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 甘肅 慶陽 745000)
本文探討超敏C反應蛋白檢驗對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取我院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經系列檢查后確診,對照組為我院另外34例正常體檢者,即非糖尿病患者,同時也無心、肝、肺等疾病,其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圍內的人群。對照組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3.8±2.2)歲;觀察組68例,根據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分為觀察1組和觀察2組兩組,其中LDL-C正常組共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齡20~62歲,平均年齡(43.2±1.5)歲;LDL-C增高組共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3~60歲,平均年齡(41.8±1.2)歲;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上述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病程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對象禁食12小時,早上空腹進行外周靜脈采血,共3毫升,送檢驗室進行檢驗,先將研究對象的血液用離心機離心,將血清分離出來,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血清中的hs-CRP水平,酶法(一步法)檢測LDL-C水平。
本組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統計數據,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據表1可知,糖尿病組的hs-CRP水平(3.18±1.12mg/L)和對照組(0.92±0.23mg/L)相比有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1組hs-CRP水平(2.37±1.05mg/L)和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LDL-C水平(2.87±0.25mmol/L)與對照組(2.82±0.38mmol/L)相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2組hs-CRP水平(4.28±1.09mg/L)和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增高(P<0.05),LDL-C水平(5.29±0.35mmol/L)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1組與觀察2組相比hs-CRP水平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 兩組hs-CRP水平和LDL-C水平的比較 (±s)
表 兩組hs-CRP水平和LDL-C水平的比較 (±s)
?
2型糖尿病的并發(fā)癥較多,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腎臟病變和視網膜病變等,這些并發(fā)癥會造成患者身體各種機能障礙,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病癥[1,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改變,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據統計,目前我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約為總人口的3%-4%。超敏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五聚體蛋白家族中的一種,在人體組織受到感染,炎癥和組織損傷時可作為一種檢測指標[3,4]。2型糖尿病存在嚴重的炎癥反應,炎癥反應是由炎癥因子引起的,這些炎癥因子能夠介導體內多種炎癥通路的開啟,打破體內內環(huán)境的平衡。炎癥反應還可以引起患者的血管壁加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引發(fā)并發(fā)癥。據文獻報道,CRP2與2型糖尿病的病情息息相關,CRP可以抑制胰島素的受體磷酸化,阻止胰島素在人體中的作用,CRP還能促進人體內的脂肪分解,使體內的糖含量增多,hs-CRP也成為檢測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標志因素之一。經檢測發(fā)現,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CRP水平較正常人有明顯增高現象,因此預測hs-CRP能夠成為2型糖尿病的預測指標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會受到病情的影響而降低,導致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增加,嚴重的能夠引發(fā)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為了研究hs-CRP檢測在2型糖尿病中的預測價值,本研究選取我院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根據LDL-C水平將觀察組進行分組研究,對照組為我院34例正常者,觀察并比較兩組試驗對象的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經過統計學分析證明,糖尿病組的hs-CRP水平(3.18±1.12mg/L)和對照組(0.92±0.23mg/L)相比有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1組(2.37±1.05mg/L)和觀察2組(4.28±1.09mg/L)的hs-CRP水平和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1組與觀察2組相比hs-CRP水平也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超敏C反應蛋白檢驗2型糖尿病的準確率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