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xué)藝,天津練活兒,濟南踢門檻兒。
自古以來,泉城濟南就有著“曲山藝?!钡拿雷u,它曾與北京、天津并稱為曲藝的三大碼頭,多少名家從這里成名,多少名段從這里誕生,而又有多少的曲藝新秀來這里“朝圣”。
那時的濟南觀眾非常精通曲藝,看得多了自然欣賞水平就高,一個曲藝新人到濟南一張嘴,濟南觀眾就知道他幾斤幾兩,一般演員想得到濟南觀眾的認可和好評,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才有“北京學(xué)藝,天津練活兒,濟南踢門檻兒”等流傳了幾十年的老話。說白了,你只要得到了濟南觀眾的認可,你在曲藝界就能火了。
濟南人愛曲藝,也盛產(chǎn)曲藝名家。歷史上的濟南,曲藝繁盛名聞海內(nèi)。一提起濟南曲藝,人們馬上能說出山東快書、山東琴書、山東評書等等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或許正是濟南人骨子里那與生俱來的幽默情結(jié),傳統(tǒng)的曲藝早已融入到濟南百姓的生活。如今,明湖居、 江湖藝社等眾多曲藝演出場所,紛紛成為曲山藝海打卡地。
明湖居是清末以來濟南知名度最高的曲藝演出場所,清末小說家劉鶚?biāo)摹独蠚堄斡洝纷屆骱勇劽谶?,也讓人們對在此唱山東大鼓的黑妞白妞充滿了遐想。2009年大明湖景區(qū)擴建,重修了明湖居,使她在經(jīng)歷了百年歷史風(fēng)霜的洗禮之后,重新屹立在這風(fēng)光秀美的大明湖畔。
如今,明湖居是一座擁有老濟南特色的二層仿古建筑,周圍碧水蕩漾,綠柳婀娜。明湖居的節(jié)目表演仍以曲藝為主,在傳統(tǒng)節(jié)目基礎(chǔ)上,經(jīng)過打造和提升,突出了每個節(jié)目的精彩之處和鮮明特色。如大家耳熟能詳?shù)纳綎|快書《武松打虎》、令人向往的黑妞白妞演唱大鼓、具有山東特色的琴書、優(yōu)美動聽的單弦演唱等。隨著濟南旅游演藝市場的興起,明湖居以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成為市曲藝團為中外游客傾情演出的重要陣地。
一座老商埠,半部濟南史。作為濟南最早開埠的區(qū)域,老商埠仍保存著相對完好的歷史文化街區(qū)。2017年,老商埠迎來新生。復(fù)古的老建筑、濃郁的文化氛圍與新潮的時尚風(fēng),讓老商埠重新煥發(fā)生機,成為新晉網(wǎng)紅打卡地。與此同時,江湖藝社落戶融匯濟南老商埠。
其實,江湖藝社早在2013年成立,曾用名德霖社,由山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王超先生組建,2017年更名為濟南江湖藝社相聲劇場。旨在為更多的市民展示老濟南曲藝文化及絕技絕活,讓更多的年輕人以及外地游客了解濟南。在江湖藝社里,不僅能欣賞到帶有老濟南特有的曲藝文化、絕技絕活等,還能品嘗到正宗的泉水泡茶、濟南特色小吃,還有獨家的德云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