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開元院區(qū)(471000)趙夢婷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根治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抽簽法分組后明確各組護理干預對策;參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5歲~79歲,平均年齡為(55.13±6.49)歲;研究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7歲~81歲,平均年齡為(55.19±6.52)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參照組具體為:護理人員了解當前胃癌患者的病癥程度后,對其合理需求給予滿足;研究組具體為:①術前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對胃癌根治術患者的術前手術指標進行全面評估,并將心理護理力度合理加強,從而使得患者內(nèi)心恐懼感顯著降低,使得根治術配合積極性顯著提升[1]。②術中護理工作。對于麻醉醫(yī)師的麻醉處理,護理人員需要積極進行協(xié)助,并且就患者的手術位置、身體情況與手術時間加以了解,對應完成臨床麻醉方案的創(chuàng)建,將操作熟練度合理加強,以在疼痛減輕方面獲得顯著效果,此外,根治術期間,對于無菌操作理念嚴格遵循,并且對于術者系列操作認真協(xié)助。此外,就根治術具體情況認真記錄,就根治術期間患者系列表現(xiàn)予以觀察,以對于根治術的順利完成充分協(xié)助[2]。③術后護理工作。基礎護理內(nèi)容主要于術后1d~3d完成,以獲得相關并發(fā)癥預防效果;術后4d~7d,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觀察,如果排氣順利,則對于飲食合理指導,配合完成對應引流護理;術后8d~12d,需要將針對性護理力度充分加強,就傷口進行檢查,并且對于復查工作需要定期進行。④營養(yǎng)支持護理工作。護理人員需要將胃癌根治術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力度充分加強,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主要于手術當日完成,并且對營養(yǎng)液滴注速度以及溫度合理控制,完成后,對于返流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給予預防。此外,協(xié)助患者進行半臥位采取,在對其展開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期間,對于胃腸減壓需要認真實施,控制在8h~24h內(nèi)完成滴注。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胃癌根治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QOL(生存質量)評分、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SAS(焦慮自評量表)評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結果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兩組胃癌根治術患者SDS評分、SAS評分臨床對比(分,±s)
附表 兩組胃癌根治術患者SDS評分、SAS評分臨床對比(分,±s)
組別 SDS評分 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n=30) 56.25±4.69 33.13±3.52 57.39±5.25 32.13±3.25參照組(n=30) 56.69±4.43 43.05±3.25 57.05±4.85 44.13±3.69 t 0.3735 11.3410 0.2605 13.3667 P 0.7101 0.0000 0.7954 0.0000
2.1護理滿意度評分、QOL評分對比 研究組胃癌根治術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92.15±3.25)以及QOL(生存質量)評分(52.49±1.52)均明顯高于參照組(71.79±4.25)、(41.79±2.13)(P<0.05)。
2.2SDS評分、SAS評分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胃癌根治術患者上述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附表。
全程護理干預的有效實施,能夠于圍術期以及營養(yǎng)支持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干預,對于患者護理服務的持續(xù)性可以做出保證,并且手術期間,通過心理壓力調(diào)節(jié)、手術順利實施協(xié)助以及營養(yǎng)合理補充,可以對根治術的順利開展以及患者的積極配合做出保證,進而對于根治術的成功實施以及術后快速康復奠定基礎,可表明全程護理干預方式應用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全程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使得胃癌根治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生存質量、抑郁焦慮情況,均獲得明顯提升以及緩解,可充分表明胃癌根治術實施期間,全程護理干預方式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