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荷設計
一家建筑設計事務所,但又不僅僅是一家建筑事務所,是一家創(chuàng)意團隊?!拔覀儾粍?chuàng)造建筑,我們創(chuàng)造‘場’,自然的場,公共的場,私人的場,舒適的場,創(chuàng)造一個人人所愛的‘場’?!?/p>
Martijn de Geus
荷蘭建筑師,漢荷建筑 (maison h) 合伙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EPMA 教授。本科就讀于荷蘭代爾夫特大學,并在校期間贏得《繼雷姆·庫哈斯之后》國際設計競賽,獲獎作品“黑盒”(The Black Box)同年被建成,并在20 歲登上日本雜志《A+U》,成為雜志上的最年輕建筑師。然而“黑盒”卻意外地被縱火燒毀,這個事件給他帶來巨大的沖擊,之后他決定去中國。在清華大學跟隨知名建筑大師李曉東完成碩士,目前正在進修博士學位。最初在動物園工作六年,負責照顧大猩猩,隨后在歐洲、美國、中國等地從事過建筑設計工作,參與過的項目多達40 個,曾與MVRDV、Behnisch、Herman Hertzberger 等知名建筑師共同工作,擁有超過10 年的專業(yè)經(jīng)驗,在2015 年與妻子張涵(Han Zhang)共同創(chuàng)辦漢荷設計。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望京
設計團隊:Martijn de Geus、Zidi Han、Simon Henstra、Sofie Krog Buskov、Lingyun Peng、 Marie Selvig、 Victor Tee、 張涵
施工方: 壹零壹壹(北京)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委托方: 今后也請
建筑面積:400 m2
攝影師: Martijn de Geus (和馬町)
視頻制作:漢荷設計
1 設計圖
2 壽司吧
3 中庭
三位女孩想建造一個將藝術、自然以及餐飲藝術結合的餐廳,她們找到一位大猩猩動物園的前管理員,幫助她們實現(xiàn)這個理想,這個在北京幾乎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
受到荷蘭藝術家埃舍爾(MC Escher)和中國園林的啟發(fā),在有限的尺度中建造無盡的空間。設計師希望,在這里,人們可以拋棄日常生活的中庸,開始一場尋找生活本真的場所旅行。
店主是三位女孩,一位是攝影師,一位是插畫藝術家,一位是超級動漫迷。她們希望:所有喜歡的事都聚集在一起,構建一個將日本料理、榻榻米文化與理想生活中的展覽、插畫、咖啡相結合的地方。
項目位于北京新CBD 附近的三層底商中,原有的空間小,進深大,內(nèi)部空間黑暗。該地臨近扎哈事務所的望京SOHO,周邊為辦公樓和住宅區(qū)。
面臨這樣的現(xiàn)在及地址,設計師進行大膽的嘗試,將所有的墻壁地板拆除,只留下混凝土建筑結構和外立面,將三層商鋪整合為一個空間。在結構框架上,加入旋轉(zhuǎn)樓梯,竹林,現(xiàn)場制作日式家具,并且加入很多鏡框,從不同角度望,都是不一樣的“畫”。
通過結構和形態(tài)的改變,商鋪從一層層的單調(diào)的餐廳,轉(zhuǎn)變?yōu)橐幌盗芯哂泄δ苄缘穆?lián)動空間。這樣的餐廳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功能場所,而成為一個可以任意探索、觀察、發(fā)現(xiàn)的特殊空間。
1 陽臺
2 窗戶視角
3 框景
4 俯瞰桌面
5 室內(nèi)坐席一角
當建筑立面被其他條件限制時,設計師要創(chuàng)造新的立面。在環(huán)繞中庭的每一個座位中,設計師加入框景,后方的竹子將嘈雜阻隔,如同坐在窗邊一樣。在中庭的上方,將作為挑出,形成三面綠竹的半空場所,此時,如同完全脫離了城市生活,走向了“遠方”。
在營造日式生活方式的設計理念下,在建筑中盡可能的使用木材,并在中庭種植植物,創(chuàng)建城市中的綠洲,與混凝土框架形成鮮明的對比。
1 樓梯
2 室外夜景
3 榻榻米房間
通過與業(yè)主和建造方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設計師的設計貫穿于餐廳的每個細節(jié)。餐廳中的每一個桌子、榻榻米、柜子都是現(xiàn)場制作,為這個空間量身定制。這是一個基于文化滲透,融入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建筑設計。通過空間的營造,展現(xiàn)日本高級餐廳、私人榻榻米、藝術品、陶瓷和插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