明,具備基本的勞動能力,是一個人走向社會、成就事業(yè)的基礎。
李麗感嘆道:“這一段中運用的素材真多?。∮欣碚撜摀?jù),引用孔子的話;有事實論據(jù),舉了毛澤東、大禹、祖逖、李時珍等人的事例?!?/p>
陳老師引導大家:“那么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次習作,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素材?”
“徐霞客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寫下祖國地理風貌?!薄啊s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輩子像農(nóng)民一樣在田間地頭研究水稻。”“居里夫人整日灰頭土臉,在成噸的原料中僅提煉出了一克的鐳?!薄傲暯?5歲到延安插隊,種地、拉煤、打壩、挑糞……在鄉(xiāng)親們眼中,他是個‘吃苦耐勞的好后生?!薄懊珴蓶|告訴毛岸英:你在蘇聯(lián)的大學畢業(yè)了,這很好,但學的是書本上的知識,可以說這只是書本的一半。你還需要上一個大學,就是勞動大學?!?/p>
陳老師笑瞇瞇地看著大家,說:“同學們說得太好了!除了事例外,我們還可以運用一些理論論據(jù),關于勞動,同學們能想到哪些詩句、俗語、名言和警句呢?”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俄國的烏申斯基說過: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擼起袖子加油干”“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p>
緊扣觀點,讓論證變得充實
陳老師繼續(xù)引導大家:“寫議論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論證。什么是論證呢?就是運用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要緊扣觀點,要說到實處,不能隔靴搔癢,不能水上漂。如何讓論證變得充實呢?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片段?!?/p>
再者,我們要有尊重勞動的美德。唐代詩人李紳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我們從小就能背誦的古詩,教會我們要體恤農(nóng)民勞動的辛苦,尊重農(nóng)民的勞動成果。而今天,社會上依然存在著不尊重體力勞動者的現(xiàn)象。每每看到有人暴打環(huán)衛(wèi)工人、有人嫌棄農(nóng)民工有損城市形象的報道,我總是極奇憤怒。從古至今,勞動從來只有分工不同,就沒有貴賤之分。從事高科技研究工作,這樣的腦力勞動也許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社會價值,但是誰又能說田間地頭那揮汗如雨的農(nóng)民伯伯不美?那起早摸黑掃帚在手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不美?那周而復始單線循環(huán)的公交司機不美?那穿行在街頭巷尾的外賣小哥不美?從鐵人王進喜到掏糞工時傳祥,從英雄模范人物到普通生產(chǎn)一線的工人,他們都是時代的先鋒、勞動的楷模。同學們,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輕視勞動,輕視勞動者。相反,我們應該感恩他們,尊重他們,并向他們學習。是億萬人民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了中國今天的繁榮富強,我們當以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而自豪。正所謂:勞動最光榮,勞動者最美。
朱菲第一個發(fā)言:“作者對不尊重勞動現(xiàn)象進行分析,運用排比句進行多次反問,農(nóng)民伯伯、環(huán)衛(wèi)工人、公交司機、外賣小哥、鐵人王進喜、掏糞工時傳祥、英雄模范人物、普通生產(chǎn)一線工人,這些人物讓我們看到了勞動的美好?!?/p>
“我最欣賞這一段的結尾?;氐浆F(xiàn)實,對同學們提出希望和建議?!莾|萬人民勤勞的雙手才創(chuàng)造出改革開放中國今天的繁榮富強,我們當以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而自豪這一句說到點上了!”郭鍵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時間過得真快,沙龍就要結束了。最后陳老師總結道:“這次沙龍,我們以全國卷Ⅰ的作文為例,談了議論文如何寫得充實的問題。經(jīng)過探究,我們有三點收獲:一是在文章布局謀篇上,我們要學會從不同方面,多角度地論述話題,讓話題內(nèi)容變得充實;二是在素材選取上,我們要學會精選素材,從事例和理論論據(jù)兩方面來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讓內(nèi)容變得充實;三是在具體論證過程中,學會緊扣觀點,精準論述,讓自己的論證語言變得充實有力。希望大家記住這三點,并在以后的議論文寫作過程中活學活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