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石巖人民醫(yī)院(518108)段晚容
高血壓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高血壓患者由于依從性不高,預后不佳。連續(xù)性護理是指患者在醫(yī)院到家庭整個過程中可以得到一系列連續(xù)、協(xié)作的護理服務,改善患者預后[1]。本文旨在探討連續(xù)性護理在改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方式、用藥依從性中的作用,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間收治的60例高血壓患者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在41~79歲,平均年齡(51.84±4.73)歲,病程4~12年,平均病程(5.68±1.59)年;Ⅰ期10例,Ⅱ期12例,Ⅲ期8例。研究組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在40~78歲,平均年齡(52.69±5.52)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5.97±1.25)年;Ⅰ期9例,Ⅱ期14例,Ⅲ期7例。兩組間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內容包括給予患者心理疏導、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常規(guī)出院指導等。研究組給予連續(xù)性護理,內容包括:①成立連續(xù)性護理小組,給予小組人員培訓,加強其專業(yè)技能及溝通水平。②為患者發(fā)放高血壓病自我管理手冊,告知患者高血壓的危害以及預防措施,根據患者個人認知程度,給予健康教育,定期開展健康講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患者依從性,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根據患者心理狀態(tài)給予情志護理,令患者保持樂觀情緒,避免精神緊張,注意疏泄肝氣,少怒。④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血壓計,定期檢測血壓水平,給予患者用藥指導,告知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服藥。⑤出院時詳細記錄患者個人情況以及病情情況,定期給予患者電話隨訪或家訪,詢問患者病情情況,給予患者健康指導,告知患者控制鈉鹽攝入,注意調整飲食,保持良好心態(tài),適當運動,戒煙戒酒。⑥與患者家屬溝通,指導患者家屬參與患者護理中,教會患者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給予家屬健康教育,提高對疾病認知,家屬可督促患者遵醫(yī)囑服藥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令家屬知曉高血壓緊急狀況的臨床癥狀及急救處理。⑦指導患者隨身攜帶寫有名字、緊急聯(lián)系人電話、所患疾病、治療藥物名稱、放置位置以及服藥方式的資料卡片,以便緊急情況下可得到有效救助。
1.3 療效判斷標準及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生活方式、用藥依從性。其中用藥:采用Morisky-Green量表進行評定。心理平衡:精神壓力小,心態(tài)平和健康;適量運動:每周3~6次,每次30~60min;戒煙戒酒;飲食:鹽攝入量<5g/d;多食新鮮水果蔬菜。統(tǒng)計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水平變化情況。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問卷[2]進行評定,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采用X2檢驗。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采用t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附表1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方式、用藥依從性的結果[例(%)]
附表2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的結果(±s,mmHg)
附表2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的結果(±s,mmHg)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表示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表示P<0.05。
組別 時間 SBP DBP研究組 干預前 156.21±13.25 109.36±10.25干預后 121.21±10.58ab 75.13±8.58ab對照組 干預前 156.39±12.58 109.68±11.51干預后 143.52±11.31a 85.13±9.93a
附表3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的結果(±s,分)
附表3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的結果(±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表示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表示P<0.05。
組別 時間 心理健康 軀體健康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 生活質量總分研究組 干預前 47.01±5.25 48.21±5.59 50.41±5.25 49.51±5.25 186.25±20.13干預后 58.21±6.69ab 59.36±6.24ab 58.93±6.58ab 59.97±6.23ab 276.91±30.57ab對照組 干預前 47.02±5.46 48.21±5.58 49.97±5.15 49.05±5.27 187.25±20.13干預后 53.25±5.97a 53.41±6.37a 53.25±5.46a 52.18±5.69a 243.28±25.96a
2.1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方式、用藥依從性的結果 研究組患者用藥、戒煙限酒、飲食調節(jié)、適量運動、心理平衡等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的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SBP及DBP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SBP及DBP水平均較干預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的結果 兩組干預前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較干預前顯著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3。
高血壓其可誘發(fā)腦卒中、腎病、冠心病等疾病,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高血壓患者需要有效控制血壓水平,從而改善預后。但高血壓病程時間長,需要長期接受治療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在出院后沒有得到有效的護理干預,因此依從性不高,導致無法有效控制血壓水平,預后較差,生活質量不高。也有研究表明,適當運動、戒煙戒酒、合理飲食、限制鈉鹽食物攝入、減少脂肪攝入等生活方式,可協(xié)助血壓控制[3],幫助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控制血壓有重要意義[4]。連續(xù)性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通過滿足患者各個角度的身心需求,給予患者有效、全面、優(yōu)質的護理干預,進而改善患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護理模式[5]。
本研究中,給予研究組連續(xù)性護理,結果研究組生活方式、用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血壓水平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結果可見,通過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進而提高患者生活方式、用藥依從性。指導患者進行飲食調整、適當運動、戒煙戒酒、給予情志護理,可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隨著家訪、電話訪問次數(shù)的增加,以及家屬的監(jiān)督,可督促患者保持定期檢測血壓、良好生活習慣等,進而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壓水平,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連續(xù)性護理可顯著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活方式、用藥依從性及血壓控制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