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有時,我會在晚上逛花市。
夜里九點以后,賣家會將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還在盛開的但不會再有顧客挑選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籃中推到屋外,準備丟棄。
多年以前,我沒有多余的錢買花,就在晚上去挑選竹籃中的殘花。那雖然是已被丟棄的花,看起來都還很美。在竹籃里隨意翻翻就會找到一大把,帶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歡喜。
從竹籃里拾來的花,至少可以插一兩天,甚至有開到四五天的。每當我把花一一插進花瓶里,就會生出這樣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暫,它若有知,知道臨謝前還被珍愛著,應該感嘆不枉此生,能毫無遺憾地凋謝了。
花的盛放是那么美麗,但凋落時也有一種難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紛紛落下,無聲地辭枝,以一種優(yōu)雅的姿勢飄散,安靜地落在地上。那顫抖離枝的花瓣有時給我一種錯覺,它仿佛在傾聽著遠處土地的呼喚,聞著它熟悉的田園氣息。那還留在枝上的花則仿佛在深情地看著人間,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悵。
每一朵花都是安靜地來到這個世界,又沉默地離開。若是我們傾聽,在安靜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雄辯。
我許久沒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的一次竟撿回幾十朵花。那撿來的花與買的花感覺不同,因為不花錢,反而覺得每一朵都是無價的。尤其是將謝未謝的花,更顯得楚楚可憐,比起含苞時的精神抖擻別有一番風姿。
說花是無價的,可能只有賣花的人反對?;m是有形之物,卻往往是無形之物的象征,蓮之高潔、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貴,乃至玫瑰里的愛情、康乃馨里的母愛都是高潔而不能以金錢衡量的。
花之所以無價,是花有無求的品格。如果我們送人一顆鉆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純粹,因為沒有人會白送人鉆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難摻進一絲雜質,由于它的純粹,鉆石在它面前就顯得俗了。
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緣更令人懷想。民間有一種說法,說世上有三種行業(yè)是前世修來的,就是賣花、賣香、賣傘。因為賣花是純善的行業(yè),買花的人不是供養(yǎng)菩薩,就是與人結善緣,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調養(yǎng)身心。賣花既是因緣,愛花也是因緣,我常覺得愛花者不是后天的培養(yǎng),而是天生的直覺。這種直覺來自良善的品格與溫柔的性情,也來自對物質生活的淡泊,一個把物質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與花無緣的。
愛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煉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來使心靈莊嚴,就能使我們有最深刻的覺醒,激發(fā)我們追求真實和永恒的智慧。當我們面對人間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靜、有種種動人的質地,就會使我們有更潔凈的心靈來面對人生。
讓我們看待自己如一朵花吧,香給這個世界看!
(選自《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