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文輝
(甘肅省臨夏州人民醫(yī)院 甘肅 臨夏 731100)
作為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乳腺癌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增高的趨勢,早期多表現(xiàn)為胸部腫塊,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式不當,將會發(fā)展為乳腺癌,因此對胸部腫塊病變患者給予早期診斷及治療尤為重要[1]。目前,臨床針對胸部腫塊病變多采用病理活檢技術,準確率高,然而伴隨一定的創(chuàng)傷。此次研究引入了X線技術,納入我院胸部腫塊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其診斷胸部腫塊病變的價值,結果如下。
于我院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間56例胸部腫塊病變患者病例資料,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為22~69歲,平均年齡為(45.28±3.15)歲,其中左側26例,右側30例,腫瘤直徑最大為9cm,最小為2cm,平均腫瘤直徑為(5.62±1.52)cm。納入標準:(1)患者經過相關檢查已經確診為胸部腫塊,與WHO冠心病臨床診斷標準描述符合[2];(2)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檢查和病史資料,患者及家屬理解并簽署該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1)重癥心血管疾病者;(2)重癥肝、腎等器官功能或者器質性疾病障礙者;(3)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或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入組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X線診斷,采用德國Coliy公司R500型多功能放射X線診斷儀(上海秀中電子設備有限公司),于乳軸位作斜位,觀察患者腫塊的大小、性狀等,明確腫塊的直徑、位置以及腺體致密性,判斷是否存在鈣化,觀察邊界情況及是否存在腫塊影,若患者影像學特征不明顯或對攝影存在可疑,可對其他體位進行X線片檢查,或進行局部放大攝影技術檢查。X線診斷結果由2~3名具有5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影像科診斷醫(yī)師負責評估,對X線診斷結果、圖像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判斷臨床查體。當對X線影像結果存在爭議時,要共同協(xié)商、探討,最終得出一致結論。
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用(±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X線診斷,結果顯示56例患者共有54例確診,其中29例為惡性腫塊,25例為良性腫塊,診斷準確率為96.43%,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X線診斷胸部腫塊病變多表現(xiàn)為腺體致密、微小鈣化以及邊界緣毛刺等,且惡性腫塊腺體致密、微小鈣化等所占比例均顯著高于良性腫塊(P<0.05),見表。
表 X線診斷胸部腫塊病變影像學特征分析[n(%)]
乳腺癌是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惡性腫瘤疾病,患者早期乳腺癌組成成分多為堅硬腫塊病變[3],容易誤診為良性。放射X線是診斷乳腺癌及胸部腫塊的常用手段,其能夠有效檢出黏液腺瘤、髓樣癌、浸潤性小葉癌等多種類型腫瘤,且病理類型不同,其X線影像學表現(xiàn)也呈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性。乳腺癌影像圖像多表現(xiàn)為鈣化腫塊、結構扭曲等,盡管多種病理類型均會出現(xiàn)鈣化、腫塊等影像學特征,然而基于其病理類型的差異性,其放射X線診斷結果也會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同。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放射X線技術逐漸成為診斷乳腺癌相關疾病的重要方式,尤其適用于乳腺癌早期胸部腫塊病變篩查,其對鈣化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能夠將乳腺癌疾病影像學變化情況清晰顯示出來[4],尤其是全數(shù)字乳腺攝影技術的出現(xiàn),使得X線診斷乳腺微小病灶準確率大大提升[5]。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X線診斷,結果顯示共有54例確診,診斷準確率達到96.43%,且惡性腫塊、良性腫塊分別為29例、25例,盡管良惡性腫塊在影像學表現(xiàn)方面均存在微小鈣化、腺體致密等,但惡性腫塊所占百分比明顯高于良性腫塊。需要注意的是X線診斷胸部腫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受腺體密度的影響,其診斷敏感率會有一定的下降,且患者會受到不同程度放射性損害。因此,針對臨床診斷觸及明顯腫塊患者,可選擇放射X線技術予以診斷,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其他影像學方式作為輔助檢查,提升診斷準確率,減少誤診、漏診等。
綜上所述,對胸部腫塊病變患者給予X線診斷,準確率高,有利于實現(xiàn)乳腺癌良惡性鑒別,可作為早期乳腺癌篩查重要方式,值得推廣應用。