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源于姬姓,為黃帝之裔孫吾融之后,屬于用國名為氏。據(jù)《元和姓纂》上所記載,相傳黃帝有一兒子叫龍苗,龍苗生吾融,而吾融的兒子姬明被封到卞國(今山東泗水縣東的卞橋鎮(zhèn)),史稱卞明。其后代之子孫遂都用國名為姓,遂成卞氏。
出自曹姓,為周文王之第六子叔振鐸的支庶子孫卞莊子之后,也屬于用封邑名為氏。據(jù)《元和姓纂》上所記載,在3000年以前的西周時,周武王姬發(fā)封自己的弟弟、文王第六子叔振鐸于曹(今山東曹縣),世稱曹叔振鐸,其后以曹為氏,遂成曹姓。
遷徙分布
卞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是中國當代第二百四十三位姓氏。曹叔振鐸所建曹國于公元前487年被宋景公所滅后,曹之國都定陶地近今河南、河北、安徽、江蘇四省,故卞氏早期散布上述四地。秦、漢之際,部分卞氏族人遠徙于山東北部及今江蘇南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卞氏一族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濟陰卞氏之里程碑。此間,先因曹操之妻卞后的賢德而享譽天下,隨后濟陰卞氏族人又大放光芒,人丁興旺,名人輩出。唐末五代時期,已有卞氏族人落籍四川。宋元兩代,江浙成為戰(zhàn)爭重災區(qū),導致卞氏向福建、廣東等地遷徙。明朝初期,山西卞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等地。明朝中葉后,河北北部、京津一帶卞氏族人有遷往遼寧南部及內蒙之東南者。清朝康乾年間及以后,山東等地卞氏隨闖關東風潮入居東北三省,卞氏在全國分布愈廣。如今,卞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蘇、四川、黑龍江、河南、山東等省為多。
郡望堂號
郡望:
1.濟陰: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置濟陰國;漢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改為濟陰郡。在今山東省定陶縣一帶。
2.濟陽:晉惠帝(公元290棗306年在位)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設置濟陽郡,南渡后廢。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堂號
“懷璧”“零陽”
歷史名人
卞莊 春秋魯國卞邑大夫,有勇為,一次能殺死二虎。齊人欲伐魯,懼莊子不敢逞。
卞敦 晉代尚書,字仲仁,弱冠仕州郡,后從討王敦,拜尚書,以功封益陽侯。謚敬。
卞大亨 宋代學者,字嘉甫,泰州人。由鄉(xiāng)舉入太學,升上命。精醫(yī)卜之書,著《松隱集》等。
卞仲子 元代畫家,其子卞玨,頗善畫,綽有父風。
卞敏 清代女畫家,秦淮人。為畫家卞賽之妹,善鼓琴,精于蘭竹。
卞立言 清代棋師,名交恒,江都人。祖孫三代均以奕名。有《奕萃》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